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榛是明代后期著名诗人和诗论家。关于其卒年,学界长期以来沿袭潘之恒《亘史》之说,即谢氏卒于1575年。李庆立先生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考证出谢榛生于1499年,最早卒于1599年。赵旭近来撰文对李庆立先生关于谢榛卒年的提法进行了辨析,对潘之恒《亘史》关于谢榛卒于1575年之说予以肯定,无论从材料的运用还是从具体论证本身来看,赵文都不足以推翻李庆立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2.
谢榛(1499~1579),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老人。临清市人,是明代嘉靖、隆庆、万历年间著名的诗人和诗歌理论家,系明代中后期影响颇大的文学团体后七子成员之一。关于谢榛的生卒年,历代说法不一,李庆立先生经过长期研究和详细考证,对谢榛生卒年的几种说法进行了分析辨正,认为谢榛生于弘治十二年三月九日(1499.4.18),卒于万历七年(1579),此说言之凿凿,结论可靠,已渐为学界所宗,在此,我们亦加以采用。  相似文献   

3.
谢榛与李攀龙"绝交"始末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榛被削名“七子”和与李攀龙的所谓“绝交”是后七子内部的一桩著名公案。五百年来一直为文学史家所关注。其始末缘由虽众说纷纭,但历来同情谢榛者为多,以为李攀龙等人党同伐异、欺凌布衣,继而大张挞伐。事实上,李、谢的决裂是由一系列事件引发的,其中的是非恩怨十分复杂。根源则在于以“山人”身份干谒的谢榛倔强自负,与诸子时起冲突,又二三其德,作出了一些不够光明磊落的举动,遂激起众怒,李攀龙最终贻书示绝。但实际上,此后诸子与谢榛之间的交往并未中断,李、谢之间还多有书信诗歌往来。  相似文献   

4.
李国文《升沉不过一秋风》所借之“古”,诸如谢榛的生卒、谢榛任“后七子”社长、谢榛被排楦出“后七子”的缘由、谢榛西走秦晋、谢榛死于李攀龙之前、与谢榛来往的赵康王和赵穆王等,不仅承袭了历史谬误,肆意发挥。而且独断臆测,随手编造。大有“英雄欺人”之惑。借古鉴今之“古”,应尊重历史事实。保持原汁原味。绝不可为佐证自己的宏谈高论,轻率地抄袭古人,甚至扑风捉影编造历史,以求痛快淋漓。  相似文献   

5.
<正> 明代著名诗人和诗论家谢榛,救卢楠出狱与赵王赠姬二事,历来被传为文坛佳话,后人诗文赞叹不绝。然说者纷纭,所言详略不一,异辞时出,笔者因与谢榛系临清同乡,多年来从事谢榛著述的整理和研究,兹就所知,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6.
据李庆立先生《谢榛全集校笺》统计,谢榛现存2553首诗,但一直以来,大家对谢榛的关注更多集中于他的《四溟诗话》,对其诗歌创作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这与其在明代诗坛的地位极不相称。其诗歌创作,早期激昂慷慨、壮直苍健,又不乏清妙明达、俊亮雅致;晚年诗风渐转萧瑟凄凉、低沉清苦。这和诗人一生的遭际密切相连。  相似文献   

7.
明清诗文研究是近二十年古代文学研究中具有开拓性的领域之一。不少以往被忽视被冷落的明清诗人及其作品逐渐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并得到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对明代“后七子”中的重要成员谢榛的研究就是如此。这是读聊城大学的李庆立教授新近出版的《谢榛全集校笺》后留下的印象。  相似文献   

8.
谢榛在《四溟诗话》中用很大篇幅比较前人句法用意的异同优劣,谈其用心、机轴,他的用意在于指导创作,由于谢榛的“诗法“多结合古人作品而谈,对古代作家作品分析恰当,用以指导审美鉴赏不无益处。  相似文献   

9.
谢榛是明代“后七子”重要代表人物,重视“格调”,但他更善于总结前人的创作经验及其教训,提出了以“兴”、“悟”、“勤”为核心的诗歌创作论。文章从此三概念出发,对谢榛及其创作论加以评述。  相似文献   

10.
《四溟诗话》是谢榛的诗论专著,该书著录了他的诗学思想。在诗论中,谢榛继承前七子诗学传统,主张以声律为核心,彪炳“盛唐声韵”,重声韵的和谐,抑扬中度,推盛唐诗歌虚实字之妙;在诗歌创作和品评标准上则讲求妙在“含糊”,追求“镜花水月”的含蓄蕴藉之境,实开启了神韵的审美旨趣;以前七子格调为准绳,创作上提倡“妙悟”,谢榛继承严羽诗学而创新。他的“妙悟”是一种“渐悟”,并注重体悟盛唐诗作的“神气”和“精华”,以“妙悟”人“格调”,形成一种“活法”,对前七子的格调有所修正。  相似文献   

11.
谢榛的《四溟诗话》在明前后七子的诗论中占有重要地位,与其他论诗家一样,他也主张"格调论",但与他人的剽窃、蹈袭、模拟不同,他主张贵有新意。他推崇古人,但不迷信古人,在主张"格调论"的同时,他看到了"诗贵性灵"之处。谢榛在格调论的同时,主要在尊唐抑宋、格调的新奇,以及格调内容的丰富与开拓上下工夫,他认为诗要格调好,首先要"神来气来",这样才能"豪健无敌"。谢榛认为好的格调是要辨拙巧、明虚实,齐长短,展气象的。  相似文献   

12.
谢榛是明朝后七子中一个很有才气的诗人和诗歌理论家。他的诗论《四溟诗话》(又名《诗家直说》)四卷,是一部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的诗话著作。令人惊奇的是四百多年前的谢榛,在他的美学思想中,那种“妙在含糊,方见作手”的审美意境朦胧性;“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的主题宽泛性;“以兴为主,漫然成篇”的情感自由性;以及“作诗贵乎情景,孤不自成,两不相背”的艺术辩证思想,这都和我们今天的现代美学十分一致。谢榛的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明代诗人谢榛,在60余年的诗歌创作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在广泛的交游论争中发表了许多精辟的论诗见解,论著《诗家直说》集中地表达了他的诗歌美学理想。谢榛特别强调诗歌要气象浑成,努力追求自然全美的艺术境界;诗歌创作要表现真情,反对拙劣的模拟和矫饰造作;诗歌意象要外射张力,追求艺术与世界浑融互渗的美妙境界,表现出中国诗学的鲜明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4.
<正>【导语】明朝人谢榛曾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元朝人乔梦符有"凤头"之说,所谓开头要像"凤头":有姿有彩,漂亮、俊秀。这两个比喻形象地道出了开头的特殊作用。谢榛还说过:"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清人李渔说:"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人执卷留恋,若难遽别。"这些都道出了结尾  相似文献   

15.
谢榛诗法论     
谢榛的《四溟诗话》在诗歌创作的命意、篇法、字法等诸多方面有着卓尔不群的见解,为中国古代诗歌诗法论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1.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为主流 湖南自2004年自主命题以来,除了开头两年跟全国保持一致,沿用了话题作文外,从2006年高考开始,就完全抛弃了话题作文。其中,2006年高考是"材料+命题"形式的命题作文,2007年高考和2009年高考是纯命题作文,2008年高考是材料作文。湖南高考作文应该不会走回头路,命题形式还将是材料作文或命题作文。  相似文献   

17.
谢榛诗学批评的系统架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榛,《明史》卷九十九.卷二八七,列传一七五皆有记载.言李攀龙、王世贞辈“称诗指要,实自榛发也。”其有《四溟山人集》二十卷,诗四卷并《诗家直说》四卷留世,本试图通过《诗家直说》来阐述谢榛对诗歌的发生、本质、艺术构思、鉴赏等问题的系统观点,以期勾勒出谢’榛的诗学批评架构。  相似文献   

18.
本文指出《谢榛全集》主要讹误:《前言》8处,序跋之编辑及字体辨识、断向34处,正文校勘49处,附录误作佚诗重收23首、佚诗而漏收7首,佚文校勘不审4则,其它问题4条。同时,也对自己的失误予以检讨,自纠。正人且正己,其意在有裨于端正学风,促进谢榛及明“后七子”的整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明代嘉靖年间,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七人结社赋诗,互相标榜,人们称他们为“后七子”  相似文献   

20.
明代文学家谢榛说得好:"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如撞钟,清音如余。"的确,一堂课如一首乐曲,结尾犹如曲终时留下袅袅不尽的余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