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朱子学东渐及其朝鲜化的过程 ,进而揭示了朱子学对朝鲜半岛所发生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
朝鲜王朝建国伊始,确定以儒家学说为立国之本,并且明确以"朱子学说"作为儒学的正统。朱子学成为官学后,受到官方的保护与支持。明朝后期,阳明学兴起,迅速在中国流传开来,也比较早传播到朝鲜,却遭到朝鲜士人的抵制,一直难以发展,《朝鲜王朝实录》关于阳明学言论最有代表性,可以从中发现朝鲜半岛对阳明学态度流变。  相似文献   

3.
朝日地缘相近,同受中国大陆古代文明影响。朝鲜自然条件较日本优越,且先接受中国文化。朝鲜受中国影响程度远大于日本。在上述优势条件下,朝鲜逐渐衰落并沦为邻邦日本的殖民地,而日本却成功摆脱沦为西方殖民地的危机,走上资本主义近代化的道路。笔者基于经济、政治、文化视角下两国不同历史命运走向的原因,得出学习力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的结论,并据此结论对清政府与日本明治政府学习西方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4.
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朝鲜半岛是朱子学东传至日本的必经之所。朱子学在江户初期正是借由朝鲜通信使与朝鲜大儒李退溪的文本抵定日本的。日本朱子学的最重要代表山崎暗斋便是在对退溪思想深入研究后,形成了日本朱子学的重要门派——崎门派。20世纪前后日本儒学圈对朝鲜朱子学的评价褒贬不定,朱子学的研究表现出"去中介"的诉求,呈现纷繁复杂、曲折往复的历程。  相似文献   

5.
<正>曾经,我校举行了一次中青年教师课堂阅读教学比武活动,我执教的是《林海》的第一课时,听课的是本校的所有语文老师。"谁来说说《林海》中的‘岭’有什么特点?"我提问道。学生们纷纷举起了手,由于是公开课,我立即叫了一名成绩优秀的学生站起来回答。"大兴安岭的"岭"是多而温柔的。"该生响亮地回答道。"说得不错,谁还有补充?"我接着问。  相似文献   

6.
陈宇 《时代教育》2010,(3):46-46,48
古代中国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它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渐次影响到邻近国家。其中,位于东亚的朝鲜、日本对儒家文化的传承最为明显。由此形成了以中华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  相似文献   

7.
日本“国学”中的政治学——松本三之介思想试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本三之介是日本当代著名的思想史研究家 ,《国学政治思想的研究———近代日本政治思想史叙说》为其代表作之一。本文以该书为线索探讨松本思想。大战结束 ,作为战败国的日本 ,西方思想一时蔓延 ,演为精神主潮。值此时期 ,松本注目本国传统的挖掘与梳理 ,对新一轮的西化潮流给予必要的评析 ,对避免可能出现的新时期的民族虚无主义的发生 ,有其历史作用。再者 ,松本论述日本国学思想特征 ,对本国专制思想缘起、本质鞭辟入里 ,从而使其学术有别于日本传统的国粹派 ,达到新的思想高度  相似文献   

8.
颜元生活在中国社会由古代向近代转型的时期。随着明王朝的覆灭,理学内部的自我瓦解,商品经济的萌芽与西学的传入,颜元由起初的尊信陆王、迷恋程朱,最终走出了理学的藩篱。他对宋明理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进而构建了以“习行”与“践履”为核心的哲学体系,继往开来,自成一家。  相似文献   

9.
谢俊美 《红领巾》2005,(4):14-16,84
日本吞并朝鲜、对中国台湾进行殖民统治经历了一个野蛮、狂暴的征服过程,充满了欺骗和血腥,激起了朝鲜、台湾人民的坚决反抗.征韩、征台是日本推行大陆政策的两个有密切联系的具体步骤.对韩国的征服和对中国台湾的占领,不仅极大地刺激了日本的军国主义气焰,也为日本积极筹划更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提供了战略物资基地和兵员库.  相似文献   

10.
康有为早年对宋明理学极为推崇,在万木草堂讲学时以宋明理学为教学内容。后来,他极力排斥宋明理学,将之视为复原孔教的第一阶段。康有为的做法体现了他对待宋明理学的矛盾心态,既认定宋明理学是孔子后学,又强调其并非孔子嫡传。这除了因为宋明理学受老学、墨学或佛学的影响之外,还因为其与孟子和荀子思想的复杂关系。在他看来,宋明理学虽然出于孔子,却并"非孔子全体",属于另一种学问。  相似文献   

11.
在宋明理学的发展史上,百泉书院占有重要的地位,以邵雍、姚枢、许衡、孙奇逢为代表的百泉儒士不仅创立了宋明理学,也发展、传播了宋明理学,使百泉书院成为宋明理学的发祥地和传播中心。  相似文献   

12.
宋明理学中,“诚”与“心”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从存在论而言,“诚”以“心”为存在的寓所;从认识论而言,“诚”有赖于“心”的体认,使潜在的“诚”性变为人的自觉意识;从意志论而言,“诚”的最终实现需要“心”的主宰功能的发挥,去恶从善。  相似文献   

13.
严林华 《家教世界》2013,(4):149-150
课改十年,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是漫长的十年,但对于一项教育工程来说,只是沧海一粟,改变一种教育思想或理念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课改提出时社会的呼声褒贬不一,到今天的逐步推广,专家、领导、教师、学生和家长都在不断适应,不断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发现新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的  相似文献   

14.
"知行合一"是王守仁知行观的核心命题,也是王守仁与朱熹的分歧所在。王守仁所讲的"知行合一"包括三层基本内涵:第一,知行并进、不分前后;第二,知行本义合一;第三,知行相互包含。深入剖析可以发现,王守仁对于知行关系的基本看法与朱熹等人并无本质区别。对于这一点,王守仁和其他理学家凸显知行的伦理维度、对格物、致知的理解和将知行范畴落实到"去人欲,存天理"都是明证。  相似文献   

15.
苏轼《水调歌头》一经问世,好评如潮,饮誉一时,还跨国传播,流传至朝鲜、日本,深受当地文人喜爱。朝鲜文人以此词为范本,化用词句、模仿意境、唱和步韵,或表达出世入世的思想矛盾,或寄寓思乡思亲的浓厚情感;在诗话中多次载录此词表现“爱君”思想,推动苏轼其人、其词在朝鲜广泛流传。借助词集、词选、词谱等书,此词为日本文人所晓。森槐南、高野竹隐、森川竹磎等人纷纷进行同题创作,与苏轼产生情感上的互动与共鸣,呈现日本文人对《水调歌头》的受容过程。  相似文献   

16.
日伪统治时期,日本帝国主义有计划、有目的地向我国东北移植朝鲜人,实行"日人植鲜、鲜人植满"的政策,利用东北肥沃的土地进行粮食生产。内蒙古东部地区紧邻东三省,随着二十一条及有关条约的签订,日本侵略者的势力也进入该地区。侵占内蒙古东部的大片土地并建立水田农场,驱使朝鲜移民种植水稻,为日本的侵略战争服务。朝鲜移民在异国他乡从事艰苦的水田生产,承受着中国封建地主、军阀以及日本殖民势力的欺压奴役。在艰苦的环境下开发了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水田事业,客观上为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农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7.
儒家思想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不仅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还广泛传播于东亚地区,对东亚文化圈的形成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以韩国/朝鲜、日本为例,东亚国家和地区在对中国儒家文化的接受和传播过程中.对本民族的文化进行了创造性的改造,开创了兼具本民族个性和特色的儒学传统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采取对华走私的“特殊贸易”,是日本政府一贯推行的“大陆政策”的重要环节和必要补充。九一八事变前后,日本利用吞并朝鲜后的地理优势,策动朝鲜浪人大肆对中国东北地区进行猖獗的走私活动,这是20世纪30年代日本对华走私狂潮的前奏。与朝鲜接壤的龙井村、珲春、安东等海关辖区,朝鲜浪人的走私最为猖狂,也最具代表性。其走私的方式主要有徒步走私、骑自行车走私、通过铁路走私等几种。朝鲜浪人的走私如此猖狂,主要是因为关税的提高使走私者和商人有利可图,在日本的包庇与纵容下,朝鲜浪人充当了日本对华走私的马前卒,而中方缉私力量薄弱,缺乏法律保障对进出口货物进行有效的监管。  相似文献   

19.
日伪统治时期,日本帝国主义有计划、有目的的向东北移植朝鲜人,实行"日人植鲜、鲜人植满"的政策。从朝鲜向东北排出过剩人口开发水田,把东北作为其军事和粮食基地,建设"农业国防",借助朝鲜人扩大其在东北的侵略权益。  相似文献   

20.
师萌 《辽宁教育》2013,(2):89-92
我国蒙学教育由来已久,自汉以来至今,儒家思想在绝大部分历史时期都是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受其影响的蒙学教育也在不断发展。宋代以前,我国虽有蒙养教育,但也只是隐含在一般意义的小学教育之中而未得到真正的重视。直到宋代,作为儒学流派之一的理学兴起,才将蒙养教育放到了重要的地位。本文从“宋明理学”时期的儒家蒙学教育思想入手,分析这一时期的儒家思想代表人物的蒙学观点,探讨其蒙学思想及方法,试图对我国当今的学前教育给予启示,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