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天华作为辛亥革命时期的宣传家,他的作品在革命者中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时间先后为序,着重分析《猛回头》、《警世钟》、《狮子吼》、《绝命辞》中陈天华的民族思想及其转变历程,更加细致地反映了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的民族认同情况。  相似文献   

2.
传统认为华夏民族没有史诗,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部典型的支民族的史诗也就反映了整个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诗经》“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反映了周民族兴起的历史情况,可称作是周民族的史诗。  相似文献   

3.
弗朗茨·李斯特是世界闻名的匈牙利钢琴作家,同时也是一位爱国主义钢琴家,他的作品大多饱含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他的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本文主要从音乐素材、调式音阶、结构形式、音乐内容等方面对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进行分析,探究其中所包含的民族性,以便我们能更加深刻地理解李斯特作品中的民族情怀和爱国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4.
冯特不仅是科学心理学的奠基人,也是民族心理学的创建者。他的十卷巨著《民族心理学》在全世界学术界极负盛名,近几年亦引起我国学术界的注意。他的巨著于短期内很难译出并出版发行。文章扼要介绍其内容并予以初步分析。全文主要分四个部分,即:1.原始人;2.图腾制度;3.英雄和神的时代;4.人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慕依斯是印尼现代民族独立战士,也是著名作家,他的小说创作服务于民族解放事业,以其强烈的民族激情产生巨大的感染力,也因此带上明显的主观色彩。在对待民族传统和西方文化的态度上,慕依斯难免偏颇,其代表作《错误的教育》中汉纳菲的刻画,表明了他不无狭隘的民族主义文化观。  相似文献   

6.
星移斗转,时光飞逝。转眼《中国民族教育》创刊20周年了,在这可喜可贺的日子里,我的思绪拉回了20年前。1986年春天,《中国民族教育》的前身《民族教育》迎着“七五”计划的第一个春天诞生了,这在我国民族教育史上是一个创举。恰在那时,由原国家教委民族地区教育司主管的《援藏教育通讯》(当时委托湖南省岳阳市教育局协办)也应运而生,这是一份交流和沟通内地援藏办学的经验和情况,集综合性、资料性为一体的内部刊物。当时由我任《援藏教育通讯》的编委,自然就和《民族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一结缘就是20年,1986年《民族教育》创刊号刊发了…  相似文献   

7.
著名民族音乐家阿炳(华彦钧)1893年农历七月初九日生于江苏省无锡市东亭小泗房。推算来,今年的八月二十六日是他一百壹抬叁年周岁纪念日。解故后《听松》逐渐引人注目,阿炳的名声大振。而且,随着历史的推移人们对阿炳艺术全面深入的研究更加重视,对他的评价也愈来愈高。可以说《听松》的创作是中国民族乐坛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8.
唐代是我国古代民族观发展演变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古代进步民族观形成和完善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从最高统治者到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一般士人都表达了他们的民族观,为解决当时纷繁复杂的民族问题提供了多方面的理论方案。陈黯的《华心》是一篇很有代表性的文章。笔者认为,《华心》民族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华夷概念外延的扩大;二是民族认同意识的探究;三是"以华为心"的价值取向。《华心》民族观产生的背景有三个方面:"夷夏之辨"思想的抬头,民族融合的现实,经济文化的繁荣。《华心》民族观对唐后期的民族思想和民族政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每一个民族的历史,都是一部苦难的史诗。关于苦难的文学书写,也因而所在多有。在俄罗斯,有《战争与和平》、《古拉格群岛》;在拉美有《百年孤独》;在美国有《根》;在欧洲有《悲惨世界》和《变形记》。可是,在中国,面对民族的苦难,我们却没有充满作家个人伤痛的深刻思考和更为疼痛的个人化写作,没有写出与这些苦难相匹配的作品来。这是我们中国作家的局限,也是中国作家和当代中国文学面对民族苦难历史的伤痛和内疚。  相似文献   

10.
从《读通鉴论》看王夫之的民族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通鉴论》基本上含了王夫之的民族观。在一靓情形下(和平晏宁时期),他主张各民族之间“各安其所”,和睦相处,但在少数民族侵渣中原则,他坚持民族利益至上,主张积极抵御,从而外观出强烈的民族意识,并直接影响他对历史上民族冲突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对西南边疆民族研究来说,《哀牢传》也是一篇很重要的民族学文献。哀牢归汉的根本动机可能是为了借助汉朝政府的赏赐与封号强化哀牢人的民族认同,保持哀牢民族的继续生存与发展。从民族交往需要来看,民族统一需要对异民族进行田野调查。哀牢民族的民族认同与汉朝政府的民族统一在民族学的沟通手段上形成了一种历史契合,因此,民族志也就必然会成为解决民族统一的最佳沟通手段。《哀牢传》的诞生就是民族交往历史耦合的需要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12.
《读通鉴论》基本上蕴含了王夫之的民族观。在一般情形下(和平晏宁时期),他主张各民族之间"各安其所",和睦相处。但在少数民族侵凌中原时,他坚持民族利益至上,主张积极抵御,从而外现出强烈的民族意识,并直接影响他对历史上民族冲突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土耳其著名作家帕穆克以其独到的艺术手法和广阔的民族文化视野得到了读者的认可。在东方传统文化、伊斯兰文化以及西方现代文化的多种冲突中,隐秘着他对国家、对民族的深深反思。他的作品《寂静的房子》通过对人们的精神状态的描述、以独特的时空结构来表现他对于土耳其这个国家的想象和理解。  相似文献   

14.
生于明清动乱之际的王船山,感时忧愤不能自已。他的《楚辞通释》就是以民族忧患意识作为主线而贯穿全书。评屈子的“忧君”“忧民”,也正是在显示自己的爱国情操。  相似文献   

15.
一、出版概况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2008年,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精心策划了我国民族学科研究领域的大型丛书——《中国民族学科发展60年丛书》(共10分册,后文简称《丛书》).经过中央民族大学相关学科专家学者不到两年的辛勤耕耘,从2009年1月至2010年7月,《丛书》中的5个分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60年》、《中国民族史研究60年》、《中国民族法制60年》、《中国民族文学研究60年》、《中国民族古籍研究60年》已陆续出版,后续的《中国民族政策60年》、《中国民族教育研究60年》、《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研究60年》、《中国民族舞蹈60年》、《中国民族经济研究60年》也即将面世.  相似文献   

16.
《关于民族问题的几点批评意见》一文谈到以下几个问题:自由派和民主派对语言问题的态度、民族文化、民族文化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民族自决权.着重从第二个问题,即民族文化进行分析.试图从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组织和以列宁为代表的民主主义者的无产阶级对民族、民族文化、民族问题的定义的挖掘入手,并以此为基础总结出列宁对资产阶级所谓“民族文化”的态度,以及他对此“民族文化”及其所代表的民族问题下的民族政策和世界观.最后笔者将提出对对“民族文化”及“民族问题”的几点困惑,并列举出自己的一些启示与看法.  相似文献   

17.
司马迁不只为中华民族著史,同时为中华民族写心;《史记》不只是中华民族发祥、发展、奋斗、成长的民族史章,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真切、深沉、多姿、多彩的民族心谱。本文从民族心灵史这一角度,探讨和论述《史记》写人写心的实绩;《史记》在陶铸民族精神、塑造民族性格上所具有的巨大作用以及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上所存在的缺失。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恩格斯曾在160余年前就预见了全球化趋势的到来:"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全球性与民族性并存已成为时代的基本关系,詹小美教授在《民族凝聚力研究》、《民族精神论》等专著的基础上,汇集了近几年的研究成果,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了《民族文化认同论》一书,该书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深刻分析了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民族文化认同问题,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相似文献   

19.
民族文学的民族性不仅可通过对民族地理、风俗的描写呈现,也可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表达。因此,解读人物形象应成为理解民族文学之族性书写的途径之一。伍略是苗族当代文坛上的代表性作家。作为具有自觉民族身份意识的知识分子,他在作品中表现苗人,在神话、传说、历史和现实中追寻具有永恒价值的民族品质,使作品的民族特色十分鲜明。《虎年纪事》是伍略的代表作,它运用复调叙事方式,借用苗族传统文学表达模式,在反思苗岭"四清"历史的基础上,通过对苗家人物形象的细致刻画,呈现出苗族的民族精神。伍略认为,民族文学需要通过深入分析和揭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以达到关系民族生活与命运的目的,从而呈现作品的史诗性质。  相似文献   

20.
格拉纳多斯是西班牙钢琴民族乐派的创始人,是19世纪末西方最著名钢琴作家之一。他创作的大部分钢琴作品都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与民族特征,如《浪漫情景》、《西班牙舞曲》等。分析格拉纳多斯钢琴作品的民族特征,能够为今天音乐作品的创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影响格拉纳多斯钢琴作品民族特征的因素,以及钢琴作品的民族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