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5 毫秒
1.
是翻译还是整理--质疑林纾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以来,人们一直把林纾称为“翻译家”。本文通过阐释当时的社会环境、大众认可的翻译理论以及林纾的语言把握程度,对“翻译家”林纾提出质疑:林纾的确为中国的文学翻译作出过巨大贡献,但他用文言出版的大量外来文学不是翻译成果,而是整理纪录的作品。  相似文献   

2.
王秀云 《中国科技信息》2005,(17A):214-214,237
晚清以来,人们一直把林纾称为“翻译家”。本文通过阐释当时的社会环境、大众认可的翻译理论以及林纾的语言把握程度,对“翻译家”林纡提出质疑:林纾的确为中国的文学翻译作出过巨大贡献,但他用文言出版的大量外来文学不是翻译成果,而是整理纪录的作品。  相似文献   

3.
在《林纾的翻译》中,钱钟书提到: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可以说是"入于化境"。此论一出,便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些探讨,能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对钱钟书理论的认识,拟从"化"字的本义着手,结合钱钟书的相关论著重新追溯其来源并进行解读,以求抛砖引玉,促进对该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郑成利 《科教文汇》2008,(27):227-227
林纾是我国近代翻译史上颇具争议的翻译家。他的翻译中出现了大量的增译、删减和改写。本文从图里的翻译规范论的视角,通过对林译《块肉余生述》的细读,探索隐藏在林译过程中增译、删减和改写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5.
孙娟 《科教文汇》2010,(22):50-51
许渊冲教授在实践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提出"三美"论,对文学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翻译了大量的诗词作品,传播了中国文化,也提高了中国文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本文旨在用"三美论"解读许老英译李商隐《无题》的上片,再现原诗中的"意美"、"音美",看译者如何"戴着镣铐跳舞",指出在诗歌翻译中以"三美"论为指导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除了广为人知的作家身份之外,钱钟书先生在翻译领域也有一席之地.典雅文言行文风格使得钱钟书在当代译坛独树一帜.他的主要译作《谈艺录》《管锥篇》等有大量关于翻译的见解.在《林纾的翻译》中,我们得以以更系统完整的视角了解钱钟书的理论.在翻译界广泛认同并引之为标准的严复提出的"信、达、雅"原则的基础上,对三方辩证关系进行科学地有体系地阐述,进而引出了以格律诗译格律诗这一理论主张,从而使诗歌内容与形式达到高度的契合.除此之外,在翻译领域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化境"这一概念,也是由钱钟书先生提出的.  相似文献   

7.
吴英平 《科教文汇》2012,(11):135-136
高校网站作为对外传播信息的窗口,英文译文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等获取信息量的正误,影响传播效果。在翻译时要遵从读者的阅读要求和习惯,将译文变通为读者易理解的文字。变译是根据读者的阅读习惯和要求对原作进行变通和翻译,适用于科技信息翻译、新闻翻译等实用文本翻译。网站有明显的宣传特点,属于实用文体,适用变译理论。本文用七种变译手段中的"增"、"减"、"编"、"缩"、"并"来说明这些策略是如何指导自己的翻译实践的。  相似文献   

8.
崔兰 《科教文汇》2012,(10):75-76
翻译是"技术"、"艺术",还是"科学"?这个问题至今难有定论。但无论如何,"翻译学"这个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译界学者所接受,并且大多早已积极投身于"翻译学"的学科建设当中。而中国目前的译学建设不得不说受到了西方译论发展的影响。本文对西方译论在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中所引起的问题,即国内译界不少学者所提倡的"中国译学"的建构问题试做探讨。  相似文献   

9.
刘姝虹 《内江科技》2008,29(1):21-21,77
上世纪70年代以色列学者埃文-佐哈尔在文学翻译理论中首次引进了"多元系统论",并把翻译文学纳入特定的译入语文化,探讨其在多元系统中的"中心-边缘"地位,概括了使翻译文学处于中心地位的三种情形。本文将从多元系统论中翻译文学所处的中心或边缘位置来探讨多元二分法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0.
论罗宾逊的“翻译身体学”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巾 《科教文汇》2012,(19):131-131,166
道格拉斯·罗宾逊是活跃在译界的一位重要翻译理论研究者,他在其著作《译者登场》中提出了"翻译身体学"这一理论,揭示在翻译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身体反应,并将其进一步划分为"个人身体学"和"意识形态身体学"两个方面。罗宾逊的"翻译身体学"理论使翻译成为了一个由身体主宰的动态过程,有力地说明了翻译是译者从事的一种创造性活动。  相似文献   

11.
李勍  何大顺 《科教文汇》2012,(22):146-148
翻译过程中的对等涉及读者反应及语言、文化背景等问题;新闻的独特性又决定了其翻译需有别于文学翻译等其他文本翻译。本文从新闻翻译实践出发,探讨如何在动态对等理论指导下,通过增译、减译和重组信息后的改译等策略,使译文在最大程度上保留原文所传递的信息,同时使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有最大趋同的认知感受。  相似文献   

12.
余叶盛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2):163-163,176
探讨了翻译领域尤其是文学翻译中出现的复译现象,提出复译重在超越和创新,而非简单地重复机械翻译。现以市场上两个较权威的《沉思录》译本为例,从微观层面提出译本比较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陈平 《科教文汇》2011,(2):59-61
对维语外来词借入方法的定义和分类一般都从翻译角度出发。比如"音译词、音译加注"等,其中的"译"就是"翻译"之意。本文不从翻译角度谈,试从维语外来词的定义入手对维语外来词的借入方法进行界定,并进一步详细探讨维语外来词的借入方法及形成的类别。  相似文献   

14.
师秀霞 《科教文汇》2009,(7):254-255
林纾,中国近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翻译家,一生翻译了180多部外国小说,并因社会影响巨大而被统称为“林译小说”。“林译小说”是中国文化中的一卷瑰宝,它对中国近代文学的启蒙作用很难用简短的词句描述完整。本文从翻译的思想、艺术、语言、原则四个方面浅析“林译小说”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5.
叶立刚 《内江科技》2006,27(6):44-44,49
通过具体译例说明社会文化语境因素对文学翻译的影响,同时探讨了文化词汇在文学翻译过程中的作用。文学翻译必须考虑社会文化语境因素,这对译出高质量译作非常重要,并提出了一些关于源语与目的语语境产生差别时的语境增补方式。  相似文献   

16.
李园园 《科教文汇》2009,(7):250-250,262
《后殖民语境中的翻译——爱尔兰早期文学英译》是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教授、翻译研究描写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玛丽亚·提莫志克(Maria Tymoczko)博士关于文化翻译研究的一部力作。此书通过对早期爱尔兰文学英译作品的研究,介绍了爱尔兰民族利用翻译这一武器来反抗英国殖民主义和文化压迫的过程,由此阐释了后殖民语境中翻译与政治的关系,井开创了殖民地文化研究之路。本文介绍了该书的主要贡献,并提出了我国在这后殖民领域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孔令丹 《内江科技》2011,32(5):64-65
商业广告以促销作为存在的唯一目的。译者在汉英商业广告翻译时应当以"功能相似,效果相当"为标准,根据"强化功能、突出效果、大胆创新"的策略原则,针对具体情况采取音译、直译、意译、直意结合、套译、转译、增译和减译等方法。同时要灵活地对原文进行调整,使其符合东西方消费者的口味和购买心理,以实现最佳促销效果。  相似文献   

18.
要搞好翻译,必须处理好语言中所包含的文化因素.人类文化的共性决定了其可译性,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的更多的是其特殊性,这就使得其可译性产生了限度.我们可用不同的翻译方法来解决不可译性问题.然而在文学翻译中,文化信息的流失是不可避免的,译者应当高度重视文化差异,使这种流失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9.
纵观长长译河,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在文学翻译领域笔绰耕耘数十年,不仅硕果累累,而且提出了有独创性的文学翻译新论,使之成为翻译领域一大系统.其中包括被称之为"美化之艺术"的本体论(三美论)、方法论(三化论)和目的论(三之论)以及优势论,再创论等.本文拟从诗词赏析的角度,去体会许先生《唐宋词一百首》中所体现的其文学翻译理论中"三美论"和"三化论"的要旨,去领略诗译中许先生独创的艺术之美及盎然诗情.  相似文献   

20.
宋歌 《内江科技》2009,30(11):32-32
风格是文学作品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在翻译过程中重现原作风格是越要的。本文阐明了文学风格的可译性,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风格的翻译原则。揭示出只有兼顾风格的翻译才是真正的有效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