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满头苍发,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身背黑色挎包,包里装着记者常备的三件武器——相机、钢笔、采访本。常年积劳和病魔把他折腾得干瘦而微露佝偻。有天,他行走在狂风暴雨的江堤上,差点儿被风暴卷进滚滚浊流。但“老天爷”却奈何不得这位“老笔杆”。在风雨交加的日日夜夜,在闷热潮湿的灾民棚,在烈日炎炎的江淮大堤,无不留下他的足迹和身影。他就是人民日报高级记者张振国。江泽民总书记亲临淮河视察,李鹏总理亲临滁河视察,带去了党和政府对万千灾民的关怀、慰问、激励和温暖,鼓舞了他们抗灾的斗志。张振国都紧随采访,《雨中情》《党心紧系民心》《汪洋中的“堡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1994,(6)
“情景记者”的“情景新闻”新华社著名军事记者阎吾被人们称为“情景记者”,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到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他采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新闻名篇。这些作品大都是他亲临火线实地采访和观察的结果,因而情景交融成为他作品的一个鲜明特点,“情景记者”的美名...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新闻界素有“情景记者”之称的老军事记者阎吾,在屡次战斗中,勇敢奔赴火线,亲临战地采访,写出了数百篇脍炙人口的战地新闻作品,他的这些带有“火药味”的作品,确如他的同行所言:“每一篇报道几乎都是跳动着的、活灵活现的、连语言也是富有个性的,读者如被带到了现境,目睹其景,耳闻其声,喜怒哀乐随着记者的笔起伏”。的确,细读阎吾同志的作品,给人以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之感。人们常说,新闻是易碎品,“明日黄花”,只有一天的生命力。可是阎吾的作品却与世并存至今,并继续流传下去,其中“有情有景,情景交融”是他的作品可读性强、生命力经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由此,我们是否设想,能否借鉴阎吾这种战地情  相似文献   

4.
经常碰到一些“一阵风”、“开头热”之类的报道,深感是新闻一弊。如某市日用工业品贸易中心刚成立,领导赴会剪彩,记者一拥而上,报纸、电台大加宣传。没过多久,这个贸易中心碰到阻力,业务冷落下来,上级领导不来了,记者也不露面了。某工厂刚从国外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时,领导亲临视察,记者蜂拥而至,争抢“热门  相似文献   

5.
《河北广播》2010,(1):F0002-F0002
在今年的省“两会”报道中,河北电台认真落实省委宣传部要求和省广电局部署,台领导高度重视,亲临。一线指挥,详细策划,周密部署,组成了新闻中心、总编室、记者管理部、技术中心、办公室等部门近四十人的强大阵容,做到了“规定动作”无差错,  相似文献   

6.
魏超 《当代传播》2003,(4):85-85,88
“亲历式”报道,在国外较多地被称为“个人经历报道”。这种体裁,或者是记者直接参与某一事件,或者是记者亲身经历某一事件发生、发展、结局的全过程,且把自身直接参与其事的亲身经历写进报道中去,用以吸引读者,说服读者和感染读者。它要求记者发挥更多的主观能动性,亲临事件发生现场,通过观察、询问、感受来构思主题,描述新闻事件的经过、发展。近几年来这种报道方式在我国新闻界逐渐流行起来,许  相似文献   

7.
据新闻出版报报道,在“亚运新闻战”中,人民日报副总编李仁臣在夺取第一块金牌的赛场上,写出了生动感人的短新闻。北京日报副总编刘宗明亲临赛场给“前线”记者讲亚运新闻报道要点。“老将”出马,是亚运新闻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记者在新闻事件中的角色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怡  包宇 《传媒观察》2007,(9):36-37
(一)记者参与新闻事件由于记者经常亲临事件发生的场地,并接触当事人和知情人,就成为新闻事实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两者之间发生着共生的存在状态。如此,新闻事  相似文献   

9.
看样子,他的个头足有一米八几,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显得很斯文。在宝应县汜水镇,人们不呼他的大名许道海,而亲热地叫他“大个子记者”。说他是记者,他确实是《中国乡镇企业报》、  相似文献   

10.
“土记者”,是许多人在非新闻媒介从事新闻报道者的俗称。说他“土”,是指他不在正规记者队伍的行列,无编制,无头衔。叫他“记者”,说的是他要以主要精力从事专业记者所要从事的工作,采访、投稿,写内参。别看这支队伍“土”,它在我国新闻事业中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有心  相似文献   

11.
在编纂传记丛书《新闻人》过程中,使我陷入敬重、感激心绪而深切怀念的,莫过于我的新闻启蒙老师邵红叶。在1948年末平津战役中,我被调到天津日报后,是邵红叶分配我当记者的。在房东的东屋里,他操着上海口音问我想做什么工作?我说:“服从组织分配。”他说:“好,你做文字记者怎样?”我说:“那可不行。我不会。”他问我会做什么?我说:“我会摄影,冲卷、洗印放大照片都会点儿。”他说:“摄影,以后再说,你先搞一段文字记者试试,好不好?”我说“不行”,他却说:“就这样定了!”从那时起,我和从华北局城工部调来的十几个…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将新鲜的事实称之为“活鱼”。整日捉“鱼”的新闻记者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美国人杰克·海敦在为美国高等学校新闻专业撰写的新闻学基础教材《怎样当好新闻记者》一书中,规劝那些不适合作新闻记者的人:“如果你从事新闻工作的基本动机在于谋个差事,那还是另找出路为好。”因为新闻写作的特殊规律就是“服从事实和事实的报道。”只有那些亲临新闻现场的记者,才能见真正的“活鱼”,捉到“活鱼”,现场捉“鱼”是新闻记者的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13.
他并不姓犟,他姓安,叫安升先。人们之所以称他为“犟记者”,是因为他始终如一执著地追求自己的事业,二十多年没换过岗,没离过位,为新闻事业献了青年献中年,如今白发满头,还干着老行道,在县站记者中是不多见的。“犟记者”半辈子写了多少稿,说不清。人们只知道仅近年来,在全国和省、市区新闻好稿评选中,他就有36篇获奖。先后编著过3本书,40多万字,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了许多较有影响的理论文章,被咸阳市秦都区评为有突出贡献的拔尖人才。“犟记者”,就因为一个“犟”字引出一连串的轶闻趣事。60年代初,他从学校回到自己的穷乡僻壤。冬天,  相似文献   

14.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龚心瀚作序,《解放日 报》驻京办事处副主任、主任记者李文祺撰写的《来自北极圈的电讯──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散记》一书,日前已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1999年夏天,中国政府组织了首次北极科学考察,《解放日报》社特派记者李文祺随科学考察队前往北极采访,从而圆了他能亲临地球两极采访报道中国极地科学考察的梦。早在16年前,李文祺便参加了中国政府派出的首次赴南极科学考察编队。在全国新闻界中,首次赴南北极的记者只有李文祺一人。因此,他被同行称为“脚踏两极第一‘记’”。 《来自北极圈…  相似文献   

15.
有些记者一接触到采访任务,便径直找采访对象了解,立成稿件,至于周围群众反映和环境条件如何很少问津。这种采访方法是需要打一个大问号的。有一位记者去采访某地一个典型人物,关起门来和采访对象谈了大半天,挖了不少“事迹”,撰写了一篇报道。说来也巧,在稿件发表之日,正是这个“典型”被宣判之时,一边无线电波广播着他的“先进事迹”,一边公审着他的犯罪事实,真是让人啼笑皆非。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前提和基础。采访的成功与否,决定着稿件质量的高低。许多有名气、有造诣的记者,都懂得采访对于写作  相似文献   

16.
“亲历式”报道,在国外较多地被称为“个人经历报道”。这种体裁,或者是记者直接参与某一事件,或者是记者亲身经历某一事件发生、发展、结局的全过程,且把自身直接参与其事的亲身经历写进报道中去,用以吸引读者,说服读者和感染读者。它要求记者在发挥更多的主观能动性,亲临事件发生现场,通过观察、询问、感受来构思主题,描述新闻事件的经过、发展。这种报道形式本来是最受读者欢迎的形式之一,然而,一些媒体由于盲目跟“风”,出现了大量模式化的亲历式报道。许多报道纯粹是为了“亲历”而“亲历”,大搞各种带有炒作色彩的“亲历”,哗众取宠,…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航 B2406号专机从平壤顺安国际机场起飞,在白云上端飞行着。在访问朝鲜后的归途中,江泽民总书记正在同随团采访的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单位记者交谈。他同大家一一握手,感谢大家访问中不顾劳顿和紧张完成了报道任务。他见到新华社摄影记者李生南时高兴地说:“咱们已经是老朋友了。”确实,总书记同记者们建立了友谊。大家觉得他对记者  相似文献   

18.
知识林     
“名记者”、“好记者”、“红记者”指什么? 徐熊谈到——范长江赞成大家立志争取当一个“名记者”,但他更希望大家当一个受人民欢迎的“好记者”,一个不是为了出风头而是思想作风和才能都强的“好记者”。他说“作为人民记者,要有革命责任感,要为当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而自豪,不要辜负党的信  相似文献   

19.
在新闻圈里,新华社记者唐师曾有个流传甚广的绰号——“唐老鸭”。《我从战场上归来》和《我钻进了金字塔》两本书详细记述了他的传奇经历。和许许多多读过这两本书的人一样,我认为他是个不可多得的英雄记者。 踏着去年冬天的第一场雪,我如约到了“唐老鸭”的家。他一米八几的个头,背稍稍有些驼,架副眼镜,乐呵呵的,很是憨厚。我与他相距如此地近—— 这就是“唐老鸭”? 记者哲学——忘了卡帕是谁 进入“唐老鸭”的家,我就开始在能看见的空间里到处寻找卡帕的照片。  相似文献   

20.
笔者出自“土”窝,是在小小县城里搞广播的。在我们这儿,大家天天盼望“绿衣使者”带来的好信息,除每天早晚收听中央台、省台的广播节目之外,只要报刊一到收发室,编辑记者们就争先恐后,哗啦哗啦地在文字海洋里寻找自己的“大名”。但是,我们这些“土记者”,要想在大台大报上“出名”,的确不那么容易。记得人民日报一位记者来三峡地区采访,夜宿巴东县人民政府招待所,我冒冒失失地找到了他,求教上稿的绝招。他在房间中踱着方步,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