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99年在敦煌千佛洞出土了一批俗讲材料,俗称"敦煌变文".在这些变文中保存了当时人们所使用的大量的别字、异文,这些别字、异文对于考察唐五代时期的语音现象弥足珍贵.邵荣芬先生利用这些材料写了<敦煌俗文学中的别字异文和唐五代的西北方音>一文②,对于研究唐五代方音的人来说,是一篇颇具参考和指导价值的文章.本文受此文启发,乃对<庐山远公话>这一篇变文中的别字、异文作了详尽研讨,从语音角度加以分析,从而利用分析结果对唐五代时期的部分语音现象作了一个初步考察.  相似文献   

2.
前贤时哲已证明照三系字和见系、端系相关。根据大量的谐声、又音等材料可以推测出古音见系和端系音近可通.据此理论,进一步系联了两组同源词。  相似文献   

3.
3-11世纪的敦煌佛教,由于深受时代和道儒影响,因此其自身也不断地世俗化,在释门宏扬佛法、参政出使、唱和酬答诸多方面,为我们留下了众多的功利性的诗篇。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敦煌写本<大般涅槃经>为例,分别从异文与佛经整理、异文与汉语史研究、异文与汉字史研究以及异文与文化史研究四个方面,论述了敦煌佛经异文研究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金瓶梅>语言中有许多三四等精组与二三四等见系同音的替代别字,不能简单地认为它们已经合并为一套tc-组声母.验证以现代方言以及相关方言特征的地理分布、文献材料和古代移民材料,我们认为<金瓶梅>时代山东方言的见系细音字,除了k-组的读法以外,还有一套ts-组白读音.  相似文献   

6.
张新朋 《家教指南》2016,(5):120-124
联边诗为杂体诗中的一体,即"诗句中的每一个字都用偏旁部首相同的字组成,联缀成篇"。敦煌文献中,也有联边诗留存,唯这些诗作多混杂于写卷背面所抄的各类文书之中,一般学者多未留意。今笔者将敦煌文献中的《送远还通达》由各类文献中辑出,并就这些诗作对于联边诗歌的研究、对于敦煌文献的整理等的意义略加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晚唐五代时期的敦煌佛教在全国有着重要地位,但事实究竟如何?本文通对当时敦煌僧尼人口与全国其他地区僧尼人口的比较,来探讨敦煌佛教在全国的真实地位,并分析造成人们对当时敦煌佛教在全国地位认识过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颜师古《汉书注》成于贞观十五年,《汉书注》中师古反切条例众多,运用反切系联法考定师古精庄系声类,分组考察精庄系各声母之间混切情况,得出结论:师古精庄系声类分用井然。  相似文献   

9.
《大连大学学报》2009,30(2):F0002-F0002
《敦煌写卷〈春秋经传集解〉异文研究》是李索教授在《敦煌写卷〈春秋经传集解〉校证》之后推出的又一部敦煌写本儒学经典文献专书语言研究的力作,是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经过反复修改完成的。  相似文献   

10.
敦煌俗字研究推进了中古俗字研究,拓宽了传统文字学研究的视野,同时还对东亚写本研究提供了可贵的方法论启示。今本《今昔物语集》保留的俗字,可借鉴敦煌俗字研究的方法,对其考释中的误读误释加以匡正。在这一方法的指导下,《今昔物语集》可以为敦煌研究和日本汉字研究之间架设一座沟通的桥梁,解决前人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邓涛 《家教指南》2020,(6):124-130
清前期,清朝逐步统一了直省和藩部地区,形成了二元并存的疆域结构,即清朝的版图结构大体可分为直省和藩部两个部分。甘肃作为清代直省的边缘地带和地处最西北的直省,在清朝西北边疆经略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康熙朝开始,清朝的统治范围逐步延伸到甘肃边外的藩部地区,地处嘉峪关外的敦煌地区也逐渐内地化并成为甘肃的一部分。综观整个清代,敦煌地区在清朝西北边疆的稳定和开发中发挥了独特作用,是清朝经略西北边疆的重要依托。  相似文献   

12.
梅尧臣的悼亡诗受到了诸多选家的重视,其内容主要是抒发丧妻之痛、对亡妻的由衷赞美和绵绵思念;其选材大都取自日常生活,于平凡中见真情。通过对其悼亡诗的讨论,能深刻认识梅诗平淡而深邃的艺术特色,也有助于了解具有生活化、家庭化倾向的宋代文化。  相似文献   

13.
宋代诗人中,苏轼是在诗中写及“新诗”非常突出的一位。其“新诗”往往并不孤起,而有紧密的诗人群体与创作机制的联结。这种来往互赠,促发了一种新的书写机制与文学情境。苏轼的“新诗”常与“故人”一并出现,构造有生命力的诗歌表达和文学场景,传递出经时间汰洗、却久而弥坚的美感。苏轼在大量唱和诗中提及“新诗”,形成诗中诗的结构,这与一般论诗诗有所区别。几种“新诗”类型的单独或结合使用,使唱和诗歌文本的接收与投答自然形成一种生动的文学生态,彼此之间产生深刻的关联。与宋代的其他诗人相比,苏轼的诗歌技巧更多元,审美风格也有代表性。对“新诗”的形容与对方的撰写固然有密切的关系,也符合赠答唱和诗的机制,但“新诗”联缀的并非泛泛称颂,而往往寄寓其文学理想。此外,“新诗”与“清诗”某些时候可以互相替代,形成互文。  相似文献   

14.
涂序南  何平 《文教资料》2011,(16):12-13
梅尧臣的悼亡诗纯从胸臆间泻出,语语感人,句句情深,哀婉缠绵。他多作纪梦诗,借梦境传达对亡妻的思念之情。他往往将往日的家庭温馨和现实的形单影只构成鲜明的对比,往日夫妻之情愈深,今日之悲就愈深。  相似文献   

15.
诗是马利坦诗学理论中一个核心的理论命题。在马利坦看来,诗是发生在精神无意识领域,以事物自我的内在隐秘交流为形式,对存在意义的一种特殊的深层的认识活动,这种认识活动不是逻辑理性的而是诗性直觉的、同一性的、创造性的认识。辨析诗的含义,既是我们准确把握马利坦诗学理论精髓的关键,也为我们进一步揭示文艺创造精神活动深层奥秘,提供了新的角度和思路。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初,在科技发展和社会变化的双重冲击下,宗教处于消亡的危险之中,英国文学研究逐渐兴起.伊格尔顿认为英国文学研究者们试图让英国文学起到代替宗教的作用.这是因为文学和宗教一样可以提供精神支撑,情感慰藉;文学和宗教一样可以提供对抗混乱的神圣的秩序;文学和宗教一样还有助于英国的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17.
秦观被贬两广所作的诗歌风格质朴明快,表达方式直抒胸臆,抒发了自身的贬谪之苦及思乡之情;创造了两广地域意象,记录了两广特有的气候与山水风物,记录了两广民风民俗;运用两广特有的典故传说,增添了诗歌的地域色彩。两广诗以其特有的艺术价值为秦观的诗歌创作抹上浓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18.
《诗序》是汉代诗学的纲领性文件,并尤其以其对《诗》的政教功能的强调而为历代学者所重视。然而,人们历来所论往往着眼于《诗序》对具体《诗》篇的政教性赋予,而很少从整体着眼对《诗序》中《雅》诗政教色彩的集中展现予以关注。然而《雅》诗却是最能反映《诗》的王道政教性质的部分。从《诗序》对于《雅》的评价与阐发中,能够清楚地看到《诗序》对《诗》的王道政教意义的赋予不但行诸语言,而且在阐释的步骤安排上也存在着更重要的深意所在。了解《诗序》对于《雅》诗的王道政教意义的多层解读,可以更清楚地把握汉代诗学阐释过程中的经学阐释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创作心态。创作主题与审美风范等方面系统地论述了实验诗的创作特色,并深入地探讨了实验诗走向终结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已故国学大师钱仲联先生的《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一书,是韩愈诗歌校注的集大成者,深受国内外学者专家的好评。然而,书中的有些补释也存在一些瑕疵,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注释错误;二是属于赘注;三是注语繁琐;四是补释不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