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世纪50年代的中国和日本同属封建社会封建专制国家,并且两国都开始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朝着半殖民地化迈出了第一步。还不到19世纪末,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基本完成了国家民族的独立,在经济结构上,虽然仍保留了许多封建关系,但资本主义体制已占统治地位,初步建立了近代科技文明体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两个封建国家在类似的历史命运下做出的相同选择,但却获得了大相径庭的改革后果:一个仍然是老大衰弱,一个却从此走上中兴之途,成为亚洲唯一独立自主的近代资本主义大国.洋务运动之所以失败主要原因是停留在技术层面的改革,明治维新却是一次非常彻底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  相似文献   

3.
杨付英  杨自西   《科学教育》2006,12(3):24-25
1861年元月,清朝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专门负责洋务事宜。洋务运动是以创办机器大工业为主要内容的一场“自强”和“求富”的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里程碑,也是19世纪世界经济近代化潮流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它最终没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1868年起,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兴起了一场维新运动。也是以创办近代工业为主体内容的使日本走向经济近代化潮流的变革运动,经过这场变革,日本发生了惊人的腾飞,走上了迅速发展的道路。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几乎同时,然而日本成绩显著而中国成效不大,进而决定了两国百年来的不同遭遇。那么,问题出在哪里?…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6,(31):18-19
中日两国在19世纪下半叶,几乎在同一时间内,在几乎相同的历史背景下,分别发动了一场意义重大的变革——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结果甲午中日战争一役,标志着中国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而日本却从此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最终成为亚洲第一大强国。本文通过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比较,分析其各自成败的原因并吸取教训,希望对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时期中日留学生教育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中后期,中日两国在社会危机时刻分别进行了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改革,留学生教育是两国学习西方先进文明的共同途径之一。分别从两国派遣留学生的情况、两国在留学生教育管理上和两国留学生发挥作用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两者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在清政府举办洋务运动过程中,大量的西方文化被吸收进来.其中包括西方的器物、技术、科学知识和企业制度.在日本明治政府举办维新事业的过程中,大量的西方文化也为日本所吸收,其中包括西方的器物、技术、科学知识及宪政、教育、军事等各项制度.中日两国在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期间对西方文化的吸收都取得了很大成就,也都有不彻底的特点,但相比而言,日本的吸收比中国要更加深入和全面一些.  相似文献   

7.
一个半世纪前,中国开展了洋务运动,日本兴起了明治维新,两者都对教育进行了改革。比较这一时期中日教育改革的得失,对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深刻认识教育对落后国家追赶先进国家的战略作用,加强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并与其他改革配套推进,抛弃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教育观,按照教育发展规律办事。  相似文献   

8.
同为东方文化圈的中国和日本几乎在同一时期分别经历了一场改革运动。但改革的最终结果却相去甚远,日本从此走上了国富民强之路,而中国却越来越颓败。通过对比两国的改革运动,我们可以发现很多的差异,这些差异或许就是导致两国改革运动产生截然相反结果的根本原因。从功利主义的角度。探讨洋务运动教育改革中所表现出的极度的功利主义思想,并对两国教育改革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对洋务运动教育改革失败的原因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10.
中国和日本同为东亚的封建国家,在19世纪后半叶,两国先后发生了自上而下的政治革新运动,它们在文化背景、社会状况、和变革目标上都有许多相似之处。 改革前中日两国都是封建国家,也同时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实质上已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中国自1840年以来,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在炮口的威逼下,被迫与英、法、美、俄等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大量的割地、赔款以及关税、司法等自主权的丧失,为西方列强的侵略大开方便之门,沿海至长江沿岸港口的开放,西方商品潮水般拥来占领了中国市场,而中国的原料被疯狂地掠夺而去,使中国的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遭到猛烈冲击而逐步解体。 由于清朝政府为支付巨额赔款而增加税收,人民不堪重负,加之外国势力的掠夺,中国手工业破产,农业凋蔽,由此而来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尤其是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了《马关条约》,赔款之巨(白银二亿两)史无前例,割地之多(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触目惊心。开放港口(苏州、杭州、沙市、重庆)由沿海深入到长江流域,并允许日本人在中国开办工厂,便宜了侵略者就地取  相似文献   

11.
洋务时期的教育改革和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都是近代中日两国教育近代化的起点。其改革的时间和条件极其相似。通过对这一时期两国在教育改革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等方面进行较,反映出两国教育改革的不同结局,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戊戌变法与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属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有许多近似之处。由于两国在进行改革时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国际环境不尽相同,又各具其特点。本文试就此略加比较。 首先,改革前的国情相似。日本在十八世纪时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当时,在一些生产部门中开始涌现出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产生了雇佣劳动。之  相似文献   

13.
浅论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差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 6 0年代 ,东亚两个大国先后开始了近代化的进程———中国兴起洋务运动 ,日本出现明治维新。这不是偶然现象 ,它们都是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产生的。19世纪 40、5 0年代 ,西方诸大国英、法、美 ,工业革命已经完成或接近完成。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 ,工业资本主义生产的继续发展 ,需要不断地开辟新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这种需要推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火与剑”为自己开拓海外殖民地 ,而这时的中国和日本 ,却日益闭关自守 ,越来越落后于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造成了被动挨打的局面。正是这种情况下 ,中日两国先后遭到了西方…  相似文献   

14.
清末新政与日本明治维新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清末新政都是在国际、国内背景十分相似的情况下发生的,变革的外生表象,看似如出一辙,而实际上,在改革的内容、目的和历史作用方面还存在着极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戊戌变法的倡导者,是以日本的明治维新为蓝本来规划中国社会,达到“救国图存”的改革方案的.日本的明治维新成功了,使日本的封建社会结束了半殖民地的危机而走向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终于成为一个“国富民强”的资本主义国家;然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却失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仍处于水深火热、倍受凌辱的深渊.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有些人尤其是青年人难解其因.现对十九世纪下半叶日本的明治维新及十九世纪末叶中国的戊戌变法这段近代历史进行反思,也许对今天的改革开放抓住机遇加速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无意义.  相似文献   

16.
洋务教育改革与明治维新教育改革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洋务教育与明治维新教育在改革的目的、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所形成的体制三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以探究中日两国改革结果不同的原因。这对我国当今教育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袁辉 《新高考》2010,(2):35-36
日本的近代化开始于明治维新。中国的近代化发端于洋务运动。中国与日本山水相依,在历史上也有着源远流长的联系,两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及其所处国际环境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都是在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近代史上,鉴于阶级基础与思想基础的不同,太平天国与洋务运动的向西方学习也各有特点。太平天国领袖借基督教文化反抗封建儒家文化,丰富了农民革命斗争的理论武库;洋务派则以中国古代的“变通”思想以及魏源等人的“师夷制夷”思想为旗帜,不仅从理论上探索西学东渐,而且在实践上引进“西学”、“西艺”,首开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从而为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梁雯娟 《文教资料》2014,(17):74-76
清末新政和明治维新时期分别是中日两国普及义务教育的开端。但不同的是,到1911年,清政府推行的义务教育随着清王朝的覆灭而告终,而日本却以98.2%的入学率实现了六年制免费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作者在文中从两国普及义务教育的背景、历程、师资和经费四个方面进行对比,以期为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20.
十九世期中期,西方殖民者的炮舰夹带着商品轰轰烈烈地开进亚洲,大至满清帝国,小至东南亚小国土邦无不面临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危险境地。对此,亚洲各国的仁人志士都在为自己民族国家的前途奔走呼号。西方商品的涌入,使亚洲古老的封建制度面临着商品经济更强劲的冲击,旧制度,旧秩序何去何从,也是仁人志士们所不得不正视的现实。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的明治维新,暹罗的拉玛五世改革,使这两个国家摆脱了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命运,走上了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的道路,本文就两国事关其命运前途的改革做个初略的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