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教学提倡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会质疑问难,进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但是,并非所有小学生都敢问、爱问、会问.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疑为线索,以思为核心",让课堂充满灵性,并逐步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使其养成多思善问的习惯.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巧设悬疑、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黄良灿 《中学文科》2009,(15):23-24
历史上的许多教育家,都很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提出了“每事问”的主张。苏格拉底曾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陶行知在一首诗中曾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用十分生动简洁的语言概括了问题意识的作用。在政治课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勇气和善于质疑问难的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必须首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逐步养成好问、善问、有创见地问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3.
哲学家麦克克里德说过,惟一愚蠢的问题是不问问题。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质疑问难,教师能从中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的疑点、难点和焦点,针对实际修订教学目标,切实提高教学效率,达到“减负提质”的目的。那么,究竟该怎样引导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质疑问难呢 ?  策略一,敢让学生质疑问难   课堂上教师不是主讲、主问,更不是主宰,而是主导,落实教师主导的关键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问”的空间,提供“问”的机会,放手让学生质疑问难。教师要敢于营造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有机会成为“问”的主体,成为一个“信息源…  相似文献   

4.
一、指导学生质疑问难发现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学生只有多思好问,善于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读,才能使思考更深入,学习更主动。但是,学生从不能发现问题到能发现问题,从不会提问到学会提问,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教师应在“问什么”、“怎样问”上作具体的方法指导。阅读教材中的许多内容包含着未知的因素,为学生质疑问难提供了条件。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探究的愿望,使原有的知识经验和信息重新组合,找到解决问题(读懂课文)的途径。课文《跳水》是一篇以解决问题的方法为…  相似文献   

5.
张锡兰  齐才春 《现代语文》2005,(1):113-113,95
引导学生质疑,鼓励学生求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给学生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 一、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敢问、乐问、善问.  相似文献   

6.
杨凤英 《学子》2014,(9):49
正读书时多动脑筋,学会发现问题,做到有疑而问、疑则思问,这就是"质疑"。质疑,是语文课堂分析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也是激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的一个重要手段。那么,如何激发学学生的质疑问难?一、巧用激励,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研究表明: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正确的评价与适当的表扬,能够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  相似文献   

7.
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能促使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教师应善于利用学生己有的知识,诱发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从不敢问到勇于问,并通过引导,教给方法,让学生做到既勇于更善于质疑问难,提高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为主要方式。这样,学生好问的天性受到抑制,学生提问题与创新的能力得不到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激发学生“问”,通过“问”来发现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与开拓创新的能力。   诱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多数小学生对教师很崇拜,对教材也不会有半点怀疑。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小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表现自己,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悬念氛围,让学生有个机会“异想天开”,敢于发问。对于发问者,哪怕问的问题很简单,或根本没有什么意义,教…  相似文献   

9.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反映在思考问题的自觉性上。因此,在教学中要经常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使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1.质疑问难,积极思考。   古诗《知疑》云:“为学贵有疑,知疑贵问师,问师可释疑,释疑则有知。小疑获小进,大疑得大知,知疑且善问,学成必无疑。”学会提问题是极重要的一种学习方法。教师要满腔热情地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学生提出一个经过努力思考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往往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任何发明创造都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因此要鼓励学生多思善思,多问善问。…  相似文献   

10.
王英 《学周刊C版》2019,(5):73-74
现代教学提倡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乐于提问,进而分析和解决问题。但是,并非所有小学生都敢问、爱问、会问。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问为线索,以思为核心",逐步引领学生质疑问难,使其养成多思善问的习惯,进而提升学生的探究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处在被问备答的地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较弱。而在当今的新教育形势下,如何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其创新的热情呢?下文就如何为学生营造出质疑问难的最佳氛围,怎样为学生创造质疑问难的机会,以及如何指导学生善于提问进行粗浅探讨,与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12.
质疑问难是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课堂教学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是一个着力点。可是有些老师把质疑问难简单地理解为就是想方设法让学生提出问题,满足于让学生举起小手问问题,而对如何及时有效地处理这些问题却缺乏应对的策略,对学生提出的一大堆大大小小的问题不能及时梳理,有效反馈。或是处理方式单一,简单地由教师本人作答,形成“生问师答”的僵化模式;或是你问你的,我讲我的,不管学生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教师还是…  相似文献   

13.
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何挖掘学生的学生潜能、如何使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如何使学生地学习"盲点"消失,都可以归为一个字——问。"问"是学生突破学习瓶颈的有效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问问题的意识,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处在被问备答的地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较弱。而在当今的新教育形势下,如何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其创新的热情呢?下文就如何为学生营造出质疑问难的最佳氛围,怎样为学生创造质疑问难的机会,以及如何指导学生善于提问进行粗浅探讨,与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15.
从让学生"敢问"、引导学生"会问"两方面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教学中教师应采用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造质疑问难的条件和营造氛围,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质疑问难,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发挥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处在被问备答的地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较弱。而在当今的新教育形势下,如何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其创新的热情呢?下文就如何为学生营造出质疑问难的最佳氛围,怎样为学生创造质疑问难的机会,以及如何指导学生善于提问进行粗浅探讨,与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17.
所谓重质疑.即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质疑问难.自主学习。疑问是思维的契机。创新质疑则是创新的先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从学生质疑问难开始.教师要鼓励学生“敢问”,引导学生“会问”.培养学生“善问”。  相似文献   

18.
马之先 《安徽教育》2009,(11):30-30
<正>质疑问难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古人说"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是发挥学生主动性的表现,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培养创造性、开拓型人才就要引导学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应从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开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创设"敢问、会问、善问"的良好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他们质疑问难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质疑问难”,即教师在现代教学理念指导下, 遵循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鼓励和指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问、追问,同教师共同探讨疑难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