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古代意象论是中国古代文论和美学理论的基本范畴。意象的发生过程呈现出三个阶段: “意”与“象”分述的孕育期; 刘勰“意象”论的萌发期; 历代文论家阐发“意象”并使其理论化的发展期。“意象”一方面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另一方面其理论在“意”与“象”、“形”与“神”、“意”与“境”等二元互动关系中构成, 赋予其文论内涵及其审美理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古文教育的文学解读视角我国清代批评家李重华在《贞一斋诗话》的开篇中说过 :“诗有三要 ,曰 :发窍于音 ,征色于象 ,运神于意。”这说明了诗歌由声音、形象和意蕴三个层次构成。我国古代文论往往也把文学作品分为“言”(语言 )“象”(形象 )“意”(意蕴 )“道”(思想 )四个层面。如果“意”“道”在语文教学中都可归在“意”这一个层面中 ,那么 ,我们古文教育的古代文学解读视角就是由“言”“象”“意”三个层面构成的。古代文学解读从“言”到“象”到“意”的纵向理解活动 ,是一种审美的解读活动。文学解读一方面分别在各个层面里滞…  相似文献   

3.
纵观中国的文学理论,“道”和“美”一直是文论隐含的两个层面。所谓“文以载道”中的“道”,在古代文论中主要指的是儒道,在五四文论中主要指的是民主自由精神,当代“文以载道”表现出多元化倾向,在当代文论中“道”的渲染功能也在不断减弱。所谓“美”,主要是审美精神。这种审美精神无论在古代文论还是在现当代文论中都是存在的,因为不管是不同时期还是同一时期不同人或同一人在不同时空之下的审美体验都不同,所以要对审美进行分类是很难也是不可能的。主要就中国文论中“道”和“美”这两个方面关系的流变来谈文学理论对人文精神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象”之概念最初出现在《易传》中。随着文学创作的积累,文人主体意识逐步觉醒,“意”之意味越来越强化,“象”之中介性和主观意蕴愈突出。“意象”这一审美范畴,在文论家们不断地认知和圆说过程中,逐渐明晰确立起来。意象论体现着中国人重心性、重抒情的意象思维方式,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重要的审美范畴。  相似文献   

5.
在文学作品中,一个词或一部作品的意义不是指它们的形式,而是指它们的含义或意味。一部文学作品不以“象”为指归,它的真正的目的在众多的“意”,在于文学的历史的道德的哲学的文化的乃至难以把握的情智的含义。文学阅读既研究词、句子、作品整体结构的“有形”的东西,也研究其“无形”的东西。这里,“意”大于“象”。文学作品阅读致力于研究的应该是“象”,致力于捕捉的应该是“意”。文学作品的一切意义,都来自于“象”,“象”与“意”之间的关系,就跟大地和天空之间的关系一样。  相似文献   

6.
言、意、象是中国文论广泛涉及的三个范畴,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大体经历了由表意到审美这一过程。对于“言意”关系中国人虽有着种种分歧,但以“言不尽意”为主,为了尽意就利用“象”作中介,由此而来的“意象”一词,不仅属于哲学范畴,更是文学的重要范畴,通过“意象”中国人的情感与精神得以充分表达,也正由于“意象”包含着“自然的人化”,包含着作家的审美观照,自然之景也同时获得了超以象外的力量。  相似文献   

7.
在“言、象、意”三者关系中,“象”只是文学语言的一个审美载体,而不是目的,语言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仍然是“意”。但语言要“尽意”,必须通过“象”才能实现。“象”因此在一定条件下成为“言”与“意”的中介,成为思想的有效载体。这样,“言”、“象”、“意”彼此之间就有了一定的指称关系。  相似文献   

8.
审美静观是一个颇具中国古典美学特色的、内蕴丰厚的经典范畴,体现出了“象”与“意”的融合、“静”与“观”的统一、“主”与“客”的互动。宗炳的“圣人含道应物,贤者澄怀味象”理论,凝练而形象地概括出审美静观的上述特征,与审美静现在内在美学精神上息息相通。  相似文献   

9.
学界对意象指称蕴涵的界定,存在着“作品客体说”“主体心象说”“主客合一说”三类不同见解,尽管其间存在着分歧,然其皆认为意象中包括四个要素:属于意层面的情与理和属于象层面的物与事,而意象研究即是一个通过破解存在于作品中的具有“符号”性质的“着意之象”而去探求主体所附加在“象”之上的多重蕴“意”及其它相关因素的过程。从发生学角度看,“意象构成”问题乃是为文之关键,亦是读者进行审美批评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10.
魏晋时期玄学的“言意之辨”牵涉到中国古代文人所崇尚的心灵境界与审美理想、外部世界的感应通融等问题。正是基于“言意之辨”,先哲们不断丰富、发展了以象兴意、借象求境、“得意忘言”的认识、审美与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11.
从古希腊到19世纪中期,西方传统的艺理论有如下四个传统:在艺与世界的关系上,有所谓“镜”的传统,即模仿-再现的传统;在艺与作家的关系上,有所谓“灯”的传统,即强调激情-天才的传统;在艺与读的关系上,有所谓“教化”的传统;而在艺作品自身的审美价值取向上,则有追求和谐、优美的审美传统。这种论传统形成了西方艺术自己独特的风貌。  相似文献   

12.
“意象”这一古老的关学范畴在当代文艺理论中又成为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课题。一个时期以来,在对意象的探讨中出现了不少颇有影响的理论,同时也存在着认识上的偏颇现象。“意象”与“意境”有联系而又有区别;“意象”与“抽象”其含义相距甚远,不可同日而语;“意象”并非仅仅指艺术形象或心理意象。“意象”与“意境”、“典型”同为文艺理论中鼎足而居、相辅相成的审美范畴,三者均代表着艺术的最高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3.
为了理解审美创造的实质,就需对审美创造活动的一般过程进行动态的描述。初始阶段是审美态度和审美注意的出现,实现阶段是审美想象和审美意象的形成,物化阶段是创造技巧与审美创造的完成。此三阶段是递进的,又是综合交织的。任何简单的理解,都不利于把握创造过程的实质。  相似文献   

14.
论明清情欲美学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中叶至清初,中国美学兴起了以李贽为精神领袖的情欲美学思潮。情欲美学思潮以情欲为美,以俗为美,以冲突为美,具有鲜明的近代美学特征,它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古典美学的内部发生了裂变。  相似文献   

15.
曾景祥中国画的意境美具有4个特点:一是描绘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优美的生活图景;二是抒发了作者对生活无比热爱的满腔激情;三是图绘中的生活图景和画家的思想感情水乳交融;四是其创造的艺术境界往往令读者产生心驰神往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16.
"美育"在中国的学校教育中不被重视,却在另外的地方兴旺发达。"文学艺术"一直发挥美育的效应。"文学艺术"不以教育为主要目的,但它一直以"情感教育"的方式表达"美育"的意义和价值。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可以视为"情感教育"的一份个案。福楼拜关注的"情感教育",主要是人的内心深处的"激情"。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盛唐边塞诗歌所具有的美学品格。从四个层面分析了崇高特征:在人生理想实现中的投笔从戎的慷慨、激越美;在边塞生活中雪原大漠的奇特、萧瑟美;在建功事业中的穿越异域的从容、悲壮美;在现实悲怆中思乡恋土的人性、豪迈美。  相似文献   

18.
从诗学审美的角度阐述了曹丕《典论·论文》经由魏晋玄学到陆机《文赋》的美学转变过程及其意义。着重强调了从“诗赋欲丽”到“诗缘情而绮靡”的美学嬗变对于先秦以来所形成的儒家诗学审美观的巨大冲击 ,揭示了它在人的自觉过程中所具有的本体论的审美意义 ,指出了对于艺术形式美的重视和欣赏是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艺术自身的发展要求、时代变化的影响和特别是哲学美学思潮发展的综合作用的结果。这种艺术审美理想的发展和转变对后世的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一代大家林语堂不仅是一位文学大师,更是一位美学文化大师。林语堂用其独特的视角,形成了自己本真的美学思想。其本真美学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以热爱生命、幽默人生、中庸豁达、艺术游戏为主的本真美学,这种本真美学思想背后有着深厚的东西方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意象界定为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基本审美概念,并以此为核心探讨了意向的历史演变、生成过程、分类情况和审美特色,分析了中国古典艺术特别是古典诗歌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