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约瑟夫·狄慈根(1828—1888)的哲学思想中,真理问题是被当作他的重要问题来研究的。他在真理观中所闪耀的唯物辩证法火花,对我们今天真理问题研究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承认物质是观念的前提或基础,是唯物主义的核心。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是认识论的基本出发点。狄慈根认为,一切认识都起源于经验,离开经验就无所谓认识、真理。他有一句名言:“思想是脑的机能与某种对象结合而生之子。”由于一般思想与真理性认识有区别,因而狄慈根进一步指出:“一切领域中的成熟知识都是主观与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这里,“成熟的知识”就是指真理性认识。真理是主观对客观的正确反映。真理的内容是由主观和客观的相互作用决定的,不是主观对客观的机械反映、简单翻录和复制。这既坚持了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的基本原则,也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否定意识能动作用的局限性,推进了哲学认识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亚里士多德真理观的内容及其在哲学史上地位的阐述,考察了他的真理基础观、真理标准观和对真理的认识过程与途径,认为亚里士多德的真理观虽然最终滑向了柏拉图的唯心主义,但其基本方面是唯物主义的,包含着许多合理思想。过去对亚里士多德认识论和真理观的评价,有些是不符合实际的,需要我们从亚里士多德本身的思想出发,放在整个人类认识史的发展过程中,实事求是的分析,才能弄清他对真理问题的探讨及其对科学的影响和贡献。  相似文献   

3.
真理是哲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哲学史上,不仅有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除外)客观真理论和唯心主义主观真理论的对立;而且在唯物主义营垒内部,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也存在着原则分歧。因之从对比中分析其差异,找出分歧的实质,对于加深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在真理观上实现革命变革的意义,是必要而有益的。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光辉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马克思主义伟大真理,包括关于真理的真理——辯证唯物主义真理观。无产阶级肩负着的改造世界的历史任务,只有在真理的指导下才能胜利完成。因此,真理观问題就理所当然地成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題。考察马克思真理观的形成史,将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这一科学真理观的根本特征及其伟大生命力的泉源,从中获得良多教益。  相似文献   

5.
对真理定义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捷莎 《教学与研究》2002,55(11):67-70
本文对学术界现行真理定义提出不同看法 ,认为 :应将真理界定为理性认识 ,因为感性认识无所谓正确错误之分 ;应将实践包括进真理定义 ,克服抽象化的真理观 ,并与旧唯物主义真理观划清界限。  相似文献   

6.
"客观真理”论片面地强调了真理的客观性,割了真理中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在理论上造成了诸多矛盾。真理的本质属性应该是主观与客观的相符性,这样理解才能在真理观上真正坚持和贯彻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列宁提出并论述的关于真理的两个问题是,“有没有客观真理”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相互关系”问题,而不曾提出也不曾回答“什么是真理”。哲学教科书中的真理定义是重复旧唯物主义的真理观,并且是对列宁的曲解。  相似文献   

8.
早期李大钊还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还没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来认识真理问题,但他作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能够结合历史和现状的实际运用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对人们的认识问题作了开拓性的研究和阐释,表现了他在其早期探索道路上所特有的智识和敏锐,使他能够与时俱进、日臻成熟,最后完成向马克思主义转变。本文试图就李大钊早期真理观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恩格斯和列宁都有关于真理问题的探讨,根据时代提出的问题,两人都在坚持真理上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方面维护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针对杜林的永恒真理强调真理的条件性,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针对俄国的马赫主义强调真理的客观性,列宁对恩格斯继承和发展的地方在于探讨了关于实践标准的辩证性问题。恩格斯和列宁的真理观自提出以来就受到了来自马克思主义内部和西方哲学界的质疑和挑战。关于真理问题的探讨是对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丰富和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以及对当前中国的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莱布尼茨是十七世纪欧洲历史上伟大的逻辑学家、哲学家,他对真理的研究有其独到的见解和看法,并形成了自己系统的理论,他也是第一个提出真理可以分为逻辑真理和事实真理的人。本文将对其真理观进行追本溯源,从影响产生真理观的天赋观念出发,阐释莱布尼茨的真理观的产生、内容以及本文对莱布尼茨的逻辑真理和事实真理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简称《唯批》)虽是列宁的一部论战性的著作,它在真理观上,全面地批判了马赫主义的真理论,捍卫、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真理的学说,为我们今天讨论真理问题提供了立场、观点和方法。列宁这本著作发表已有80周年了,随着时代和科学的发展,以及研究的深入,有必要作些补充以臻完善,特别要破除对这一著作真理论述中教条式的理解和附加到列宁真理观名义下的错误观点。  相似文献   

12.
对真理构成的新思考赵秉峰真理问题既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又是一个现实的问题。真理是在实践过程中,主体对客体的正确反映。真理构成是指真理由哪些要素构成的。对真理构成问题的探讨,研究的学者并不多。研究这一问题,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加深对真...  相似文献   

13.
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真理即工具”的真理观。认为真理是人们思想和行为的一种工具,真理的真在于其有效性和实用性。杜威的真理观与传统的真理观有所不同。传统的真理观强调的是静态的符合。而杜威的真理观强调的是动态的符合。  相似文献   

14.
对真理的追求与哲学的历史一样悠久.人们都追求真理,然而对何为真理却各执己见.2500年前由克塞诺芬尼最早提出的真理“符合论”,经过亚里士多德而成为哲学中最古老的真理论.直到今天,仍有许多人主张这种观点.如,“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是真理的‘符合论’或‘一致论’”.符合论真理观的广泛传播及其产生的深刻影响,表明符合论真理观有其合理之处:它指出了真理是关系范畴,不是从纯对象方面或纯知识方面界定真理;揭示了真理性认识是客观事实的陈述或反映这一认识的根本性质;在日常生活中,它最近常识.然而,符合论真理观也不是尽善尽美的,“符合说确有困难”.随着认识论研究的逐步深入和实践唯物主义观点的确立,分析探讨真理符合论这一曾被列宁称之为“陈旧”观点的理论困境,对于科学确立真理的定义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海德格尔的真理观是一种比传统的认识论真理观更本源的存在论真理观,这种真理观考虑到了人的理性能力的有限性,揭示了传统认识论真理观可能导致的科学主义以及技术理性的消极后果。他的真理观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主要体现在“此在”在真理展开中所居地位的变化上。  相似文献   

16.
“真理多元论”是近几年一些人宣扬的一种哲学主张。由于它以理论的形态向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提出了根本性的挑战,所以受到了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的热烈喝采,也使某些对理论问题不大熟悉的人感到迷惑。本文对这个问题作一些分析,以期有助于分清理论是非。哲学史上一直存在着客观真理一元论与主观真理多元论的斗争。这种对立和斗争本质上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在真理观上的具体表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从辩证唯物主  相似文献   

17.
实用主义是现代西方唯心主义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一种在当今世界有较大影响的哲学思潮。在实用主义哲学中,真理观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作为实用主义创始人之一的詹姆士,就认为可以把实用主义看成是一种真理观因,而他率先较为系统地讨论了真理问题,有代表性地提出了实用主义真理观的基本观点。詹姆士的真理观涉及到了真理的规定、证实、变化等问题,在外表上与马克思主义真理观表现出了某些相似之处,以致不仅一些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家有意无意地把二者混淆起来,而且在我国的一些青年中也形成了一些模糊的认  相似文献   

18.
戴维森的真理观是在塔尔斯基关于形式语言的语义学真定义思想的基础上构造起来的,但又与塔尔斯基的语义学真理理论有所不同。在戴维森的真理观中,真理是作为意义的一个初始概念,语句的意义是由语句的真值条件给出,并在其中增加了两个因素;一个是时间,另一个就是说话者,使得是真的语句与被认为是真的语句相互关联。通过对戴维森真理观的探究,他的真理理论并不是一个合理的、成功的真理理论,因为他总是不能摆脱意义与真的关系中来讨论的语句的真。  相似文献   

19.
在真理观问题上,亚里士多德的“符合论”真理观.即外延真理曾一度长期占据着统治地位。海德格尔真理观的出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也揭示出了亚里士多德真理观存在的缺陷。我们通过对中国哲学思想的考察,发现中国的内涵真理可以弥补其缺陷,而且二者的融合是当今世界的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20.
真理是黑格尔认识理论的核心问题。在《逻辑学》中,他从唯心主义的可知论出发,系统地阐述真理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研究和探索了达到真理的途径,详尽地发挥了他的真理学说,其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深入地钻研黑格尔的真理观,发掘它的合理内容,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学说,弄清它的思想渊源,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