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精髓告诉我们:“生活即教育。”它包含三方面的涵义:一是我们所过的生活及生活所必须的一切东西,便是我们的教育内容;二是生活与教育必须一致,否则就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三是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必须与生活相联系,甚至必须与生活打成一片。  相似文献   

2.
罗昭琼 《生活教育》2012,(23):61-63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命脉是"生活即教育"。所谓"生活即教育",其涵义有三:一是我们所过的生活及生活所必需的一切东西便是我们的教育内容。二是生活与教育必须一致,否则就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三是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必须与生活相联系,甚至必须与生活打成一片。虽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上个世纪创立的,但它对当前的高中语文仍有重大意义,本文就试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推进高中作文教育生活化做一个探讨。  相似文献   

3.
德育回归生活对环境教育实效性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惜华  吴晋 《文教资料》2007,(32):87-88
生活是进行道德教育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环境教育归根结底是关于人自身道德的教育。本文认为,借鉴德育回归生活的理论与实践,若要提高环境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从生活中挖掘出环境教育的因子来,就必须通过生活来进行环境教育,就必须使受教对象真正了解环境教育最终是为了生活本身这一目的。  相似文献   

4.
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自营的、生活所必须的教育。”他用形象朴素的语言,阐明了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真理: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教育来源于生活。  相似文献   

5.
<正>语言源于生活,学习语言必须走进生活,语言只有在生活中被运用起来,才算得上是真正有生命的语言。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即他认为:"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所以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尽量地创设生活化的语言环境,提供生活化的语言材料。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因此,语文教学应该让教学的内容向社会延伸,让社会生活进入语文教学的课堂,让语文教学散发生活的气息,贴近学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其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课堂创建必须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构建充满生活气息的课堂,必须引领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真正的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同一过程,以生活为前提,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只有融进生活,才能能更具有吸引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语文生活化教学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包含三个层面的内涵:生活及生活所必须的一切东西,就是教育的内容;生活与教育必须一致,否则就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必须与生活相联系。基于这一理念,我们着力推行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  相似文献   

10.
教育必须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是现代教育思想的要求。新课标下的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必须改变过去那种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德育灌输,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就是要让学生走进社会生活,体验社会生活,从而获取知识,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11.
曹雯 《新课程研究》2007,(12):19-20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强调教育以生活为中心。先生曾多次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自营的、生活所必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幼儿园教育的早期,陶行知先生就已倡导“生活教育思想”,曾经多次解释过生活教育。他说:“生活教育是生活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站在生活的角度看教育和站在教育的角度看生活,是两种不同的视界。其共同点是围绕教育与生活的关系,解决教育本身面临的问题。教育与生活相互关系、相互作用,教育必须把所握住教育与生活的互动关系,充分发挥教育与生活的互动意义,实现教育向生活的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14.
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为此,我努力把英语教学植根于儿童的生活中,让英语课堂充满生活的气息,让小朋友们感受到英语的生动活泼、魅力无穷。  相似文献   

15.
教育要注重质量,优质教育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诉求。教育追求优质必须关注学生生活质量,把它作为基本出发点。本文对学生生活质量和优质教育的内涵作了论述,并联系现实教育生活对生活质量的忽视,提出关注学生生活质量是教育的应然状态。  相似文献   

16.
责任教育是当前学校德育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责任教育实效性差也是长期困扰教育者的一个难题。生活是教育的源泉,责任教育本身就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应该走向生活、走进生活,教育者必须关注社会生活,关注学生生活。责任教育生活化将是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一个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当前语文教育尤其要关注学生生活,茸励学生走向生活,课程面向生活,将生活引入课堂,让语文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18.
金夏  方文 《云南教育》2008,(12):34-35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出: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针对班级外地生多,语文基础差,课外阅读量少,学生怕写作文等具体问题,我们以生活教育理论和课程改革理念为基础,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使语文教学与生活、社会广泛联系,  相似文献   

19.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也就是说,生活中含有教育的意义,实际生活才是教育的中心。生活决定教育,教育则需要通过生活来发挥其力量。  相似文献   

20.
刘宝红 《考试周刊》2014,(30):180-180
<正>1.努力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精髓"教育即生活"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内涵为:"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陶行知认为,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他主张把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