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主学习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教育文明的标志。如何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一、改变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二、创建教学环境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首要条件。三、协作学习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导"有目标,"导"有层次,"导"有方法。  相似文献   

2.
黄和芝 《云南教育》2003,(17):41-41
自学能力是学生通过自己独立学习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能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努力获取新知识和增强能力的一种行为变化过程。如何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指导学生去“学”。教师要在“导”上下功夫。物理教学中的“导”在课堂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有助于我们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在教与学这个双边活动中,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授之以渔",将学生培养成为知识的"开拓者",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地遨游。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教学中存在着教师忙于讲、学生忙于听的被动现象。这与素质教育严重脱勾,改革教法理所当然,热在必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就要求教师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出发,改变原来的教法,变讲为“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如何“导”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落实素质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5.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阅读部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怎样"导"才能与上述要求相适应呢?我认为教师的"导",应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法指导、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是自始至终贯穿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学生应在教师的循循诱导下,亲自感知教材,联系旧知识,初步获得新知识,去解决新问题。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自学成功的关键。以下是笔者自己的几点体会及做法。  相似文献   

6.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师教任何课,"讲"都是为了不用"讲";"教",都是为了不用"教".这句话强调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学生终身学习、不断接受新知识的基础."会学"远远比"学会"重要,所以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非常重要.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彭兴扬 《考试周刊》2010,(21):66-66
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习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是学好语文这门学科最关键的因素,语文教师应该从小就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行培养,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听说读写的实践,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为了开发学生的智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教师必须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从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总结了以下几点方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长期教学实践证明: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方式才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最好方式。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前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课标要求结合学生实际认知水平编制适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程序是实现课堂高效学习的关键。2011年我县省级课题研究《学导为主、讲练结合》课堂教学改革正式启动,这一课堂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发挥学生课堂主体作用,通过三年教学实践研究,我结合"学导式"课堂教学基本理念,总结出三种  相似文献   

9.
"学案导学",即一种以学案为载体,导学为方法,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教师指导为主导,师生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模式。在其实施过程中,学案的内容既不是纯粹由学生完成,又不能纯粹让教师利用,而是结合学生的"学"和教师的"导",以前者为主,后者为辅,使其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用。此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且更侧重在学习方法上予以指导,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值得深究推广。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由于教师忽视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学生学习能力差、课堂效率低。学生有了自学能力,才能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与学习水平,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本文先分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作用,然后探讨如何培养高中生的语文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化教学已转为以掌握学习与运用知识的能力为主要目的.从师范特点出发,形成教育能力是重要的任务之一.能力包括的内容很多,最核心最关键的是自学能力.而培养中师生的"自学能力",其关键又在改"教"为."导",即"导读"、"导解"、"导用"."教师在授业之际,务使学生悟施教之方."这样,日之既久,就会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要达此目的,我们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做到以下两点:第一、要揭示知识的规律性.智慧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得很好的  相似文献   

12.
导学、导疑、导讲、导练的"四导"教学策略是适应物理教学改革转变的有效方式,是一种真正让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在实施过程中,老师在"诱"、"导"上下功夫,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以学为主,教会学生学习,精心设计,抓住重点、难点,增强训练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四环一导"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教学的实践,要求学生在学习中结合课本知识的内容,自己筛选、判断、分析有效信息材料,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发现。这要求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为目的,面向所有的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阔学生的思维,通过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  相似文献   

14.
"双自主"课堂教学五个环节就是要通过激活学生学习动机;鼓励学生探索,尝试自学;组织师生讨论,相互协作学习;教师提炼归纳,促使学生融会贯通;通过综合练习,提高学生能力等形式。发挥教科书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看书自学、分组讨论是学生主要的活动形式,变过去的教师讲、学生听为学生学、教师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为主体服务,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和自学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在新教改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也成为教育界的焦点,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巧妙地结合学科特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发展等,使其得到更多。因此,初中教师在生物教学中,也应对此引起关注,力求将教育价值全方位地展现出来。基于此,本文将以此为话题,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对策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展开发挥出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刘云 《教育教学论坛》2011,(30):219-220
小学生的自学能力随新课程的实施正日益凸显出其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而如何改变传统教学中对自学能力培养的忽视的现状是当前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笔者从自身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条循着"领—促—助—导"的方向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方法,即兴趣、学习氛围、导学相辅与及时评价四方面。  相似文献   

17.
<正>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几点浅见。一、发挥教师的示范性作用小学生由于在知识、能力等方面处于相对不成熟期,教师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往往是高大的。在有意无意中,教师的言行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这一点有利于学法指导的实施。  相似文献   

18.
把"导学案"教学引入物理课堂,可以有效的解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一问题.对于导学案,有些教师对其有错误的认识,据了解大部分教师没有用过,相当一部分老师认为导学案就是教案,用导学案只能加大教师的负担,不愿意使用导学案.其实利用导学案可以将教师从繁琐教学的劳苦中解放出来,通过导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改变课堂教与学现状,提高课堂效率,克服新教材给师生造成的不适.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体会探究知识的乐趣,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当前教学实践中注重教师的指导作用,但是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展开学习和探究,学生又如何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学习和自主探究呢?将“四导”教学模式引入课堂,在导入、导学、导探和导析的过程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以此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一、“四导”教学模式概述以培养化学核心素养为目标,突出教师在其中的指导作用,提出导入、导学、导探和导析的四导教学模式,导入是教师将社会生活生产情境作为导入素材,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素养。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5,(A5):116-117
思维导图教学是"可视化"教学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利用图像化的手段把单一冗繁的文字描述或将复杂抽象的概念用直观化的方式展现,有利于学习主体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思维习惯重新构建和创新构建知识及思维的结构,从而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知识体系。本文立足于近年来正在进行的以"导学研讨,互动探究"为主要形式的"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尝试探究如何将可视化教学中的知识导图教学与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相结合,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前自学能力,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的合作探究效果,培养学生将高中历史知识系统内化的学科能力和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