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的心理回归,是数学教学的学术回归.判断一个数学问题是否具有探究价值,应从下列角度去考虑:(1)是否能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数学思考;(2)是否有利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挖掘与提升;(3)是否有足够的开放性以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4)难易程度是否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5)是否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鼓励学生参与到探究过程中来;(6)是否能够将新旧知识、过程与方法统一起来.在数学教学中,探究只是手段,数学思想才是灵魂.  相似文献   

2.
课程教学有效性的体现,除了课程教学步骤流畅,知识点讲解清晰、明了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判定标准,即学生主体地位是否得以体现。在数学教学中,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是数学课程改革及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保证数学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措施。下面,笔者就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一、明确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首先应在教学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教学改革步伐的深入,大家对课堂的关注不再只集中注意于教师是否认真教学,学生实际有无学到知识,是否掌握技能,能否"学有所得",能否"学以致用"也成了课堂教学关注的焦点.针对初中数学课堂数学教学效率问题,本文从课堂基础落实,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多给学生正面鼓励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这几个方面对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中职数学教学一直是一块"心病",因为中职专业大部分都是比较实际的专业,很少有理论研究型的,虽然数学是许多专业的基础,但是不常使用的学生对它的学习态度是"消极"的,特别是数学学习难度较大,更是不容易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中职数学教学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对学生产生了正确的影响,是否有助于学生养成好的习惯等。本文笔者通过对自己教学经验的总结,提出了几点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办法,也进一步优化中职课堂。  相似文献   

5.
教学设计是否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数学的自然发展体系,是检验其有效性的重要标准.本文结合数学教学案例,从理解学生和理解数学两个角度探讨如何优化教学设计,从而构建"自然"课堂.  相似文献   

6.
戴建锋 《江苏教育》2012,(31):55-57
教师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支撑自己的数学教学,学生是否也可以建立起相应的"学习理念"来支撑自己的数学学习呢?所谓"自觉理念",是指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自我觉醒,引领学生更自信、更积极、更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的思想与观念。学生"自觉理念"的形成需要教师的巧妙安排和精当指导,更需要学生的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调控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渠道,因此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实际价值.衡量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是否有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审视:有效的数学教学是关注"全人"发展的教学;有效的数学教学是促进数学学习的教学;有效的数学教学是呼唤效益意识的教学.归根结底,学生数学能力、数学素养的发展是衡量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标准.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随着义务教育阶段初中教学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推进,国家教育部门越来越高度重视初中教师的授课理念是否先进、授课模式是否灵活、授课手段是否合理。就初中数学学科的教学而言,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呈现出"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讲授式教学特点。这种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整个课堂节奏的推进完全由教师一人把控,没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而无法有效地适应新教改提出的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这一基本教学要求。鉴于此,笔者提出了"导学互动"这一新型教学模式,旨在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把数学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本文将就"导学互动"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策略作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9.
通过"利用三角板拼角""游戏是否公平""探究菱形的性质""测量旗杆的高度"等教学片段,阐述数学实验的作用:引导学生发现数学规律,帮助学生突破数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10.
前苏联心理学家奥加涅相说:"数学教学上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是否保持和发展。"所以,一个数学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方法激发、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一、利用数学学科本身的特征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1.数学的实用性。数学知识的应用是  相似文献   

11.
<正>"价值"这一词语的引申含义是"具有积极的影响",而数学教学的价值,实际上就是指数学通过教学对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否受益于生活,有无因其而产生的应用价值?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否受益于思维,有无因其产生的智能价值?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否受益于情知,有无因其产生的文化价值?在新课程理念引导下,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努力构建多元的空间,提升教学所产生的价值,尽可能地  相似文献   

12.
  J龙 《考试周刊》2013,(95):50-50
<正>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任何一节好的数学课都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每一个教学活动的设置都应围绕教学目标逐步展开。通过学生的思考、讨论,然后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立即就能判断学生是否了解或理解某个知识点,是否掌握某种数学方法,是否  相似文献   

13.
正"数学教学上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是否保持和发展。"所以,数学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学生是在数学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数学教师就应该从数学学科本身的特征、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教学方法三方面着手,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认识百分数》。教学思考:"认识百分数"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数学概念教学到底是教"形式化的定义"还是追求学生思维上的"真理解"呢?显然,概念教学追求的是后者,教学应该由"传授知识"向"发展思维"转变。学生是否理解一个概念不在于能  相似文献   

15.
<正>特级教师殷伟康在《构建数学文化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一文中指出,构建数学文化的课堂教学目标是:学生是否受到数学文化的启迪与熏陶?理性思维是否得到持续的发展?是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和用数学的方式思考问题?王尚志教授在"关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的专题报告中提出:中国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应培养好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六大核心素养.高中学生,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16.
熊珍维 《考试周刊》2013,(94):71-71
<正>"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成为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的问题。在教学中怎样贴近生活实践进行教学呢?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行,要求我们教师必须逐渐改变传统教学上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强调:"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应该只注重实践,而淡化概念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概念教学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核心,是初中数学中一  相似文献   

18.
魏小弟 《甘肃教育》2014,(23):109-109
正数的概念是学生认识和理解数学的开始,理解数的意义伴随着学生学习数学的整个过程,从自然数逐步扩展到有理数、实数,学生将不断增加对数的认识。小学一年级"数的认识"教学内容为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起点和基础,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是否有效,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教学"数的认识"。激发兴趣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小学,大部分学生经过  相似文献   

19.
数学概念是提高学生的数感,培养其几何直观,推动思维能力快速发展的基础与保障;对数学概念的了解和熟悉度,决定着学生是否能创建良好的数学思维。但是,小学的数学概念教学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比如缺乏感知过程、语言概括、外延拓展等。上述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概念教学。站在"学"的角度处理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进行反省,指导学生利用逻辑顺应和同化数学概念。  相似文献   

20.
周洪琪 《考试周刊》2014,(61):73-73
日常数学教学中,能否引导学生尽快进入"状态",投入学习是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文章以"平均数"教学为案例,展示和阐述了"真情境"的应用和实效;能否维持学生探究和学习的兴趣,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基础,案例围绕"真"字选择素材和情境,通过学生自觉思考、自觉体悟、变式引领和平等对话等方法,努力促成"真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