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主要是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内容,其中学生的科学思维与科学综合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因此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进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做好每一个科学实验,从而全面地提升学生的科学实验研究能力,为学生科学实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在实际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针对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以及思考进行有效探究。  相似文献   

2.
为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学习兴趣,小学科学教材中安排有大量的科学探究性实验.但由于受实验器材的限制,教师往往会面临器材难准备的现状.将翻转课堂应用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可解决部分课型中实验器材准备难,学生探究能力得不到提升的现状.文中以小学科学"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为例,基于翻转课堂教学形式,设计前置性学习任务单用于学生课前的自主探究,注重对探究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6,(72):177-178
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我们除了在课堂之外多了一些时髦的词汇"自主、合作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自主探究"等以外,在课堂上少有作为,仍然沿用着老方法"满堂灌"。这种低效的课堂也许有学生的责任,但老师的责任更大一些。消除传统教学只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的弊端,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将教学目标的要求转化为学生内在的需要,使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更好地生活,从而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探究活动经验。为此,要改革"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实践为基础、以探究思维为主线"的教学方式,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4.
小学科学课程本身就对学生思维潜能挖掘有重要作用,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关键课程。而探究能力又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基础能力,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将有利于提升学生自主思考思维、合作探究思维和想象创新思维等能力,并最终促进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鉴于此,针对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以期为学生构建更加高效的课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刘阳 《小学生》2023,(10):46-48
本文就小学科学自主探究校本课程的实践策略进行了探究,提出了完善课程体系、综合性知识结构、内容贴近实际、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注重探究兴趣和能力提升的设计思路和构建全面的评价体系等策略。探究结果表明,校本课程能够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推动科学课程改革和创新。因此,建议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培养其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学习目标,又是科学学习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因此,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详细论述了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教学的方法,以便让学生积极主动、秩序井然、自主、合作地进行科学实验探究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突出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让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活动,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科学态度,领悟科学本质等。因此,进行小学科学探究学习研究是实施新课程的要求,特别是小学科学教学的迫切需要。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在小学科学课堂中自主探究学习的基本程序及其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探索方面,我们取得了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8.
刘三红 《学周刊C版》2019,(20):114-114
随着新一轮小学科学教学改革标准的推进,如何基于小学科学的教学特点,结合当前学生对小学科学知识的认知结构,促进小学生实现自主科学知识的探究,构建高效小学科学课堂,成为一线小学科学教师思考的关键性问题。基于此,教师从自身小学科学的实践教学经验出发,提出“创建合作活动,促进自主探究”“利用问题引导,实现自主探究”“应用微课教学,构建自主探究”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实现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构建的策略,希望能够为其他小学科学教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5,(55):188-189
《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途径,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的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途径。"本文从变预设的课堂教学为动态生成性的课堂教学,开放科学探究时空;鼓励自主探究,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驾驭者;让课堂教学评价成为动态生成探究式教学的"催化剂"等方面论述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课堂探究性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0.
传统小学数学课堂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忽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而自主探究学习模式则是对传统小学数学被动教学的颠覆,同时是新课程改革提倡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实践中极大地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然而,自主探究学习模式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实践误区,制约并影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效果。为此,文章对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学习模式进行了详细阐述,深入探究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策略,旨在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并参与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1.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基本课程理念。探究既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也是科学学习的目标。"以探究为核心"的小学科学课堂,提倡把握课堂的细节,是提升科学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障。因为要赛课,自然一次次地试教,一次次地评析,一次次地反思,让我一次次地剖析自己,也让我清晰地认识了自己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2.
张超怀 《教师》2020,(9):119-120
探究学习是科学课堂学习的主要方式,然而当下课堂,时常看到学生"走过场"式的探究场景,这样的课堂样态导致科学课程基本理念无法真正落地,学生研究科学的兴趣备受打击,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科学素养培养也就成为空谈。经过实践研究,要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在课堂上可以为学生搭建"对话"平台:①让学生与问题"对话", ②让学生与活动"对话", ③让学生与伙伴"对话", ④让学生与自己"对话"。让学生在"对话"中思考,在"对话"中提升,帮助学生叩开探究之门,走进科学"真"探究,为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奠基。  相似文献   

13.
<正>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课堂教学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通过科学合理地教学环节设计,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积极性,产生科学探究的热情。基于这种理念,我们确定重点研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运用"探究"式教学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并积极探索适合全体学生发展的课堂模式,努力完善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初步构建起基本的教学流程:"提出问题——设法解决——得出结论"。下面以"声音的产生"为例,谈一谈科学课堂教学如何体现"探究"这一核  相似文献   

14.
徐阳 《江西教育》2023,(11):84-85
小学科学课堂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引领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观察身边事物,并通过实验验证科学问题,从而获得科学知识。对此,教师要提升科学活动与科学实验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比重,强化以科学探究活动为主的小学科学教学。  相似文献   

15.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构建"难忘课堂"能够更好地适应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难忘课堂"的教学模式以"问题引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总结提升"为主要线索。  相似文献   

16.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那么。究竟怎样构建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课堂呢?  相似文献   

17.
正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也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亲自实践,亲身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帮助学生形成一种积极式、生动式、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让课堂活起来,以提高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在科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探究,使学生的学习天性得以自由释放,进入一种"乐知"、"好知"的学习生态。  相似文献   

18.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的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不仅能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课堂学习,而且能通过自主探究获得真切体验,有利于学生准确把握数学概念,掌握数学基本方法,提升数学学习能力.本文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为例,具体阐述初中数学"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和操作策略.  相似文献   

19.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探究"这一小学科学课堂的重要核心理念要有力地融入科学教师的思与行中,使科学课堂真正落实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既学会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与技  相似文献   

20.
小学科学"现象教学"基于教材和校情,模糊和柔化时间、空间、学科三大壁垒的边界,提升探究高度、拓宽探究广度、挖掘思维深度,为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究提供更为开阔的无边界课堂。这有利于建立科学学科与生活及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