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北省乡村旅游肩负"旅游产业扶贫"重任,又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推动力量,为促进河北省乡村旅游向休闲化、特色化、品牌化方向转型升级,分析了河北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主要有乡村旅游产品由过去单一的食宿接待模式向田园综合体、旅游小镇、休闲农业、精品民宿等多业态转变,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乡村旅游开发主体多元化等;剖析了河北省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包括文化挖掘少、开发雷同、人才不足、宣传力度不够等;从文化升级、产品升级、制度转型3个方面提出了河北省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民族旅游是以民族文化为载体所开展的一系列旅游活动。在休闲旅游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民族旅游目的地应该创新发展思路,着力挖掘自身民族休闲文化的潜力,实现目的地开发的转型升级。基于此,文章以新平县戛洒镇大槟榔园花腰傣民族文化旅游区为例,提出将休闲旅游与民族文化旅游进行整合,以期给民族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唐勇 《职教论坛》2012,(26):77-79
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对休闲旅游服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解决旅游教育滞后于产业发展的问题,满足市场对休闲旅游服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旅游职业教育应更加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加强专业建设、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密切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随着传统旅游产品的调整与升级,体育旅游和休闲体育逐渐成为现代旅游市场的重要形式。旅游开发必须紧跟产业格局变化,从创新角度出发开拓符合地域特色、符合游客预期、符合市场发展方向的新型旅游产品。休闲体育旅游产业带的构建战略是为贵州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开辟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5.
速度膜拜塑造着现代社会的时间观和效率观,催生了走马观花式的大众观光旅游。随着人们对加速现象和大众旅游的反思,慢旅游的理念日益受到重视。在慢旅游过程中,旅游者通过对时间和速度的自主控制,可以实现在异地异态生活的深度体验并充分获得自由、创造和发展。作为替代性旅游的一种方式,慢旅游将成为现代旅游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对推进旅游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应借鉴慢城的经验,创新发展理念,倡导"慢规划",整合社会资源,培育休闲氛围,完善公共服务,升级旅游产品,塑造慢游形象,建设休闲型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6.
旅游深度开发及转型升级,关键是旅游产品的转型升级,注重特色化,提升吸引力,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和形式。“慢旅游”迎合了新形势下旅游市场的需求,它的发展既有利于鲜明区域形象和打造独特品牌,也有利于乡村振兴,更有利于促进旅游产业的繁荣。近年来,新乡市旅游业发展缓慢,旅游产业活力不足,亟待进行旅游业深度开发及转型升级。新乡市应跟进“慢旅游”休闲消费热点并进行旅游产品的全面升级,在南太行山水和牧野文化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加快开发慢旅游产品与项目,同时在慢旅游发展中加强与乡村旅游、夜旅游、主题公园等业态相结合,以实现旅游产业时空的融合及拓展。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使河北形成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集群,是河北省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它的建设将有效促进旅游资源优化配置、旅游产品结构调整和新的休闲旅游产品的开发,并快速提升河北旅游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嵌入式可以作为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集群培育的主要驱动力模式,以点线面结合的产业链.构建三维立体的产业集群空间布局,优先采取外力推动型的产业集群培育路径,实现河北休闲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并最终实现"京津冀"大旅游圈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智慧旅游是旅游业和信息业融合的产物,它的"整合技术"是深化区域旅游合作的重要手段。智慧旅游为区域旅游合作发展规划提供新理念,为区域旅游信息整合提供新路径,促进区域旅游业转型升级。厦漳泉三市应充分发挥智慧旅游的积极作用,在区域内旅游管理、旅游交通、旅游营销、旅游信息方面深化区域旅游合作。  相似文献   

9.
为了顺应智慧旅游的发展形势和"互联网+旅游"的要求,泰安市积极开展了智慧旅游建设,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但泰安市智慧旅游人才培养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智慧旅游的发展。本文在阐述智慧旅游概念及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泰安市智慧旅游发展的现状,并提出了智慧旅游人才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0.
休闲与旅游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休闲丰富了旅游的内容并拓展了旅游的外延,休闲业能够大大地缓解旅游业的压力,并能实现旅游业的升级转型。然而,休闲立足于旅游要素基础之上,淡化对旅游资源的依托,转而强化对环境的依赖,休闲产品的丰富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多元化消费需求,并随着休闲生活的大众化,其能级呈现多层次性。在广西梧州发展休闲产业,能有效规避其旅游资源少而分散的局限,充分发挥其自然环境优越、人文底蕴深厚等产业比较优势,为梧州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寻找到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1.
经济的发展和消费结构的升级,旅游转型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也为区域旅游发展提供了机遇。文章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合肥旅游转型的初始条件,探讨了旅游资源、市场状况、旅游产业以及制度因素对合肥旅游转型路径选择的影响,进而提出合肥休闲度假旅游地发展的路径,为合肥休闲度假旅游地以及相关的旅游地转型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对区域旅游转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重庆市的"五大功能区"划分中,渝东南被定位为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带,而培养能够满足渝东南旅游行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与技能型人才,则成为渝东南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产教结合视阈下,通过构建"政府旅游部门、旅游行业协会、旅游相关企业、旅游职业院校"为参与主体,"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主体"为运行机制,"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师资培养、实训基地建设"为构成要素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而创新渝东南旅游人才培养,并为旅游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相似文献   

13.
全球"低碳经济"背景下,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问题.依托延平区的资源和生态优势,坚持低碳旅游理念,从低碳乡村旅游吸引物、低碳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低碳乡村旅游消费方式、低碳乡村旅游教育示范四个方面构建延平区低碳乡村旅游模式,为延平区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途径和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14.
一个成功的旅游综合体对于提升城市品牌形象,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有巨大的作用,研究认为:济南可规划布局四大综合体:泉水主题休闲观光综合体、奥体板块体育休闲综合体、南部山区生态度假综合体、西客站板块文化创意综合体。济南市可以通过规划建设旅游综合体推动旅游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15年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指出,我国正在迎来一个"旅游+"新时代。"旅游+"是指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拉动力、融合能力,及催化、集成作用,为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提供旅游平台,形成新业态,拓展旅游自身发展空间,推进旅游转型升级,提升旅游发展水平和综合价值的产业融合的平台。因此,这为广州生活性服务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提供了契机。本文以"旅游+"时代为背景,构造广州生活性服务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路径模型,并指出两业融合的战略路径、机制路径与管理路径。  相似文献   

16.
旅游是当前国民休闲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休闲产业的重要支柱之一。我国旅游业目前正处于由观光旅游到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的转型升级阶段。换句话说,我国的国内旅游正从过去的走马观花提升为深度体验旅游,带有鲜明的文化体验特点。故而,当前学术界休闲旅游方面研究的新兴热点之一就是"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研究"。值得注意的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5年度课题指南》也将"文化演出与旅游产业融合战略研究"列入其中,更  相似文献   

17.
城郊型宗教名山的旅游转型——以木兰山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旅游需求不断变化,单一的旅游功能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旅游目的地的转型升级已成为旅游业关注的焦点问题.通过分析国内城郊型宗教名山存在的旅游问题,探寻此类旅游目的地的升级转型模式,提出了城郊型宗教观光旅游目的地向综合性旅游目的地转型的方向和具体途径.在此基础上,以木兰山为具体案例,给出木兰山旅游的转型方向、模式、方法,期望为城郊型宗教名山的旅游转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受"大旅游"战略影响,贵州省在交通条件、经济实力、旅游服务质量及旅游形象方面均有较大改善,已初步形成全省发展旅游的宏大格局。以"大旅游"战略为切入点,立足贵州省乡村居民休闲现状,在此基础上探究贵州省乡村居民休闲的旅游促进效应,并提出针对性建议,进而为贵州省乡村居民休闲业态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创意旅游作为创意产业和文化旅游结合的新兴产物,引领了旅游的消费升级,为旅游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借鉴国内其他香草类景区经验的基础上,采用文献分析和田野调查法,对泉州南安香草世界度假村的旅游发展进行实例剖析,分析其发展创意旅游的优势、机遇以及不足,从创意旅游视角,从产业链的延伸、文化主题的突出以及创意空间的塑造等方面对其发展做出建议,以期对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中国乡村旅游开发呈现出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地区发展不均衡的状况,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通过阐述广西"美丽南方"乡村旅游的现状,分析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在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相互渗透、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乡村旅游如何进行转型与升级,不断创造开发出新的旅游产品,提升乡村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