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霍布恩是英国著名汉学家、翻译家,《水浒传》的苏格兰盖尔语译本译者,其在中国诗歌英译领域译作颇丰、成就斐然。霍布恩对中国诗歌的译介起始于古诗文,后以中国现当代的朦胧诗为主;他译介的古诗词大量被收录进牛津翻译家词典,他英译杨炼的诗歌也为杨炼名扬英语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此外,他的译介理念不仅引起了国内译界的深思,也对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文学"走出去"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大连大学学报》2016,(4):75-78
本文从理论创新、模式运行、研究方法和指导意义等四个方面对《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研究》一书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充分肯定了作者引入传播学理论对译介模式进行整合的全新探索,并结合莫言作品英译的个案对"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介途径"、"译介受众"和"译介效果"等五个方面逐一进行了解读与分析,力求证明中国文学对外译介"莫言模式"的可行性,从而使该书成为中国文学"走出去"的重要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英诗汉译始于晚清,第一首翻译成中文的英诗是约翰.弥尔顿的商籁体诗《失明,》1854年发表在香港的中文期刊《遐迩贯珍》上。英国传教士开了英诗汉译的先河,后来才有中国人翻译的英文诗歌。晚清用来翻译英文诗歌的语言是文言,诗歌的体裁为中国古典诗歌,晚清的诗歌翻译采用高度归化的策略,读起来犹如用中文创作的诗歌,几乎看不出经过翻译的痕迹,使得英文诗歌的他异性在翻译的过程中消失殆尽。  相似文献   

4.
《中国丛报》(1832—1851)是在华传教士在广州创办的一份英文月刊,它是早期传播中国经典及西方了解中国的重要媒介。通过对《中国丛报》"经史子集"的译介动机、译介内容以及所存在问题的描述与探讨,可以为把握早期中国经典外译的特征提供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传统研究把许渊冲先生提出的意美、音美、形美“三美”理论作为汉诗英译的标准,本研究以“三美”论为基础,选用彭斯经典的爱情诗《我的爱像朵红红的玫瑰》的王佐良译文为例,从英诗汉译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对比分析,证明许渊冲先生的“三美”论同样可以作为英诗汉译的标准,旨在为中国诗歌翻译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以期达到诗歌翻译的最高境界,促进中外文化更好的融合和传播.  相似文献   

6.
清末“拜伦热”主要受到政治功利性意图影响,这一意图较多地掩盖了拜伦诗歌译介中的文学想象。在其译介中,梁启超注意了诗歌感染力、语言译换、精神传达等;马君武注重了诗歌形式、节奏和自我情感映射等;苏曼殊突出了个性抒写、诗歌韵律、意象、审美等本体性的文学特质。这些译介中的文学性想象与多种因素关联,在新文学发展脉络中有着隐含性的前奏意义。相对于“五四”时期的文学观念,这里的文学性想象还不够丰富,但已包含着对文学本体性和自主性的诉求等新质。  相似文献   

7.
"知人论世"是中国文学的一种传统批评方法,它作为评论文学作品的一种原则不断流传和发展,在中国古代许多文论作品中都可以看到这种批评方法的运用,钟嵘《诗品》也不例外。本文结合"知人论世"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发展状况,从诗歌发生、诗歌本质、诗歌风格三个方面深入探讨钟嵘对这一批评方法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理雅各《中国经典》英译系列不断再版,原版译介副文本组成有所调变。1960港大版与2011华师大版中出现了"他序",体现的是译介领域专业读者的接受实况,新增译介副文本与原版译者"自序"形成主客观连续统一体关系,彰显并推动着理雅各中国典籍英译系列经典的跨时空接受与传播。  相似文献   

9.
著名作家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四个英译本的出版时间跨越了73年,它们见证了中国近现代文学英译的历史。借鉴拉斯维尔的传播学模式,从"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介途径"、"译介受众"、"译介效果"五个维度分析了《边城》英译本的得失,为中国文学的对外译介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第一代白话诗人刘延陵曾译介大量西方诗歌,尤其关注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英国、美国、比利时、法国的爱情诗。其诗歌创作深受西方诗歌的影响,其脍炙人口的《水手》和《海客底故事》两首诗,不仅在诗歌风格、题材上,而且在体裁上都竭力模仿和借鉴西方现代恋歌,这可以为研究安徽籍诗人刘延陵及其作品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以同人诗歌杂志《铜锣》为媒介,中国诗人黄瀛与日本诗人宫泽贤治曾有过文学上的交往,并在1929年6月前往花卷探访了卧病在床的宫泽贤治。通览黄瀛的诗歌会发现,其中充满了与宫泽贤治之间以"心象素描"为介质的回声,印证了其对"心象素描"这一宫泽贤治特有的诗歌手法的共鸣与仿效。不仅如此,黄瀛也成了宫泽贤治作品在中国被广泛阅读和译介的重要推手。  相似文献   

12.
《译文》(1959年之后更名为《世界文学》)是建国初期17年间唯一从事文学翻译活动的期刊。对该刊物的统计表明:苏俄文学的译介数量最多,其次是西方国家的进步文学,再次是亚非拉文学。该刊物一直将构建"世界文学"图景作为刊物的主要目标。建国初期的17年间,文学和政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译文》(《世界文学》)也受到了政治意识形态的操控,政治正确成为了期刊文学译介的主要标尺。"政治正确"在该时期有如下三个方面的体现:"现实性"和"战斗性"并重;文学形象的选择性呈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品的兴盛。  相似文献   

13.
《老子》作为中国文学的经典文本,其文学史意义为许多文学史著作所“遮蔽”.《老子》“翻案”法具有创作论和文学史的双重意义。与此同时,《老子》“翻案”法开创了一个被后世创作主体广泛接受的,在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等各类文体中普遍运用的文学传统。  相似文献   

14.
李白是中国盛唐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李白诗歌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与传播是中国古典文化西传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十八世纪至今,李白诗歌在英国的翻译传播史已逾百年,对英国诗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从18世纪的"小荷才露尖尖角"到19世纪的预热升温再到20世纪至今的如火如荼,李白诗歌在英国的英译作品的数量、质量都显著提高;译者们的研究范围也从单纯的诗作翻译扩展到对李白生平、时代和社会背景的分析研究;他们的翻译原则也由直译为主、间接翻译为辅过渡到律诗和散文诗翻译并存。本文以李白诗作在英国的译介及特点为研究对象,全面系统地梳理李白诗歌在英国的翻译及传播历史,有助于全面客观地了解李白文学和中国古典文化西传的途径、特点与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文学典籍的译介是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和国际话语影响力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对《儒林外史》杨宪益、戴乃迭译本和王际真译本译介过程中的“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介途径”“译介受众”“译介效果”进行分析,总结两译本的成功译介经验,进而探究其对中国文学典籍“走出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阿瑟·韦利是英国比较有名的汉学家,以《中国诗歌170首》为代表作,其中具有鲜明的美学特征和较高的文学欣赏价值,这一作品的出现,让诗歌走入西方社会群体的视野,促进了中国文学元素的延伸,在英语文学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以阿瑟·韦利所著《中国诗歌170首》韦利,探讨韦利创意英译如何进入英语文学。  相似文献   

17.
徐志摩作为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其诗歌作品自创作发表之初便因风格独特而广受读者欢迎。新诗发展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徐志摩的诗歌历经了不同时代的褒贬而流传至今,《再别康桥》作为新诗的"经典"作品受到一代又一代读者青睐。本文将回顾徐志摩诗歌在不同时代中教科书的选编情况,阐释其诗歌的"经典化"历程。  相似文献   

18.
狂歌一曲颂西风─-从《西风颂》第2节的解读到英诗汉译方杰英国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是举世公认的抒情诗佳作,也是较早被译介给我国读者的英诗之一。对于这样一首深受人们喜爱的诗篇的第2节,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中外学人曾展开了一场持久的争论,而...  相似文献   

19.
明清时期文人戏曲家的文学基础常常是建立在诗歌、古文以及八股文之上的,他们从小接受的文化教育和熏陶成为了文学戏曲作品生成的主要文化来源。明清时期,人们接受文化教育所读的书主要是宋元时期流行的教材,例如《三字经》《千字文》;帮助科举考试的"四书""五经";经典的历史书籍《史记》《汉书》;通俗性的文学作品等。文学作品自身要具有一定的修辞来保持艺术的状态,也就是说在文人的观念中还是要保持一定的"风情"的。  相似文献   

20.
17世纪英国诗歌在意象、比喻方式、句型结构等文体方面显示出了与16世纪英诗的显著差异,形成这种文体的文化根源则是16世纪末至17世纪席卷欧洲的巴罗克文化。巴罗克文化促使英国诗歌从客观摹仿向主观表述内视化转向,巴罗克文化表现出来的内心焦虑感和视觉呈现的恢宏性也规定了17世纪英国诗歌文体的张力性和夸饰性。这说明诗歌文体的生成不是孤立的文学内部发生学现象,而是特定时期多种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