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嵇玉香 《教书育人》2011,(35):63-64
课堂教学中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不能只用"会了""懂了"这些词眼来概括,其实在"会了""懂了"的背后还隐藏着许多疑问,只是有的学生有疑不敢问,有的学生根本就不会质疑,或即使有了质疑只是提出一些简浅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懂而不会"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其原因就在于程序性知识学习中"听懂"境界与"会做"境界的不同。为了实现从"听懂"(意义建构)境界到"会做"(能力生成)境界的跨越,学生一般需要经过"初级和高级获得、熟练、保持、迁移和调整"等五个具体阶段(或五种学习境界)。明确这一点,有助于我们理解学生学习中"懂而不会"现象的内在原因,并在实践中寻求消除"懂而不会"现象的具体方略。  相似文献   

3.
多年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我发现有不少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总是处于"学而不懂"、"懂而不会"、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状态,总陷入"雾里看花"、"模棱两可"的境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把他们从学习的困境中解救出来。笔者大胆进行物理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一系列教学的探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4.
<正>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常会遇到这种现象:上课时学生反应良好,师生互动也很活跃,但在作业或检测时,却发现很多学生无法很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听懂了的知识为什么不会用呢?本文结合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中"对数运算性质"的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具体分析问题的成因,并对"什么才是真懂"和"如何使学生真懂"进行探究,与同行交流.一、"用好教材"——理性看待教材使用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5.
"懂而不会"的现象在数学学习中并不少见。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师的问题,也有学生的问题,但根本原因还是我们的教学出现了问题。仔细分析成因、探讨特征,从而以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如关注初、高中教材内容的衔接,引导学生真正认识数学问题的本质,通过及时的追问加深学生的思考等,努力消减"懂而不会"的现象,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懂而且会"。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一个常见例题展开,探索分析学生"懂而不会"现象背后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7.
真的懂了吗?     
成人学生一般都比较持重审慎又自尊,这就会使他们在课堂上即使不懂也不会轻易提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习惯插入这样的问话:怎么样?懂了吗?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不懂的学生一般是不会做声的。教师千万不要听  相似文献   

8.
吴小婷 《中小学电教》2008,(12):110-110
<正>"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专业角度说,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其核心特征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那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从何处下手呢?我以《三个儿子》为例,浅谈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那么就历史课堂教学言,是通过历史知识中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科学理性来养成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协调发展,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未来生活做准备。  相似文献   

10.
<正>"懂而不会,一错再错"是数学学习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学生也常常抱怨:"课堂上都能听懂,课后却不会做,听老师一讲,非常简单,好像什么都会.""懂而不会"现象的出现,一方面原因在于学生,学生只满足于数学知识的表象学习,没有真正理解其内涵,缺乏思维的变通性;另一方面原因在于教师,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领路人,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放下架子,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数学的知识点是不变的,而数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和意识性都很强的活动。在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就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通过有效性教学,能使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可以说,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使学生获得发展。具体表现为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而学生是否始终对课堂充满兴趣,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学习是确保有效性的重要前提。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13.
用高中学生的学习来探讨教学是高中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懂而不会”是高中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即在新知识学习时学生课上能听懂教师讲的内容,课下却不会灵活运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师的,也有学生的.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学生学习角度对“懂而不会”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学生学习程序性知识具有不同的境界,“懂”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基本境界,而“会”是一个更高的境界.本文就高中数学学习中“懂而不会”现象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4.
初中生学习数学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尝试错误、修正错误,从而形成正确的数学理解与数学认识的过程。在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把学生当成接受数学知识的"容器",因此,总是很理想化地认为只要把相关的数学知识给学生教懂了就可以了。在"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转型中,课堂教学强调的是"以生为本",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培养初中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初中生的数学反思  相似文献   

15.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要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必须实施有效教学。何为有效教学?简言之,能使学生学习收到实效的教学,能使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的教学,即为有效教学。有效教学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能激发学生的成就感,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中化学学习中经常出现"懂而不会"的现象,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通过课堂实验创新、分组实验优化等实验教学方法解决此类问题.一、"懂而不会"的界定学生听讲能听懂、基本题目会做,但知识的巩固、迁移却没有到位,所以碰到知识的应用层次的题目就无法准确、迅捷完成,也就是所谓的“懂而不会”.“懂而不会”指的是在教学中,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常用技巧,却不会解决问题(包括习题或实践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而归根结底衡量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  相似文献   

18.
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而有效性则是课堂教学的生命.何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具体来说就是让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相似文献   

19.
李瑜磊 《中学生物学》2009,25(12):18-19
作为一名教师其主要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而这一使命的主战场就是小小的课堂。通过课堂教学,学生从不会到会,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而评判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主要看学生是否乐学、会学、学会。由于高考方案的改革,45分钟一节课缩短为40分钟,而课堂教学的缩减更显示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祁玉英 《考试周刊》2014,(81):59-59
<正>在平时的数学教学活动中,经常听到老师们埋怨:一道题都讲了多少遍了,学生还是出错;有些学生课堂上都听得懂,可一到做题时就不会了;有些学生学得很死,题目条件稍一变形就不会了。这种"懂而不会"的现象在数学学习中不少见,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师的问题,又有学生的问题,但根本原因还是我们的教学出了问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使学生变得被动、缺少自信,慢慢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