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妙导激趣 融情于文”、“精设巧问 多元解读”、“启思导学 诵读文本”、“以生为本 筛选材料”、“拓展延伸 走出文本”等五方面是个性化阅读的整体策划。  相似文献   

2.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课程改革理念已深入广大教师之心。然而要做到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与文本产生共鸣,教师的角色一定要扮演得恰如其分,既不是一味消极地放弃自己的主导地位,也不能过分强调自己的活动而忽视学生的个性阅读。阅读是个性化行为,每一个人读书都有很强的指向性和选择性。因为个体的审美情趣和认识水平不是一致的。德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黑塞在谈到名著阅读时曾说:每个人应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欢的作品开始阅读,不要任何模式,必须走一条“爱之路”,而非“义务之路”。这番话无疑告诉我们个性化…  相似文献   

3.
《考试》2008,(9)
新课程实施以来,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已由过去的教师重分析,学生重识记转化为提倡个性化阅读教学,在教学中更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因为《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教学。也由过去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分析讲解转变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而培养和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动,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要让学生主动与文章作者形成对话、交流的关系,以引起共鸣,从而达到阅读活动真正的目的。那么,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培养呢?  相似文献   

5.
阅读是复杂的心智活动。首先是由眼睛对文字符号的感知,然后把信息传入大脑,进行复杂的分析综合活动。它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像,还有兴趣、情感、意志等多种心理活动。阅读又是读者与作者、作品的对话过程,它以读者和作者的知识、思想情感的撞击为特征。作者通过自己对生活和人生的体验,将社会现实熔铸成作品,同时也把自己的观念、意识、情感注入作品中。读者通过自己的解读,深入到作者所创造的世界,并把自己已有的经验融注到作品中,认识作者眼中的世界,体验作者的思想情感,与作者进行心灵交往,洞见作者的人品、性格和爱好等,从而获取…  相似文献   

6.
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以知识为核心”的教学观念,只注意知识的传递,严重地破坏了作品的美感,教学中读书感悟少,提问分析多,把本应个性化的、情感化的、创造性阅读,纳入内容分析的轨道,重认知轻情感,从而重理性轻感性,重分析轻结合。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僵化,教育教学途经封闭,割断了与现实生活大干世界的联系,其结果是导致语文教学中个性化的阅读的严重匮乏,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个性化英语阅读能力,需要恰当选取阅读材料,发挥教师的积极引导作用,帮助学生突破语言难点,同时还要辅以测试题型的改革。  相似文献   

8.
<正>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以知识为核心"的教学观念,只注意知识的传递,严重地破坏了作品的美感,教学中读书感悟少,提问分析多,把本应个性化的、情感化的、创造性阅读,纳入内容分析的轨道,重认知轻情感,从而重理性轻感性,重分析轻结合。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9.
朱兰香 《语文天地》2014,(31):56-57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阅读教学重视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培养。而个性化阅读需要学生有自己的阅读感悟和体验,能够在阅读中质疑与问难,形成一定的创新认识和观点,能在合理分析和探究中得出与众不同又有理有据、自圆其说的个性化见解。但是在现实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还是比较欠缺的。一、高中阅读教学现状分析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单一、形式枯燥。教师在课堂导入后,多是让学生了解创作背景、作者  相似文献   

10.
常洁 《语文天地》2014,(11):56-57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阅读教学重视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培养。而个性化阅读需要学生有自己的阅读感悟和体验,能够在阅读中质疑与问难,形成一定的创新认识和观点,能在合理分析和探究中得出与众不同又有理有据、自圆其说的个性化见解。但是在现实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还是比较欠缺的。  相似文献   

11.
12.
时下,中学生对阅读越来越不感兴趣.造成学生不喜欢读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不会读书,不能从作品中获得情感愉悦是主要原因.要让学生爱上读书,关键要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过度发挥。可见,阅读教学不仅仅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加深理解和体验,更重要的是有新的感悟和思考,形成  相似文献   

14.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那么为什么要特殊强调这一点呢?因为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把握、运用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小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这样,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就被无端地扼杀了,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只是知识的容器、考试的工具,自然也就很难谈上有什么创新之举了。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一观念,已经越来越被广大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并且正在进行如何落实教学实际的探索。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由于不能正确理解和辩证地把握个性化阅读的内涵,以致出现了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过于自由化,课堂教学形式过于花样化等等现象,由此引来一些新课程阅读教学的诟病。那么怎样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能力呢?  相似文献   

16.
17.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逐步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应创设文本情境,以。品读”悟情悟理;借助问题探究,以“辨读”欣赏评价;开展合作学习,以“创读”拓展思维。  相似文献   

18.
学习者的阅读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要实现个性化阅读,一是情境中引发个性化体验,二是协作中触发个性化思考,三是交流中促成个性化朗读,四是意义建构中达成个性化表达.  相似文献   

19.
苏太阳 《新疆教育》2012,(13):113-113
俗活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个观点,在不同的眼中,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开拓他们的思维。 1 尊重学习的主体——学生  相似文献   

20.
个性化阅读是自主性阅读、个性化阅读是体验性阅读、个性化阅读是差异性阅读、个性化阅读是创造性阅读。 一、丰厚底蕴,提高教师素养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带学生进入个性化阅读的境界,教师自身要有比较厚实的文化底蕴、较高的文学鉴赏素养、广博的阅读储备和敏锐深邃的是非判断能力。语文老师要不间断地读书学习,兼收并蓄,加深文化积淀,提高教师自身思想、道德、文化和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