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英语教学过分强调英语文化的输入,而忽视中国文化的重要地位,导致学生无法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中国文化失语"现象,阻碍跨文化交际活动的有效进行。本文分析"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具体表现及产生原因,剖析加强中国文化教学具有的重要意义,如提高英语综合技能、传播中国文化及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等,继而从文化平等意识、教学相关内容、教师作用以及兴趣培养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跨文化交际是平等的、双向的,不仅是目的语文化的交流,也是本土语言(即汉语)文化的交流。在中国大学里,外语教师和学者都强调目标语言的教学却一直忽视中国文化。解决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这种"文化失语"现象就必须要提高大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教师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大多注重目的语文化的输入,然而忽视了本土文化对目的语教学的影响,导致学生不具有准确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出现了"中国文化失语"的现象。教师应在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学习,加强中国文化的教育,才能帮助学生成功地开展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4.
当前高职英语教学中过多地强调“目的语”文化的学习,而忽略母语文化,造成“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基于对“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分析,认识到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是十分必要的。应将中国文化融入高职教学,以便提高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从而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5.
外语教学中过度注重目的语文化教学,忽略中国本国文化的教学,使得很多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难以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甚至错误的传达中国文化,形成了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本文探讨了这一现象并试图从英语教材,英语课堂,英语测试以及英语教师这四个方面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后殖民是针对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权力话语关系的研究。本文以世界后殖民格局为背景,参照中国文化传播的窘境,从后殖民视阚探究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具体应对措施,旨在为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7.
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促使我们意识到长期以来我国外语教学中存在着文化教学的单一性与片面性。对这一现象及其产生的根源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大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促使我们意识到长期以来我国外语教学中存在着文化教学的单一性与片面性。对这一现象及其产生的根源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马慧丽 《英语广场》2020,(10):106-109
语言和文化的联系十分紧密,跨文化交际的目的是实现母语和其他语言文化的双向交流,这也使得英美文化成为我国英语教学的重要影响因素。当前,大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用英语表达中国特有文化的能力稍显不足。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于目的语文化的教学。本文对文化失语现象进行简要分析,阐述其主要成因,并提出几种可靠性较高的针对性策略,希望能够唤起语言学习者的民族文化意识,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推向世界。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职英语教学研究的迅猛发展,英语教学实践中的目的语文化学习取得长足进步.然而母语文化学习的缺失造成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不容忽视,由此造成的跨文化交际障碍背离了高职英语教学的目的.文章从“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谈起,提出了课前导入、课内融入、课后化入的三步骤进行母语文化导入,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差异的理解,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1.
英语学习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大学英语中的文化教学已得到充分重视,但在教学实践中却存在着对跨文化交际和文化教学的片面理解,缺乏或忽视对本民族文化的导入.本文通过问卷和测试调查发现,大多数受试者不能很好地用英语表达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明显,从而导致跨文化交际障碍.针对这种状况,作者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黄慧 《海外英语》2012,(3):96+98
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忽略了学习者的母语文化,使得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该文分析了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和意义,并对大学英语中文化教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在强调加强对西方文化背景导入的同时,却往往忽视中国文化的导入,从而造成一些大学生难以用英语恰当地表达中国的传统文化信息的障碍,使跨文化双向交际难以顺利实现.为了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更好地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合作与互补,在教学中重视中国文化的导入极其必要.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虽然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得到了重视,但我国大学生特别是高职生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改变这一现象已迫在眉睫.通过对中澳合作高职专业学生的测试和问卷调查发现,尽管总体上二年级学生明显好于一年级学生和三年级学生,大多数受试者能较好地用英语表达我国传统文化,但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明显,从而导致了跨文化交际的障碍.针对这种状况,根据收集的数据从跨文化视角分析了"中国文化失语"主要现象,并提出必须从改革应试教育、提高大学英语教师跨文化素养、调整课程设置与教材内容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对跨文化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文化失语现象指留学生中国文化的缺失,难以用英语自如的表达中国本土文化和中国特有的文化。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研究留学生的文化失语现象,针对中国留学生文化失语严重阻碍了跨文化双向性交流和中国文化推广的现状,找到留学生文化失语的原因:留学生对中国特色文化的缺乏;留学生交流的对象对中国基础文化知识的欠缺;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不足。因此提出留学生文化失语的对策:在跨文化交际中要坚持两种文化的平等性,相互尊重的原则;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达成成功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6.
高职英语教育中出现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本文描述了高职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的现状,总结、探讨了造成高职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深层原因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近十年来,众多英语教育工作者已意识到我国英语教学中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并就此展开了一系列调查研究。但针对高职英语教学中此现象的存在状况等问题涉猎不足。本文意参照教育部高教司推荐的《中国文化概况》中包含的文化知识,着重对高职院校学生及英语教师的中国文化知识掌握情况、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及其对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态度和对改进这一状况的期望等进行调查。分析后发现,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对中国文化知识的掌握较好,却难以用英语表达,而高职英语教师翻译部分中国文化内容等能力也略显不足。中国文化知识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涉猎不足是导致“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高职院校学生及英语教师对克服这一状况怀有足够的信心和期待。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一带一路”的不断发展,“中国文化走出去”成为必然趋势。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社会主义特色成为当代大学生一项重要使命。当下,由于大学英语长期以来存在的教学弊端,大学生“中国文化失语”问题突显,中国文化素养严重不足。本研究将探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存在的原因,并尝试提出提升学生中国文化素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语言作为一种有效的交流方式,应该是双向的,可现如今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处于缺失的状态。本文描述了中国文化的失语现象,并进一步从各个层面剖析中国文化失语的原因,最终提出解决文化失语现象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教育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将多元文化内容引进大学英语课堂已渐渐成为外语教育界的共识。但是在具体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多元文化教学基本上就是英语文化教学。因此,针对中国文化内容引入大学英语课堂可以满足独立学院学生对于具有实用性课堂内容的需求,改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单一性,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