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滨州学院学报》2018,(1):89-92
时代发展赋予卓越小学教师以新的内涵特征。职前培养是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根基工作和初级阶段,重在小学教师立德树人职业价值观、一流的教学能力、卓越教学思维及可持续潜能的培养,为卓越小学教师发展提供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其超越自我,突破自我。从协同视角下,卓越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系统的层次性及多样性、非线性及互补性、开放性及目标的一致,可以通过发挥高校序参量作用、倡导开放的教育环境、建构卓越课程体系、创设实践反思情境、促升卓越质变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校地协同培养作为一种新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多元性、高端性和协同性的特点,是地方优化人才结构、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企业发现与留用优秀人才的内生动力。政府主导、校企主体,多元参与、协同一致,标准高端,要素控制分别是其组织、运行和质量控制机理。购买服务、定向培养,共建实体、合作培养,政策引导、集团培养是常见实施模式。为确保实效,政府、院校和企业应共同发力。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基础教育实现优质、均衡与特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大批卓越教师的实践引领。培养卓越教师需要科学的顶层设计与多系统要素的协同合力。本研究以探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基本逻辑为切入点,考察当前卓越教师校地合作培养模式现状,提出了通过促进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有机衔接来形成全方位的协同育人机制,体现出教师教育一体化的理论追求和制度设计逻辑,通过培养目标专业化、培养过程一体化、培养内容实践化的转变,旨在消解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方式封闭单一、机构各自为政”等突出问题。基于校地协同机制构建、理实一体化课程资源建设、校地多导师制、外部条件保障等方面的实践探索经验,提出从顶层设计、协同机制、治理模式、保障体系等角度持续推进卓越教师校地合作培养模式的“迭代升级”。  相似文献   

4.
为小学教育提供高素质的小学师资是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最根本的任务。根据核心素养的理论要求,高校应从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构建,教育教学方式、质量评价等方面对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5.
6.
殷飞 《中华家教》2022,(2):26-35
在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中,学校是主导,教师是主体,但在现有的基础教育实践中,教师特别是初任教师的协同育人能力整体不足,正在成为影响协同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师范教育作为教师成长的"母机",其课程中长期缺失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知识体系,导致教师协同育人意识与能力无法满足实践需要.因此,在师范教育过程中培养和建构师范生的协同育人能...  相似文献   

7.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一直是发展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小学教师作为青少年教育过程中的重大影响人,其教育情怀直接影响着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成都市锦江区外国语小学校通过品格培训、专家引领、导师结对、团建活动等校本培训措施,培养教师的教育情怀,以期有着更加深厚教育情怀的教师表现出更高的道德品质、更好的学科...  相似文献   

8.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地方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难点,新时代地方社会经济转型发展也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本研究在此背景下,发掘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和特点,从需求和价值培养出发,提出了价值观教育为基础、志愿服务为纽带、社会实践为平台、专业服务为提升的校地协同育人机制,丰富了地方应用型高校协同育人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9.
王申 《河南教育》2022,(3):51-53
新高考的推行为部分专业师范生提供了很好的就业机会。师范生培养模式的改革要注重与地方政府、中学合作,共同探索提升师范生核心技能的路径。高校应加强对师范生的实习管理,健全实习管理体系。高校教师要提升专业能力,积极主动了解中学教学的需求。教育实习单位要积极探索系统的准教师成长方案。地方政府应敢于担当,做好属地高校与中学之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10.
卓越小学教师是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高级阶段,具有综合业绩优异、专业性强、师德水平高、教育信念坚定等特点。培养卓越教师需要教师教育机构制定卓越教师专业标准,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方向,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教育体系。卓越教师的职前教育培养可以采取把好入口关、基础关、通识关、专长关、信念关等策略,卓越教师的职后培养可以采取进修、交流、反思、研究、激励等策略。  相似文献   

11.
12.
在推进高职院校深化发展的进程中,"地校合作"办学逐渐成为继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之后高职院校创新发展的研究热点。本文以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了"地校合作"办学产学研协同的意义。沿着地方政府与高职院校联合搭建产教服务平台、教学实践平台、师资共享平台,共同推进高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方向,探索了"地校合作"办学产学研协同实践的路径,以期为同类型相关院校解决高职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问题提供案例参考与模式借鉴。  相似文献   

13.
核心素养一词的提出,标志着社会对以教师培养为首的人才培养质量的更高要求。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培养,是核心素养视域下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重要抓手。在职前培养阶段,通过增加入学面试、设置教育类课程模块化、优化实践类课程实施、革新教师教育方式等方法,培养小学教师具备实践性知识,提高基础教育师资质量。  相似文献   

14.
鉴于大学生创业现状,文章依据区域产业与创业之间相互促进的理论,从产业对接视角指出当前校地协同在机制、路径、平台、地域及教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完善产业创业协同工作机制、健全产业创业协同路径、拓展产业创业协同平台、打造高校大学生知识经济产业创业圈、构建产业创业协同教育体系等方面提出校地协同推进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对策,以解决我国大学生创业率和创业质量"双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校地协同创新,是提高经管类人才培养质量、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要途径。以金融学专业为例,分析了目前金融学专业校地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了"三体系、三平台、多模块"的金融学专业校地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协同拟定教学内容、共建实习实训实践基地、联合培养创新型人才、专业人员与教师交流互访四个方面,构建校地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从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本科生导师制三个方面,提出校地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6.
适度规模培养具有硕士学位的小学教师是我国教育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创新机制、拓宽路径是加快小学教育硕士培养的前提.现阶段,改革小学教育专业教育硕士培养机制,拓展农村师资教育硕士培养范围,创新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学硕士培养模式,可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小学和用人单位对具有硕士学位的研究型、专家型、名师型小学骨干教师和教育教学研究人员的渴求.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时代,独立学院在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应用型人才方面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影响和制约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有很多,其中,校地协同育人起到关键作用。通过探讨校地协同育人在独立学院转型发展中的价值与内涵,明晰转型发展驱动下独立学院校地协同育人的关键要素主要为价值导向与目标要素、课程教学要素、师资模式要素、文化与环境要素。文章提出了独立学院校地协同育人模式创新的实现路径为互嵌"双主体"协同育人理念、建立"双课堂"实践教学模式、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力量、搭建"双引擎"文化互融平台。  相似文献   

18.
文鹏 《考试周刊》2010,(31):19-20
对于新世纪的课程改革,农村小学教师面临着挑战,需要提高全面素质。审美能力是21世纪的小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小学教师通过追求美、崇尚美、走进自然去感知美、博览群书去领悟美、欣赏艺术去品味美、亲自实践去创造美等途径,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为构建美的社会,培养、造就一大批美的人,成功地完成自己肩负的神圣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新阶段、新要求,催生了以“协同创新”为指导思想的“2011计划”的颁布实施.这一计划紧密地契合了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要求,为其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定位指明了方向.在“协同创新”思想指导下,高校要积极争取、联合政校企等多方面的支持,构建政府、中介机构、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及其他高校等多维支持结构,形成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协同模型和策略.  相似文献   

20.
学生创新素养培育是国家和地方教育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家校协同合作的方式可以贯通小学生创新素养教育的时空场域,实现信息互通、资源互补。其合作困境主要是对创新素养的认识不足,家校合作成效不显,资源挖掘力度不够。家校共育小学生创新素养的可行路径是夯实制度之基,构建家校协同机制;打造创新智库,提供宣传展示平台;融合实践活动,盘活教育教学资源,共同致力于学生创新素质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