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搜索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翻译的作品有30余部,主要为法国文学家作品。其中有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米开朗琪罗传》,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贝姨》《邦斯舅舅》等。  相似文献   

2.
姜海燕 《现代语文》2010,(2):149-150
人教社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外传记作品选读》选取了傅雷翻译的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的一部分,课文标题是《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很明显是引导学生感受贝多芬敢于向生活苦难挑战的大勇精神,借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人格精神来鼓舞学生、激励人生。  相似文献   

3.
海绵 《高中生》2013,(16):19
光会写飞扬文章的作家写不出《贝多芬传》,光理解古典乐的音乐家也写不出《贝多芬传》,即使集写作和欣赏于一身的还是未必写得出《贝多芬传》。除了以上两种才能,写这本书还需要一样东西:寻找真理的勇气,而且要和贝多芬身上所拥有  相似文献   

4.
《翻译文学经典建构研究:以〈德伯家的苔丝〉汉译为例》并未将视野局限于翻译文学,而是针对经典化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本质主义与建构主义的对立,提出了经典度这一概念。作者以其强烈的批判意识和踏实的学风,深入探讨了翻译文学经典建构的独特品格,提出了翻译文学经典具有复数性的新颖论断。  相似文献   

5.
《翻译文学经典建构研究:以〈德伯家的苔丝〉汉译为例》并未将视野局限于翻译文学,而是针对经典化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本质主义与建构主义的对立,提出了经典度这一概念。作者以其强烈的批判意识和踏实的学风,深入探讨了翻译文学经典建构的独特品格,提出了翻译文学经典具有复数性的新颖论断。  相似文献   

6.
《贝多芬传》篇幅较长,又有很多对音乐作品的描述,使读者对文本的解读难以去芜取精做精短理解。文章从文本解读角度出发,对《贝多芬传》中"狮子""一天雷雨的日子""力"三个核心比喻对表现人物形象、经历以及影响作用进行阐释,为提纲挈领整体理解《贝多芬传》提供一个巧妙角度。文章同时介绍了学生在解读三个核心比喻之后以贝多芬为本体所做的新的比喻,为学习《贝多芬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作者简介】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生译著宏富,译文以传神为特色,更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色彩变化。翻译作品共34部,主要有罗曼·罗兰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伏尔泰的《老实人》《天真汉》《查第格》;梅里美的《嘉尔曼》《高龙巴》;丹纳的《艺术哲学》;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邦斯舅舅》《贝姨》《夏倍上校》《搅水女人》等名著15部;译作约五百万言,全部收录于《傅雷译文集》。他的遗著《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傅雷家书》等也深受读者喜爱,多次再版,一百余万言的著述已收录于《傅雷文集》。傅雷先生为人坦荡,秉性刚毅“,文革”之初即受迫害,于1966年9月3日凌晨,与夫人朱梅馥双双愤而弃世,悲壮地走完了一生。  相似文献   

8.
作为第二部中国古诗法译集,朱迪特·戈蒂耶的《玉书》融入了译者的创造,是一部创造性的译作。在翻译文学研究上,《玉书》有力地证明了有的翻译作品无异于创作;一个国家的翻译文学当是该国文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同时,《玉书》为基于比较文学立场的翻译研究提供了大量值得探讨的中西文化差异的例子,也为中国经典文学的海外传播提供了重要而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对伊斯兰文化经典《古兰经》的多维翻译研究。笔者从经文的发生、发展与传播入手,进入到汉译的多种文本和多种翻译途径探究,勾勒出《古兰经》翻译传播的认知地图和多种译本之间的联系。在理论探索方面,本文通过对《古兰经》流传方式的研究,革新汉族书面文学翻译的单一模式,推进中华民族文学翻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学周刊C版》2017,(13):233-235
理雅各1871年《诗经》英译本是一部文学翻译的经典译本。分析理氏1871年《诗经》英译本的结构要素,揭示其经典性,能够为翻译研究提供省思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正曹明伦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当代著名翻译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中国翻译》和《英语世界》等刊物编委,《海外英语》和《译苑新谭》等刊物顾问。长期从事高校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学翻译、翻译与跨文化研究。著有《英汉翻译二十讲》《翻译之道》和《英汉翻译实践与评析》,译有《爱伦·坡集》《弗罗斯特集》《培根随笔集》等多种英美文学经典。  相似文献   

12.
<正>各个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中都选了许多文学经典,如苏教版"执子之手"专题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长亭送别》,"忠孝两全"专题中的《陈情表》《木兰诗》,"总借俊眼传情意"专题中的《林黛玉进贾府》,"日久常新的故事"专题中的《边城》《祝福》,"淳朴虚荣两重天"专题中的《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等。文学经典以深厚的文学底蕴、永恒的人  相似文献   

13.
[原著简介] 《名人传》是一部独具魅力的人物传记,由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组成。著者倾注他全部激情,让读者在传记中跟三位大师接触,  相似文献   

14.
汪精玲 《学语文》2012,(3):53-54
美国诗人埃兹拉·庞德翻译的中国古诗选集《华夏集》,是英美现代诗歌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也是中西跨文化交流的一个经典个案。作为文学翻译,《华夏集》在文学史上有极高的地位,也引起翻译学界极大的争议。  相似文献   

15.
翻译体和翻译腔是文学翻译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如何把握翻译体的度和克服翻译腔是译者面对的困难之一。《尤利西斯》两个经典译本虽然有翻译腔,但基本都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6.
民族的经典要成为世界的经典,必然要经历经典化、译介以及翻译文学经典重构的过程。翻译文本能否在目标语言文化中实现经典重构或再度确认,决定了典籍传播的成功与否。在众多《论语》英译本中,刘殿爵译本享誉海内外,被西方称为"企鹅经典"。基于该译本,本文从审美价值、主流意识形态以及赞助人三处着眼,探讨影响经典重构的多重因素,并对典籍英译与经典重构的进程加以分析,力求实现翻译文学的再经典化,并给典籍英译之路以启迪。  相似文献   

17.
论文旨在探讨文学评论家及翻译家梁实秋的文学传统对其翻译活动的影响,并以梁实秋所译英国作家乔治·艾咯特的小说《织工马南传》为研究对象,指出译者信奉的文学传统不仅指导其选择译介的作家及作品,更影响其翻译策略.而译者的翻译策略,相当程度上与其文学传统有契合之处.  相似文献   

18.
《道德经》是一部集哲学、文学和美学为一体的经典巨著,这部著作在传递深远隽永的哲学智慧的同时,广泛娴熟地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给人们带来独特奇妙的审美体验。以亚瑟·韦利(Arthur Waley)和林语堂的《道德经》英译本为例,在展现两位译者的翻译个性化的同时,从翻译美学角度解读《道德经》主要修辞手段的英译,结合经典句式,对《道德经》语言修辞方面的审美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挖掘这部诗化哲学经典的美学特质,赏析中西不同译文如何再现原文审美信息,对翻译美学视角下的《道德经》翻译做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余容 《学与玩》2023,(1):36-37
<正>贝多芬《第十交响曲》,顾名思义,就是贝多芬创作的第十部交响曲。与前九部交响曲一样,这部作品激扬澎湃,充满生命力。不过,它也与前九部不同:如果有一天入选了音乐教材,署名应该是贝多芬还是贝多芬+AI (人工智能)团队呢?看到这里,大家也许明白了,这是一部由AI续写的贝多芬作品。关键词一未竟之作众所周知,贝多芬的代表作有九大交响曲。其中,《第九交响曲》是他在1924年完成的,以永恒之作《欢乐颂》收尾,是贝多芬作品经典中的经典。  相似文献   

20.
巨型南瓜     
《海外英语》2012,(2):52-53
大师简介:方华文,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教授,文学翻译家及翻译理论家,被文学翻译家一国际翻译家联盟推选为代表人物,并被国际译联誉为“中国当代最多产的文学翻译家”。已发表著、译作品2000余万字,并主编了《经典英美报刊选萃》等多部英汉对照读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