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特色词汇是中国特有的事物,是中国千百年来文化的重要载体及组成部分。在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形势下,将中国特色词汇不失原味地译成英文而又能让英文读者所接受,成为翻译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该文选取国内各大媒体及权威部门发布的、典型的中国特色英译词汇,探讨分析中国特色词汇常用的翻译策略,提出: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应结合不同的情况或语境灵活选取翻译策略,使中国特色英译词汇较大程度地保留中国文化特色和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政治词汇体现着中国特有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现象,具有独特的翻译特点.本文从中国特色政治词汇的特点出发,基于翻译过程中的"忠实"和"译者主体性原则",通过一些实例来探讨政治词汇的英译方法.  相似文献   

3.
汉语作为一门高度发达的语言,见证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极其丰富的中国特色词汇宝库。这些特色词汇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同时也承载了传递中国特色和文化的任务。为了真正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在对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译过程中,除了要做到"信",再现原文的表现力之外,还应根据目的语的文化特点,对不同的源语言作相应处理。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英语和汉语的文化共性和差异,探讨如何实现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译。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受到各方广泛关注,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也会不断向外围输出。在英译中国特色词汇过程中,难免找不到目的语,导致目标读者不能准确地理解所要传达的意思。本文旨在探讨翻译策略在英译中国特色词汇中的适用性,翻译策略包括直译、音译与意译,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异化与归化翻译。  相似文献   

5.
徐洁  何婷婷 《海外英语》2014,(8):167-168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带来了日益频繁的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如何准确地翻译富有中国特色的词汇成为译界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近年来,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特色词汇处理方面颇有一些切实可行的好办法。该文选取美国《时代》周刊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该周刊上对涉及中国特色词汇的主要翻译方法,为中国译者能够更好地翻译中国特色词汇,输出和传播中国文化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吴雯颖 《时代教育》2010,(1):109-109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也成为翻译界关注的话题。本文探讨了音译、直译和意译三种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方式以及灵活处理的综合译法;最后指出:翻译方法无好坏之分,凡有利于人们交流沟通、成功进行语言实践的翻译即为成功的翻译。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6,(71):24-26
中国特色词汇集中反映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特有事物或现象,是外国读者了解中国的一扇窗户。本文首先归纳了中国特色词汇的特点,并对中国特色词汇进行了详细分类;其次提出了中国特色词汇的三条翻译原则;进而根据这些原则提出了四种具体的翻译方法,并列举了大量实例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汉语产生了大量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而这些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译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到国际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时事政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正确理解。引入"中国英语"这一概念,举例阐述中国特色词汇英译的不同方法(音译、译借、语义再生),从经济、文化、政治等领域分析当前中国特色词汇英译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对中国的关注不断加强,我们很有必要把中国的相关事件和政策实时地介绍给世界。由于时政问题都是在特定环境和时期产生的,都用特殊的词汇来表达,这些词汇可能是第一次出现的,没有先例的。因此,要想准确地表达其含义,避免不必要的误解,需要译者做大量的工作。本文就从分析时政词汇的特点入手,提出了时政词汇翻译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外宣材料中中国特色词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加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国家战略之一。该文探讨了归化和异化在外宣材料英译中的运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各种翻译技巧使用的条件和基础,研究外宣材料英译的相关翻译技巧及使用趋势。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德文化交流的逐渐加深,如何将我国政治、经济以及特色词汇准确、恰当的翻译成为德语,使得翻译前提保持原来语言的原则还不缺失翻译的基本原则,这种翻译不仅占有翻译领域的重要部分,还象征着德语国家传播中国文化的一扇窗。  相似文献   

12.
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词汇是中国特有文化下的产物,而在跨文化交流日趋频繁的时代,如何更好地英译这些词,既保留原有的文化特色,又很容易让读者接受,是众人研究讨论的重要话题。本文对以上问题做了一些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3.
周琪  唐丽君 《海外英语》2023,(23):59-61
2015年,刘慈欣凭借科幻系列小说《三体·地球往事》斩获国际大奖“雨果奖”,中国科幻小说开始走向世界。《三体》的成功,除与它本身蕴含文化价值密不可分外,译者也在两种文化之间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借助语义缺失的视角,分析《三体》英译版中历史人物、俗语和俚语等含有中国特色的词汇是如何进行中英文转换。以刘宇昆英译版《三体》第一部为例,通过解读其对中国特色词汇采取的翻译策略,可以发现直译、音译加脚注和替代语的翻译方法使目标语读者接受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保留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4.
孔祥立 《文教资料》2008,11(14):48-50
特色词汇的翻译对于外宣翻译来说意义重大,关系到后者的优劣成败.本文探讨二者的关系及在外宣翻译中如何把握特色词汇翻译的策略、方法等,并提出建议和希望.  相似文献   

15.
李洋洋 《海外英语》2012,(7):137-138
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中国特色词汇在国际交往中的使用日益频繁。中国特色词汇反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事物,其翻译没有先例可循。因此,中国特色词汇的准确翻译成为了服务于中西交流的翻译工作者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问题。翻译工作者应在充分理解中国特色词汇的基础上采用适当的方法来准确传达中国特色词汇的意味。拟将探讨目的论视角下的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方法,包括音译法,直译法,套译法,诠释法和意译法。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词汇是中国英语研究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所谓中国特色词汇,是相对于普通词汇和外语词汇而言的,是汉语语言文化中独特的语言现象,或者说它是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突显出来的。在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汉语对英语的影响在不断地扩大,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彰显出其独特的表达优势,同时也给翻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张堂坤 《考试周刊》2013,(30):24-25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拼音已被频繁地用于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中,在翻译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其具体功能和正确的使用仍然没有得到系统翔实的研究,特别是关于如何在翻译中国特色词汇中恰到好处地运用拼音的研究还有许多不清楚、不合理、不标准的地方。本文通过一些具体事例,分析并着重探索拼音在中国特色词汇英译中的具体特殊功能。通过挖掘使用拼音翻译中国特色词汇的原因,指出拼音在翻译实践中的实际功效和正确使用拼音的方法,以此凸显拼音在英译中国特色词汇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倡导在翻译实践中应正确使用拼音,发挥拼音在中国特色词汇英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世界各国在信息上互通联结,在文学文化方面交流频繁。外部环境的大开放使得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本国的社会发展不仅仅是民族范畴的,更是世界范畴的。因此,在跨文化视角下探讨社会发展的产物——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与研究具有世界性的意义,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如何处理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无论是国内"纸老虎"似的异化翻译,"梁祝"似的归化翻译,还是国外媒体的经典翻译,都有其优势。为更好地实现中国文化外宣的目的,我们应采取以异化为主导的翻译策略,主动译出中国特色词汇。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迅速崛起,越来越多的外国媒体开始关注中国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近年来,外媒对中国国内外事物的报道更是如火如荼,《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欧美主流媒体都对改变中的中国抱以很大兴趣,当涉及到对中国的报道时,文化背景差异是很大的阻碍,外媒是怎样翻译中国词汇和表达的呢?本文将从《经济学人》中选取具体的中国特色词汇翻译实例并分析他们的翻译方法,以此更为准确地反应中国社会的变化,希望为中西文化扫清误解和障碍,架起沟通和理解的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