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随着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体育教学也逐渐重视起来。尤其是校园足球,在民族地区(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深受学生的喜爱。但是由于受多方面的因素,抑制小学校园足球的发展。本文以民族地区校园足球开展的小学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方法对民族地区小学校园足球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发现校园足球开展过程中的问题,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足球运动深受学生的喜爱,但是就整体而言,小学校园中的足球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足球教学内容难以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匹配。综合小学校园体育课程足球教学的现状及问题,探讨有效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的开展,足球运动在高校中越来越受到师生的喜爱,足球运动如火如荼开展的同时,校园足球文化的建设却没有跟上足球运动的开展,本文主要就当前高校校园足球文化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读,并提出了一些传播校园足球文化的建议,希望为高校校园足球文化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足球,作为世界第一的体育运动,在校园中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但是在高校中的足球教学理念依然有些停滞,足球教学内容对于提高足球水平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高校足球教学不断发展的同时,依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大大的影响了足球的水平。因此,高校教师对于足球教学方法的创新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足球课是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深受学生们的喜爱。随着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足球课也显现出了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的发展,本文就当前高校足球课教学现状进行论述,指出当前足球课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希望为高校足球课程的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张维海 《知识文库》2023,(1):109-111
<正>在素质教育改革进程的深入推进下,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家长的格外关注,初中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将重点放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上,体育素养便是其中一种。对此,应该在结合当前初中校园足球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将“教-练-赛”理念灵活应用到教学中,合理设计教学方案,保证足球教学质量与水平在提高的同时,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喜爱程度也能得到提高。1初中校园足球教学的必要性分析足球水平的高低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数量息息相关,虽然足球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悠久,但相比于西方国家,我国足球运动项目的发展始终处于弱势,足球水平亟待提  相似文献   

7.
足球运动是世界性的体育运动,是人们最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足球教学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通过对足球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战术进行正确传授,能够使学生的足球运动水平有显著的提高,促进高校足球运动的发展。本文通过对高校足球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高校足球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基于此对改进和完善高校足球教学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足球运动是世界上开展最广泛、影响最大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号称"世界第一运动",深受世界各国和各地区人们的喜爱,也深入学生的喜爱。高校校园足球融入校园文化和校园精神,在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人才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足球活动为高校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培养创造力,释放能量的场所。  相似文献   

9.
校园足球是一项深受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对增强学生体质,培养拼搏进取、团结协作意识等具有重要作用;对普及足球知识和技能,营造校园足球氛围,打造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有着重要意义。小学生在足球训练中有着怎样的特点?农村小学如何有效开展足球训练?笔者多年从事校园足球训练,本文结合工作实践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我国既是体育大国,又是体育强国,多项体育项目均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我国的足球事业却始终发展缓慢,究其根源,在于人才培养力度的不足。为了解决足球人才的培养问题,我国近年来在中小学大力发展校园足球运动,很多学生也更加喜爱足球这项运动,部分青少年也具备成为优秀运动员的潜质,将校园足球融入大课间普遍受到教育界的肯定。但是,在社会上也存在对校园足球“一刀切”、校园足球成为政绩工程的说法。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的出现,学校需要深入研究将校园足球融入大课间的相关问题,以此来保证足球教学的实效性。本文对校园足球融入大课间的必要性进行了概述,讨论校园足球融入大课间的作用,并分析如何创新校园足球融入大课间的实践,希望可以培养出更多的足球后备人才,促进我国足球事业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研究了校园足球的概念和内涵.校园足球是为了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团结、拼搏的体育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和我国足球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大中小学组织开展的足球教学、课余训练以及足球竞赛及其他各项教育活动.深入剖析校园足球,培养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是校园足球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校园足球的价值导向,依托学校、体教结合是校园足球的组织保障,积极开展足球教学、训练、竞赛及其它活动是校园足球基本实践形式,以上4点是对校园足球内涵的集中概括,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辩证地统一于校园足球中.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开展,校园足球运动大力发展的背景下,对足球的教学引起初中体育教师的关注,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初中学校,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导致校园足球教学不能高效开展。贵港市覃塘区是壮族人居多的少数民族地区,壮族学生占百分之六十以上,现在各校纷纷开始摸索提升足球教学质量的策略。文章首先分析目前本地校园足球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如学生对足球不够了解、当前教学的条件设施不够全面以及教学的方式不够新颖。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找到对策,提升足球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刘金鹏 《成才之路》2021,(11):120-121
校园足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增强学生体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文章分析校园足球视角下足球教学的发展机遇及发展困境,探究校园足球视角下足球教学的创新与优化策略,以充分展现校园足球的魅力,提高校园足球教学水平,并为足球教学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有助于促进新课改下教师与学生作为教学关键环节的落实、推进以人文本教学目标的实现。校园足球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比较喜爱的一项活动,它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锻炼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教师如何基于校园足球活动有效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本文从提升教师自身的足球素养,奠定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融入人文性与道德情感,丰富校本课程的开发内涵;转变校园足球活动课程模式,提升校本课程的开发质量三个方面阐述。  相似文献   

15.
足球运动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之大、开展范围之广、参与人数之多是有目共睹的,足球是全世界人们最喜爱的运动之一,是举世公认的第一大运动项目。中小学生(青少年)是中国足球发展的后备军,是中国未来足球运动发展的寄托和希望,青少年更是中国足球发展突破的关键所在,要想推动中国成为足球强国,引入校园足球,加强校园足球文化建设,让青少年都能在良好氛围的熏陶下积极参与其中,强身健体,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故此,文章将围绕以下几点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综合运用文献资料、分析归纳法等科学研究方法,分析校园足球教学中存在的两大问题倾向:一是强调人文性,忽视校园足球的科学性;二是强调科学性,忽视校园足球的人文性.按照科学人文主义教育观,校园足球课程的教育目标应是一种物质与精神、身体与心理的统一.学校管理层与体育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在校园足球教学中贯彻和体现足球项目的科学性与人文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9,(73):116-117
足球作为"世界第一运动",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非常多的足球爱好者,很多国际足球赛事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但由于我国足球教育质量的低下,使得我国足球产业的发展一直比不上一些欧洲国家和美洲国家,故对当前的足球教学模式进行有效改革,进而加速我国足球的发展,也是我国足球教育工作者的首要目标。而在足球教学中采用创新赛制比赛法,则能很好地激起学生练习足球的热情,并有效提高其对足球技巧的掌控能力,故本文首先对当前我国高中校园足球教学存在的弊病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创新赛制比赛法的运用价值,最后就其在高中校园教学中的实际运用进行探究,望能给高中足球教师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8.
足球是一门广为流行的运动,很多人都对足球有着独特的喜爱和情感。现阶段,足球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开展的情况差强人意。初中学校足球教学师资、场地及设备等难以满足当前足球教学的需求,足球教学效率低下,初中学校如何加强足球教育成了当前初中教师应重点思考的问题,本文基于如何提高初中足球教学效率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校园足球"是指将足球(包括足球文化、足球技能、足球训练等)引入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足球兴趣为重点,让学生在足球运动中强身健体以及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协作精神。我国目前正在中小学大力推广校园足球,教育部更是将小学校园足球的发展列为重点工作内容。小学校园足球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还能够为国家培养更多的足球后备力量,能够有效促进我国足球事业与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校园足球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要立足学生实际,依靠内生性技术发展路线,将校园足球教学、训练、比赛、审美等融合起来,通过学练融合、体教共生、学科跨界,充分彰显校园足球的育人价值,对学生进行健体、育德、塑美的整合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