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学习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相似文献   

2.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同时学习生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
牛津初中英语这套教材源于生活,教学内容与生活密切相关,从而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降低了学生学习英语的难度。这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努力让语言教学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学,为生活而用,从而把狭窄的课堂教学变为融入生活的生活化教学,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4.
王淑芳 《宁夏教育》2013,(12):45-45
数学源于生活又植根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加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性,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理论来源于生活,生活中运用理论,将学习和生活相结合,可以丰富学习的多样性。学习与生活密切相连,该篇文章以高中化学生活化为着重点,主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增加学生们的生活体验,并可以从生活中学习,从而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生活化。为了增强教学的生活化,老师可以从多个方面开展教学,在教学内容方面增加生活案例,让学生们通过生活实践获得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多运用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形式,从而达到提高高中化学生活化的目的,在生活中渗透教学,在教学中联系生活。  相似文献   

6.
正语言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源泉。新课标提出,要加强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我努力贯彻这一理念,将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一、让学生在充满生活气息的环境中学习  相似文献   

7.
语言来源于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通过观察生活、再现生活、体验生活等形式引导学生走向生活,从而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相似文献   

9.
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学习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更广泛的认识,并使情感得到真正的陶冶。  相似文献   

10.
汤艳 《文教资料》2008,(7):137-139
品德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品德,这是道德教育的需要.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联系学生的生活,使教学返朴归真,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相似文献   

11.
范雅萍 《考试周刊》2013,(99):127-128
思品课教师必须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中。植根于丰富的生活情景中,使生活成为教学源头,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学习的强烈兴趣。作者努力寻求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丰富思品课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  相似文献   

12.
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鲜活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如此,让学生站在源头上学习原汁原味的、纯粹的、具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能产生原生态效果。  相似文献   

13.
知识源于生活,人们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获得了灵感与知识,特备是高中物理知识与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身为一名高中学生我们应该从现实生活中入手,搜集、了解现实生活中与高中物理知识有关的素材,从而更好的学习物理。本文从高中物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入手,通过在课堂学习上渗透生活原理,利用生活元素学习物理知识,结合日常生活现象做好物理实验等等措施,全面展展开物理知识生活化学习,从而提升物理学习效果,牢牢掌握物理知识。  相似文献   

14.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会产生较强的好奇心,在学习上最容易从兴趣出发,常被兴趣所左右。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就要选取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素材来学习,让学生感到学习物理知识是为生产生活服务的,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从而增强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数学知识的回归,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探究新的教学策略,构建生活化的教学平台,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真谛,从而提升学习的欲望。  相似文献   

16.
语文是学习所有科目的基础,语文本身就是具有生活性的科目。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让生活在中国的学生学习中华文化和中国汉字以及中国的交流方式,从而使生活在中国的人能够交流和沟通。在学习阶段让学生学习语文是必需的,而且生活又与语文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教师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将所有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高小学生对语文的应用能力,从而实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在新课程改革要求下,生活化教学正在逐步成为教学主流。生活化教学要求学生关注生活,以日常生活为基础,在体验生活中感悟知识,从而达到提升生活质量的目的。高中生物各部分知识都与生活紧密相连,教师可以对此加以充分利用,将学习内容与生活融为一体,从而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探究生物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使学生个人素质完善与全面发展得到共同促进。  相似文献   

18.
当学生对学习语文有了兴趣,总是带着喜爱的感情去学习的时候,这样才有利于帮助学生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自己对课文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情感体验传达给学生,使学生能把课文和自己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  相似文献   

19.
周泳宏 《今日教育》2008,(11):47-47
如何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语文课堂应着力实施生活化教学。所谓生活化教学,就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为此,我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20,(30):123-124
当前我国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树立信息技术源于生活并且服务于生活的教学理念,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将所学习到的知识与生活紧密相关,从而有效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各项难题。本文基于此背景下分析探究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应用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通过兴趣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从而更好地进行学习与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