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倡导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2.
赵春梅 《考试周刊》2011,(24):83-83
《数学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情境、知识背景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渐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行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那么,创设的数学教学情境要以学生个体发展为核心。体现数学味,便于形成动态的、开放的教学形式。如何才能创设开放的数学教学情境呢?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该是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把教材内容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创设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的现实情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帮助学生动手、动脑“做”数学,从而使学生会学数学、喜欢数学。  相似文献   

5.
数学教学情境是承载数学知识的载体,学生可通过自主探究解决情境中的问题,获得新的数学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新策略。教学情境的创设非常重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创设现实性情境、操作性情境和活动性情境,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学习数学,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6.
一、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搭建数学与生活的桥梁在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形成探究氛围,培养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当地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和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学数学,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唤起学生的心灵共鸣,获得真实体验,变得乐学、爱学。其中,让情境体验走进牧区学生的课堂尤为必要。我在数学教学中做了大量尝试,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学习数学,享受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8.
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在教学实践中,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创设情境: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创设悬念情境,迸发自主探索的火花;创设活动情境,体验快乐学习的喜悦。  相似文献   

9.
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应把面向全体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立足点,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生活情境、问题情境和学生评价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感悟,在体验中发展学习能力,在感悟中培养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数学教学要让学生在一定情境下学习数学,体验和理解数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各种有效的情境,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不仅仅是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可以很好地学习知识以及相关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最大化地感受到所学内容中深层次的意义,让数学知识变得引人入胜,使学生获得真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重要手段。创设问题情境,让课堂精彩而生动;创设活动情境,让课堂轻松而有趣;创设游戏情境,让课堂自主而快乐。有趣的课堂活动,能让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师生合作互动,共同演绎精彩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2.
创设充满趣味性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情感;创设富有探索性的情境训练思维品质,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创设具有活动性的情境,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提高实践应用水平;创设具有浓厚生活气息,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情境中的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徐伟 《江苏教育》2007,(20):35-36
现代心理学认为,为学生创设适度、有效的学习情境,能唤起学生的学习思考和创造的欲望。《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  相似文献   

14.
学习情境是教师为了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一种教学氛围、教学环境.新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本文分析了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创设学习情境时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并尝试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创设模拟真实情境、创设启发探究的情境、创设融合丰富学习资源的情境.使学生在学习情境中积极主动地探索和追求,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真正转变,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我们的数学教学要敢于创新,要始终致力于学生的学习和体验,更要创设情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学习,通过数学活动来获取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发展自己的能力和智力,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可见,情境设  相似文献   

16.
好玩的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因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去经历、去体验,在实现数学化的进程中体验数学乐趣、体验自主探究、体验数学价值,使学生学生活中的数学、学自己的数学,让学生觉得数学好玩.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由此可见“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效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和促进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下面,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策略的一些问题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王莹 《青海教育》2009,(11):39-3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将数学情境化、生活化,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求知欲,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课堂中的问题情境指的是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并且是其感兴趣、有利于发现数学知识和通过自主探究活动来学习的“数学情境”。数学情境创设的关键是要选准新知识的切入点,设计的问题要有连贯性、梯度性,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良好的情感体验。那么,如何进行情境创设,什么样的情境创设才是比较合适的,才能成为教学的“助跑剂”呢?  相似文献   

19.
卓娇美 《新课程研究》2009,(7):63-64,9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情境创设越来越得到老师们的重视。怎样的情境才是富有实效的?本文试以反思的视角,从创设巧妙的问题情境、创设有效的动手操作情境、创设自然的活动情境、创设开放的体验情境四个方面对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进行剖析,以期让数学课堂教学能更有效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相似文献   

20.
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指在数学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呈现采用特定的方法,来达到激发学生主动地想象、积极地思维,以获得某种与新学内容有关的形象或思维成果;或使学生产生某种情感的体验。作为农村初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本区域实际情况努力创设各种有效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让他们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获取数学知识,使他们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勇于探索,大胆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