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品社课教学是学生道德情操培养的主要手段,小学品社课教学更是其他课程的基础,如果我们把数学、语文、英语等学科视为智商的培养,那么品社课则是情商的熏陶。因此在这个层面上,小学品社课教学十分重要。品社课若想达到锻炼学生情操的目的,就必须要创新,教学过程的每一步都力求新颖,这样才能使小学品社课不至于成为学生的“作业课”“自习课”,下面对小学品社课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2.
小学品社课是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重要载体,品社课的教学需要执教者积极地探索创新,否则将会停留在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常识课或以说教为主的思品课的传统层面上,难以充分发挥品社课特具的综合性素质教育功能,实现其教学目标。因此,品社课教学必须依据教学目标,活用教材,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践活动、巧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精心创造,着意求新,努力使学生发展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中提出:该课程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目标,以综合课为课程形态。即在品社课中想生活,在生活中想品社。教科书的编写把儿童当做主角,设计了一系列孩子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和烦恼。因此,我认为,  相似文献   

4.
正《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与原来的思想品德课程相比,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增加了历史题材的内容,并成为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品社课中关于历史题材的实践教学中,广大教师  相似文献   

5.
一、运用电化教学,已是小学品生品社学科教学的必然趋势 小学品生品社学科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旨在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特点,内容涉及广泛,将为小学中高年级的科学、  相似文献   

6.
<正>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在三至六年级开设,旨在让小学阶段的儿童初步认识家庭、社会、民族、祖国、历史、文化等,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小学品社课的教学应着眼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注重课程开设的有效性。一、学习在课内,行动在课外对于小学品社课的学习,只有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儿童生活实践,用以规范学生言行,指导学生生活实践,这门课的开设才会  相似文献   

7.
<正>"立德树人"要求我们既要以德育为先,还要以人为本,学校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一名教师要通过课程这个有效载体,使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谈一些认识和感受。一、品社课不能脱离学生生活,要体现课程的开放性品社课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注重学生生活的价值,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尽量减少纸上谈兵,要多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和反映学生需要的内容,来帮助学生加深对生活的认识、体验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外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评价,让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在这种新型教学理念中,教学评价非常注重科学性与民主性。随着国内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农村小学品社课的课堂教学评价也开始由重形式转向了重内容。农村小学品社课教学评价,必须要能凸现农村小学品社课教学的特性,引导学生们在教学中进行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们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同时,老师  相似文献   

9.
正《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性质阐述中开宗明义地说:"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生活对本课程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让课程回归生活,摈弃过去"学科化"背景下,"思品"课与学生现实社会生活基本无关、就教育而教育的落伍课程理念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但课程和教材毕竟是由成人设  相似文献   

10.
《学周刊C版》2016,(25):142-143
正如孔孟提到的礼义廉耻,品德是当今社会的一张名片,有品德之人才能成就大业。长久以来,我国教育要求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很明显品德教育应该是第一位的,但如今小学的品社课越来越少的受到学生的重视,如何增强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效果成为了小学教学中的重要难题。下面本文将通过对当今小学品社课出现窘境的原因进行分析,浅要阐述应对如此窘境应采取的教学策略,为我国小学品社课的教学效果的提高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王丽芹 《新疆教育》2013,(15):48-48
现在的一些思品与社会教学,往往脱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回避了现实生活.人为地造成了“纯而又纯”的教育。儿童所经历的书本世界无法与周边的生活自然地沟通起来。致使思品与社会教学无法真正触及儿童的真实内心,未能真正从儿童的心灵深处产生影响。而真正有效的教学,必须能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灵。所以《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让儿童在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中,立足生活,回归生活,自主实践,充分感受学生的乐趣。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品社课的实效性呢,笔者认为精心的教学设计是提高品社课实效性的前提,宽松的课堂氛围是提高品社课实效性的主要途径,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品社课有效性的主要素材,家庭教育活动是提高品社课的有效性的重要补充。它们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促进了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养成和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是根植于学生生活,同时服务于学生生活的体验式教学。本文通过课前生活体验、课中情景设置及角色扮演、课后延伸体验等方式,使得学生有了良好的道德认知和情感,形成了坚强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  相似文献   

13.
<正>《品德与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可是由于许多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使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常常偏离和违背了教学的总目标。笔者长期从事小学教学工作,现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如何搞好农村小学品社课教学。一、农村小学品社课教学存在的问题1、教学思想陈旧,教学过程脱离社会生活。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由于没有开展专门的教研活动,新兼任教师对《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基本规律搞不  相似文献   

14.
《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该课程的实施对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为适应课程变化,教学改革要努力实现新的突破。作为一名品社学科的教师应如何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运用先进教育理论来指导教育实践,避免穿新鞋走老路的窘境,更好地落实课程改革的目标和任务呢?执教过程中,我深深体悟到,教师应在解读教材、搜集资料,落实生活体验的理念,追求教育无痕的艺术方面下工夫,从而推动品社课堂教学向焕发孩子生命意义的课堂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相对于其他学科,小学品社课是一门非常需要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巩固所学,提升修养的课程。因此,品社课的教学成效要看课外。这里的"课外"指的是用课外的事例、课外的实践来促进教学,达到目标。  相似文献   

16.
生活即教育。小学品生(品社)课"回归生活",实现了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整合,面向学生熟悉的生活领域,遵循儿童的生活逻辑,坚持学生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诱发学生在生活中感悟品德教育,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  相似文献   

17.
仔细翻阅高年级《品德与社会》(以下简称品社)的课本,我们不难发现教材中有着大量的社会知识,以丰富学生的阅历,拓宽他们的视野,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必要的基础。但品社这门学科又有其必然的特殊性,课程标准是这样定义《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性质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由此可见,《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品德性是这门学科的灵魂。当然,品社教材中的社会知识,不论是教材中出现的历史、文学、地理知识等等,都隐含着一定的道德规范,承载着道德教育的重任。历史赋予我们善与恶的辨识与选择,文学闪烁着人性深  相似文献   

18.
建设全民族的道德素质,是国家实现富强的根本基础。道德的培养,要从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开始,也要从他发育的初始阶段开始,因此,小学生的品社课就显得极其重要,而道德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处,开展品社课的教育,就必须将品社课的内容与实际生活有机融合起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小学品社课生活化也是新课程目标下的教学方式的改革,也象征着教育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19.
史芳婷 《陕西教育》2007,(10):33-33
小学思品课教学的根本宗旨是教育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新课程标准也要求,小学德育课程尤其注重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并注重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反映儿童的需要,帮助儿童参与社会,学会做人,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促进儿童思想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生活性是《思品与生活》课程的显著特点之一,《思品与生活》教学就应该让学生在观察生活、了解生活、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学会做人、学会生活,才能收到教育实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品社课不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而且要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造良好条件。本文论述了小学品社课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