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下定义和作诠释是两种常见的说明方法,它们都以通俗简洁的语言去说明事物的特点,都具有解说性,都采用“某某是(叫、叫做、称为)什么”的形式,正因为如此,最容易纠缠不清,人们也常把它们混为一谈;其实,下定义与作诠释不论是在语言表现的具体形式上,还是在说明概念的严密程度上,两都有较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说明文的教学最难驾驭的就是科学知识、说明方法和语言形式之间的关系。说明文没有其他文体吸引人,因此在教学中的地位一直被弱化。怎样在说明文中体现“言”“意”共生的教学效果,使说明文的教学充满浓浓的语文味呢?  相似文献   

3.
教学说明文时,首先应考虑作者的写作目的,其次要考虑教材编者的目的。基于这样的认识,以《大自然的语言》为例作了一次教学尝试,将教学目标确定为:了解物候学的相关知识,认识研究物候学的意义;以该文为范例,培养学生说明文的阅读、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4.
王广清 《学语文》2004,(3):25-25
2003年版《考试说明》新增了“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一考点 ,对这一考点的检测除了体现在现代文阅读主观题外 ,也可单独设题 ,而给事物“下定义”可以说是反映考生整合信息能力高下的理想题型。如何解答这类题目呢?本文拟结合相关考题具体阐述之。一、首尾蝉联法[高考链接]  相似文献   

5.
“感情真挚”是高考语《考试说明》对作“基础等级”的要求之一。考生的作应自然地表达真情实感,使情感的流露给人真实感、真诚感。  相似文献   

6.
<正> “分马”与“喝水”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件怎么能联系在一块?不过,你认真看看下面的一道趣味数学题和一道中考题便会发现其中的奥秘. 趣题有一个老牧民临终前给他的三个儿子留下一份遗嘱:“我把劳动一生所得的17匹马留给你们,分的时候老大得1/2,老二得  相似文献   

7.
边境 《中国考试》2005,(9):16-18
每年高考过后,都会听到一些中学教师批评高考试题的声音。对语文学科来说,出现一些见仁见智的讨论本不足为奇。但高考关乎学生的前途与命运,有些根本的、方向性的问题,还是应该尽量说得清楚一些。特别是在各地纷纷开始独立命题的时候,弄清高考的“基本精神”,对命题者及复习指导教师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考试》2002,(4):16-28
  相似文献   

9.
郭永发 《广西教育》2012,(29):13-14
学程导航范式的核心是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采取合作交流、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说过:“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用心做个‘懒’教师。”是啊,教师在课上“懒”得说,“懒”得动,尽可能把更多的机会让给学生,把问题推给学生,巧妙地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讨论、去动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我们不管在说还是在写日语时,"は"和"が"两个日语助词是最常用的。"は"和"が"都在体言后面连接。其中,起着提示作用,表示讲话主体时用副助词"は",表示主格时用格助词"が"。这两个助词有共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我们在使用这两个助词时要做出正确的使用和区分,在使用错误的情况下会导致句子的意思完全不同。以下列举两个例子进行使用方法的比较。「私は日本語能力試験1級に受かったのをすごく喜んでいる。」和「私が日本語能力試験1級に受かったのをすごく喜んでいる。」。在以上两个例句里只有两个助词不同,但是两个句子的句意却完全发生了变化(句意完全不同)。很多日语的初学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很多人不能正确区分"は"和"が"的使用方法。这些学生也因为这个原因受到了很大的困扰。"は"和"が"的用法非常复杂,有很多日本的留学生也不能正确地说出它们的区别。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的学者都对"は"和"が的用法进行过比较深入的研究。我在这里主要通过对例句的理解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望”——就是观察学生。这是学生进入自学时教师了解学情的常规方法之一。教师的[睛要始终在学生身上。在学生的自学时,通过察看学生学习中的种种表象,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自学的内部动态,从而作出具体和必要的帮助与服务。首先要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对积极参与且认真的同学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特别要关注那些没有参与的学生,及时采取措施使他们走到自学的活动之中。其次要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是高涨还是萎靡,是愉悦还是勉强,从而判断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以及学习进展情况。要善于从学生表情的蛛丝马迹中分析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比…  相似文献   

12.
英语中,有许多句型或结构可以表达“忠告”或“建议”,下面是几种常见的结构和句型。  相似文献   

1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头脑”的心理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振华 《教育探索》2004,(10):100-102
运用心理学方法进行教学,可以大大推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入大学生头脑的工作。尊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渗透;易懂,能把握学生的认知特点;好记,能引导学生的识记功能;管用,能增加学生的理论运用;激励,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相似文献   

14.
王喜红 《青海教育》2010,(12):28-28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英语以其自身的特点要求学习者采取多维变式、立体多样的学习方法。多维变式、立体多样并非只追求学习方法的“灵活多变”,古人有言:“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因此,英语学习必然做到“死记”与“活学”相结合,才能达到由“懂”到“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小江 《教书育人》2004,(3M):53-54
一直以来,有关“Microsoft office”Word文档的安全保密问题成了我们每个用户非常关心的话题,这个问题在公共办公场所尤其重要。如何很有效地加强和保护我们的文档资料,其实已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有些朋友,在使用Word文档进行文字编辑之后,因为可能其中有相关资料是属于保密性的,也就是“隐私”或企业的重要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16.
引用,就是在写作时,用名人名言、古典诗词、名篇佳作中的精彩片段或公式、定理等,来写景抒情,说明事物,讲清道理。在记叙文、散文等文体中,引用是一种修辞手法;在说明文中,引用是一种说明方法;在议论文中,引用是一种论证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张宇 《英语辅导》2001,(10):26-26
在中学英语中,表达建议或请求的方法很多。本拟就此结合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作一归纳。  相似文献   

18.
叶林燚 《求学》2004,(12):54-56
根据上下推测生词的词义是NMET“阅读理解”部分主要考查的内容之一。正确理解、掌握材料中单词或短语的含义是理解意的首要环节。近几年在NMET“阅读理解”题的测试中,经常考查考生不使用词典而通过上下来推断词义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列举法是数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操作方法简单,适用范围广,能帮助学生解决复杂的问题。不可否认,这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给人以"笨"的印象。教师在教学中要着重引导学生,使之灵活运用这个"笨"方法,提高解题技能。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理念的阐述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提出了一个具体的要求——"活"。所以作为数学教师就要通过有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劳动,结合数学本身自有的魅力去激励学生,上好每一堂"活"的数学课。所以"活"即"活"的学生,"活"的教材,"活"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