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视频道专业化带来了很多"电视文化"的副产品,而电视频道视觉形象的概念正是在此潮流中被提出并付诸实践的.本文通过对电视频道的三重主体--台标符号、节目意义以及媒介事件的分析,分层阐述电视频道视觉形象系统"由形象至理念而行为"的三重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
张文明 《新闻窗》2011,(3):47-48
电视文化是电视传播所产生的一切社会效应的综合。从人文学科的角度出发,电视文化研究以电视传播的内容为核心研究对象,包括电视文化理念与电视文化形态,电视文化环境和电视文化责任,电视文化消费与电视文化接受,电视文化审美与电视文化批评等内容。文化环境指影响主体活动,存在于主体周围的各种精神文化条件的总体或系统。构成文化环境的主要因素是:教育、科技、文艺、道德、宗教、哲学、民族心理和传统习俗等。  相似文献   

3.
李颖娜 《新闻传播》2009,(12):36-36
电视既是大众传播媒介,又是一种满足人们审美需要与文化消费的精神生产系统。电视语言的实质.是人类视觉和听觉的问题.是指电视用以认识和反映客观世界、传递思想感情的特殊艺术语言。非线性编辑作为电视编辑的艺术语言形式.在丰富电视语言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本文就此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许涯文 《视听界》2006,(1):164-167
2005年,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在全国广电媒体集团中率先进行了CI设计,使用了新的台标。台标符号的背后传达的是总台“以人为本,与您同在”的办台理念。理念只有八个字,落实到实践层面却要复杂得多。广播与电视不同,广播各频率也各有个性,因此,怎样理解和实行这个理念也会相应地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色。依据总台发展战略,经济频率对商业937进行整体升级,已于2005年12月19日成功推出全国第一家“居家广播”,这是改革五年来,经济频率又一个重大的战略突破!在此时对“以人为本、与您同在”进行思索,既是理论的前瞻,也是实践的探索。本文将从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张晶 《现代传播》2005,(5):18-20
国学的精华,是荷载中华民族精神的物化载体,其中“乐感文化”是国学中的审美特质,含在外形中的内蕴、从人的自然情感升华到审美情感是国学中审美文化的重要内容。更多地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方能在视觉文化时代积存、培植和光大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6.
电视的标识是指:识别一个电视创作集体的,电视视觉形象相对固定的标志。一般情况下,放在屏幕的左上方的,是台标或频道标识:放在或滚动在屏幕下方或右下角的、是节目(栏目)的标识。  相似文献   

7.
赖芬 《声屏世界》2014,(2):47-47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讲,视觉冲击、形象刺激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能否使观众收看该频道节目,往往只在短短的几秒钟内,通过鲜艳的色彩、精致的包装,使观众停下手中的。控器观看节目。色彩设计作为电视频道整体包装的重要部分,它直接表达着电视频道的风格主张与理念诉求。电视频道的色彩设计必须贴切地反映出频道的内容特性、频道理念以及目标观众的审美趣味。电视画面的色调是否和谐,是否符合观众的视觉心理和视觉习惯,是否符合所处环境的社会因素和观众的情感因素,能否满足观众的视觉心理平衡和情感需要,是电视工作者应该考虑的问题,也是建立品牌形象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贵州电视台新台标仍然以贵州、贵州电视台中的"贵"字拼音的首字母"G"为设计要素。□贵州电视台新台标形状的主要灵感来源于电视及电视遥控器上的"开机"符号,体现了行业特征,并具有很强的收视暗示。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泛娱乐化风潮中,严重扭曲了电视的文化传播功能,助长了社会的浮躁风气,降低了大众的价值判断、文化认知和审美功能。各家电视媒体不同的表现体现着不同的精神追求,是对媒体社会责任、发展道路、文化理念的检验。增强文化自觉,坚守文化品格,传播先进文化,体现时代精神,做精做强内容,形成独特风格,打造自身特色,是电视媒体实现自身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科学选择。  相似文献   

10.
电视自诞生之日起,就致力于打造大众传媒的视觉文化盛宴。随着电视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大众传播方式的沿革演进、受众审美需要的千差万别,突发事件报道的制作方式、创作理念、叙述视角、节目形态都有了极大的突破和变化,其传播能力和艺术魅力更是完美诠释着大众传媒的功用。  相似文献   

11.
宋永琴  刘萍 《新闻界》2008,(2):95-97
本文从娱乐传播理念入手,把脉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生产实践,探讨电视娱乐文化编码及视觉设计的缺失,由此构建电视娱乐节目"新生态",促动娱乐与人、娱乐与文化的深层和谐。  相似文献   

12.
消费社会的到来使视觉文化成为人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本文由建设性维度入手,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仿像三个阶段揭示了视觉文化彰显审美感性的本质。指出其本身正是审美现代性精神的延续。  相似文献   

13.
<正>电视品牌,它不仅仅是用台标、广告语、主持人、宣传片广告及每一个电视节目来树立自己的形象,更是受众与某个特定的电视机构间的一种亲密的关系与深刻的体验,更多的表现为精神体验以及体现出来的文化价值,并以此相互区别,提升各自对受众的影响力。一、电视媒体所面临的问题电视媒体的品牌特色,成为在竞争中领先的法宝,品牌无疑是其为自己选择的重要途径。然而在电视市场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电视台台标的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兼有实用性与审美性的双重功效。从美学意蕴的角度来赏析,我国的电视台台标具有"字母的简洁美、线条的流畅美、书法的动态美、图形的象征美"等诸多特征。  相似文献   

15.
一本设计精良的书籍除了表现书籍设计的文化内涵,还要在使用上翻阅轻松,阅读流畅,从审美的各个方面愉悦读者的视觉和触觉。在过去一些狭隘的设计理念中,认为书籍对人产生吸引力的只是封面而已,而对于书籍设计组成部分之一的翻阅设计却成了容易被忽视的环节。之所以进行翻阅设计是为了一本书能够秩序流畅地被阅读,为  相似文献   

16.
随着“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观众对电视节目的视觉审美要求越来越高.电视选秀节目要想在扎堆出现的同类型节目中脱颖而出,不但要有好的内容作支撑,视觉上的美感也不容忽视.本文以《中国好声音》和《中国最强音》两档同类型音乐选秀节目为例,从LOGO、片头、VCR、字幕、色彩、舞台场景几个方面,分析电视选秀节目中视觉样式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图从审美文化的角度对电视艺术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品性进行美学意义的思考。审美文化是集中体现当代审美特征的范畴,而电视艺术又以其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成为最适宜的建构审美文化内涵与使命的现实审美途径。电视艺术以视听一体的图像,使审美的内涵在当代发生了深刻的变异,它的情感兴发的力度更强也更直接,它的现实介入的深度更广也更强烈。因此,电视艺术比其他审美途径更适宜审美文化在建构层面上的深入发展。电视艺术应该以其艺术的完整性去突出文化的和人性的意义持存,通过图像引发惊奇,通过娱乐启发意义。电视艺术应该具有审美文化的全方位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18.
蒲红 《今传媒》2016,(3):70-7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文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也为电视媒体节目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最丰厚的营养.电视文艺节目,最为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关注的是人的精神世界,通过电视手法让人产生审美体验为主要诉求.近些年来,文艺节目的发展进步非常迅速,主要表现在其内容的广泛性、形式的多样性和创作理念的时新性以及创作方式的多元性上.电视文艺节目的传承与创新,要求节目在内容上继承中华优秀的文化传统,展现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形式上则要不断借助最新的电视传播技术手段,不断创新节目形式,本文主要主要探讨电视文艺节目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9.
本文系“电视艺术理论名家系列访谈”之十一。在整合视觉文化研究与传播学的基础上,孟建教授创造性地提出“视觉文化传播”的全新理论构想,从视觉文化传播的语境与表征出发,上升到合理的文化构成,以一种传播形态与文化生产的理论构建,证明了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来临,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也标志一种新传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电视、电影、网络等各种媒介的广泛普及,人类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视像化时代。媒介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视觉美感的需求,以及消费社会商品价值的符号化追求,共同为视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搭建了舞台。尤其是在消费主义语境之下,视觉文化往往打着审美的旗号,以追逐商业利益为目的,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大肆宣传。而以视觉传播为主的电视文化在构建消费社会独特的文化景观的同时,也成为最主流的文化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