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辉 《东南传播》2012,(4):107-109
主题性报道是我国新闻报道的一大特色,是实现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途径。然而,近年来各级媒体在主题性报道方面或多或少出现了一系列"非新闻性"的倾向,如:概念化和标签化的"政治缩合语"、模板化和程式化的"报道模块"、无新闻型导语的"材料缩写"以及事实让位于观点的"准新闻"等问题。鉴于当下主题性报道缺少明显的新闻特征:没有时效性,缺乏新奇性、程序呆板、抽象僵化等弊端,已经影响到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针对这种现象,本文从遵循新闻报道规律,充分体现新闻价值的角度,列举了当下各级媒体在主题性报道方面所出现的"非新闻性"倾向的种种弊端,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主题性报道化为新闻性报道的几个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2.
郭磊 《新闻窗》2010,(3):77-78
主题性报道是指具有明确主题思想的新闻报道,是媒体通过对客观事实的报道所表达出的主观意图,这种报道往往是集新闻与宣传特征为一体的,集中体现出党委政府的思路,充分发挥舆论的主导性。在新闻传播中。主题性报道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推动作用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主题性报道是我国新闻报道的一大特色,是实现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各主流媒体的主题性报道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报道中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本文将以中央电台的新闻实践为例,在梳理主题性报道经验的基础上,探讨媒体如何在内容和形式上对主题性报道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4.
主题性报道是实现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途径,如何增强主题性报道的可视性、真实性和新闻性,一直是电视新闻人讨论的热点话题。本文结合笔者工作实际,从用"心"认识主题性报道的重要性、加强主题报道的新闻策划、发现报道细节、提炼主题等方面,探讨如何做好主题性报道,增强主题性报道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5.
许多主题性报道,往往说教腔严重,让人觉得枯燥乏味。而浙江卫视的《新长征路上的浙江人》一改过去的老路子,通过让新闻活动和新闻报道相互推进,深入实地采访,挖掘人物、呈现细节,手法多样的报道样式使报道的贴进性和可视性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6.
马莎 《东南传播》2014,(11):136-137
对新闻事实进行更宽视角、更深层次的报道,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区别于一般新闻报道的最根本特征。但地方台新闻联播中的深度报道往往与主题性报道划上等号,"高上大"有余、"接地气"不足,忽视了受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改版后的《福建新闻联播》专门开辟了"今日关注"版块,紧贴受众视角、剖析热点话题,突出了题材的重要性、评论的思辨性、报道的立体性和手段的丰富性,弥补了传统电视新闻报道的不足,有机融合了电视新闻深度与热点。  相似文献   

7.
所谓的主题性报道,虽然并没有看到一个权威性、规范性的解释,但在我们的日常操作中,这类的报道大体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党委政府阶段性的成就性报道;二是宣传党委政府当前重点工作的新闻报道;三是带有一定前瞻性或者说有引导作用的一些报道。总之,这类报道都具有很强的策划性,但并不具有或不全具有新闻作品该有的五要素。正因为主题性报道这样一些与生俱来的特点,一段时间以来,对于这类报道的诟病此起彼伏,甚至于有意见认为应该大幅减少。但是,从本人在基层电视台的从业经验来看,主题性报道不应削弱,反而应该加强,并以此来巩固电视媒体在当地受众中的NO.1地位。  相似文献   

8.
王春俊 《新闻三昧》2008,(12):39-40
主题性报道是一种总结性、概括性的复合型报道,主要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宣传报道我国政治经济生活中的新政策、新成就、新问题。它是一种融新闻性、宣传性于一体的报道形式。这类报道由于其浓厚的宣传色彩,以及沉闷呆板的报道形式,多年来不被受众欢迎。在业界甚至更流传着“主流新闻”(主题性报道、时政新闻)边缘化,“边缘新闻”(一般社会新闻)主流化的说法。  相似文献   

9.
现在主题性新闻报道已成为各级各类媒体宣传报道党和政府重大方针政策成就和群众关切的重要方式,并取得了显著效果,但是主题性新闻报道也并不是都完美无缺,在成长的实践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分析了目前在区县级电视台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客观"与"公正",是新闻界公认的报道原则,同时也是使新闻传播更具说服力和可信性的有效的报道方式.新闻报道要做到客观、公正,这是新闻传播者的不懈追求,也是广大受众的强烈愿望.探讨客观报道和公正报道原则的内涵及要求,力求使新闻报道做到客观、公正,并能坚持客观公正与立场倾向的统一是对新闻传媒及新闻从业者的一项基本的业务规范与要求.  相似文献   

11.
俊杰 《新闻前哨》2004,(8):32-33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内外交往的频繁,一些重大的政治、经济、化、体育、军事等方面的活动和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的不断涌现,给我们新闻报道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及时快速报道好各类重大的新闻活动和新闻事件?媒体如何抢占重大新闻事件最佳报道效果前沿,使报道逼真鲜活,感染力强?这一直是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各类媒体十  相似文献   

12.
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主题性、典型性报道一直是我们主流媒体长期的报道重点,也是我们的报道难点之一,同时更是我们新闻工作者一直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主题性报道一般是对党、政府重大政策的宣传报道,典型性报道是对先进典型事迹的宣传,这些报道往往都没有突发新闻事件的强烈  相似文献   

13.
彭青  汪明 《新闻前哨》2010,(1):48-49
体育报道,尤其是重大赛事报道.各类传媒竞争最直接、最激烈。对于这类报道,国内各传媒非常重视事件新闻,却往往忽略了非事件新闻报道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主题性新闻报道是弘扬主旋律、实现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我国此类报道普遍存在宣传味过重、缺乏吸引力等问题。系列直播报道《海峡西岸行》以其时效性强、生动活泼等特点从众多主题性新闻中脱颖而出,取得很好的收视效果。笔者从内容和形式两个角度,探讨其在主题性新闻创新上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15.
吴冬艳 《记者摇篮》2007,(4):54-54,69
“以今日的事态,核对昨日之背景,从而说出明日的意义来”是深度报道的总体特点。相对于客观性报道而言的,深度报道在报道客观事实的同时,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思考和判断,不仅追求报道的真实,更追求报道的深刻。经济新闻报道历来是新闻报道工作的一个重点。因而,在各类深度报道中,经济新闻深度报道尤为抢眼。  相似文献   

16.
李春艳 《新闻窗》2014,(2):61-61
作为全国第一家省级类型化新闻台,江苏新闻广播从2007年初成立以来,全天各类节目广泛应用了现场连线,这也是江苏新闻广播多年来在收听率和占有率上一直名列前茅的法宝之一。江苏新闻广播不仅在重大主题性事件和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中采用现场连线,就是日常报道也采用了现场连线。现场连线强调新闻报道与事件发生的同步性,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第一时间,第一现场”。  相似文献   

17.
主题性电视新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保安 《新闻前哨》2003,(12):50-51
一、什么叫主题性新闻 主题性新闻就是倡导时代精神,弘扬时代主旋律的新闻。主题性新闻一般带有一个时期鲜明的宣传报道意图,即宣传主题,注重深入社会生活,挖掘、发现足以能够准确、鲜明、生动地阐述宣传主题的新闻事实,并以此为载体报道新闻,传播观念。主题性新闻是新时期一种特有的新闻现象,是宣传的一个特别形式,是新闻报道的一个类别。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理解主题性新闻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主题性报道是当前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的重要形式,是弘扬主旋律、实现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途径.但是现在的主题性报道往往存在说教味浓、手法单一、缺少冲击力等一系列缺点,这正是漠视受众需求、轻视受众兴趣共同点的结果,自然也就弱化了主流媒体的"喉舌"功能,从而影响了新闻舆论的引导力.  相似文献   

19.
正主题性报道是当前传统主流媒体新闻报道中最重要、也是占比最大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这类报道却常常并不叫好。所以,主题性报道亟需转变话语体系,通过概念事件化、事件人物化、人物情节化的叙述结构、人文关怀与多维角度的叙述立场融入百姓话语体系,实现新闻表达的有效呈现和新闻价值的本质回归。本文将从叙事学的角度探讨主题性报道转变话语体系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体验式报道是近年来媒体中比较流行的报道形式,体验式报道是记者深入新闻现场、亲身体验新闻采访对象和新闻事件而采写的一种新闻报道。强调记者的"参与"和"体验",给读者以真实可信之感,颇受受众喜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