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曹淑江  一目 《出版参考》2007,(12):15-16
爱情是美好的。因为它是属于感情的东西.所以人们往往忽视爱情选择中的理性。其实,爱情婚姻从来就是理性的。  相似文献   

2.
当美国经济学家贝克尔因为用经济学分析爱情与婚姻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时,人们看到了经济学对广泛的人类行为的巨大价值,其中就包括爱情与婚姻。《爱情婚姻经济学》一书就用通俗易懂、妙趣横生的语言,向我们娓娓道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爱情走进了婚姻,也就走出了爱情的保鲜期,浪漫和激情在婚姻的屋子里将会慢慢地消失。而我们的爱情在婚姻的围城里依然鲜亮如初,因为我们给婚姻做了两个精致的抽屉,它们就是平淡生活里一帧又一帧的插图,鲜活了我们的情感。  相似文献   

4.
读《闺房记乐》的确如老朋友促膝话家常,亲切地感受到作者将浓浓的爱情,融会于淡淡的笔墨之中,以细致入微的观察,生动传神的白描。多侧面地展示了作者眼里、心中的爱妻陈芸其人和情投意合的夫妇生活之乐的画卷。[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爱情走进了婚姻,也就走出了爱情的保鲜期,浪漫和激情在婚姻的屋子里将会慢慢地消失.而我们的爱情在婚姻的围城里依然鲜亮如初,因为我们给婚姻做了两个精致的抽屉,它们就是平淡生活里一帧又一帧的插图,鲜活了我们的情感.  相似文献   

6.
正简·奥斯汀对婚姻和女性意识的看法,是女性在当时男权社会中对婚姻自由和自我解放的一种追求,她的观念远超当时社会中的普遍观念,更具时代价值和历史意义。简·奥斯汀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之一,《傲慢与偏见》是她的代表作品。在这部作品中,奥斯汀将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纠葛作为故事发展的主线,描写了四段婚姻。小说描写的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琐事,但奥斯汀通过  相似文献   

7.
每个人都渴望年轻的时候拥有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年老的时候有白头偕老的人在身旁。爱情和婚姻不同:两个人相爱,你爱我,我爱你,就OK;而婚姻则不然,明明相爱的夫妻,有时候谁都没错,而婚姻本身却错了。从爱情到婚姻,我们如何才能在漫长岁月里保持爱的恒久温度呢?这可真是个难题!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开始越来越多地依赖媒介,越来越多地沉浸在媒介产生的仿真的超真实的快感中。爱情和婚姻是人类所关心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正因为人们对于爱情、婚姻的关注,导致了爱情主题的影视剧和影视节目的长盛不衰。这也是当前婚  相似文献   

9.
郑燕琴 《大观周刊》2011,(17):39-39,17
作为女性作家,张爱玲在她的小说中多以描写男女婚姻,情爱及女性命运为主题,她笔下的女性多处于被压迫,压抑及被动的社会地位,并且在婚姻或爱情上多以悲剧收场。然而《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是唯一一位张爱玲笔下收获爱情与婚姻的女性。白流苏这个从没落大家庭中走出来的女性,在男权生活中不向命运低头,她凭借智慧和心计与婆家、娘家以及范柳原周旋较量,最终赢得了范柳原的爱情和婚姻。白流苏虽没有因战争感化为革命女性,她身上却也透出了对命运抗争以及追求爱情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0.
时尚词典     
《出版视野》2010,(4):35-35
什么叫闪婚 闪婚是闪电式结婚的简称。青年男女闪电相识,爱情速配,已成为一种时尚。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股快餐式的爱情和婚姻的潮流,那些选择快餐式爱情和婚姻的群体被称为“闪婚族”,其成员主要是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青年。  相似文献   

11.
爱情和婚姻,无疑是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之一。在我国古典文学中,歌唱爱情和婚姻的诗词极多,这方面的典故也十分丰富。我们从中选择了一部分较常用的、影响较大的典故,分两次向读背介绍。 (一)牛郎织女  相似文献   

12.
王蔚 《东南传播》2016,(5):29-31
爱情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主题,也是电影艺术表达的永恒主题。残疾人作为活生生的人,虽部分功能有所缺憾,但却一样有七情六欲,有热爱异性,渴望爱情,追求婚姻的生理、心理需求。纵观华莱坞电影,出现过为数不少的残疾人身影。本研究聚焦于华莱坞爱情电影中的残疾人形象及其历史流变,探究电影中"残疾"透射出的社会、文化意涵,以及残疾人形象塑造中所存在的缺憾。  相似文献   

13.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说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那末也只有继续保持爱情的婚姻才合乎道德".在近年出现的爱情婚姻题材的文艺作品和有关评论文章中,它经常被直接引用或者间接地涉及到.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少可以说明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对于这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关心.但是在引用或者涉及这段话的时候,又往往发生不符合甚至背离恩格斯原意的情况.这就  相似文献   

14.
爱情有理     
也许没有哪个年代对待婚外情有18世纪的法国来得更宽容。 18世纪对于法国是一个享乐主义的年代。那个年代极度藐视婚姻,当然主要因为婚姻在当时只是贵族间家世与财富的商业交易而已,对于名嫒而言结婚只是嫁给了一个表示身份的姓。婚姻只是为了延续家族的荣耀,爱情才是尊从自己的心愿,所以当时的人们对于爱情的尊重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15.
侃话连篇     
男的多为财,女的多为情。——罪犯入狱的主要原因爱情有吸引力,婚姻有约束力,想要逃脱两者,只有白费力。——束手就擒如果男人是汽车,那么,爱情是油门,婚姻是刹车,外遇是重新烤漆。——快速行驶,注意安全  相似文献   

16.
丁世忠 《新闻爱好者》2011,(22):154-155
19世纪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许多小说,一般表现的均是人与社会、性格与环境的对立,特别是通过对爱情、婚姻、家庭等问题的描写,反映当时社会经济变革所引发的各种矛盾冲突,说明很多人的宗教、伦理、道德、观念都经历着解构与重构的阵痛。在他们所面临的矛盾与痛苦的抉择中,也蕴涵着作者对代际伦理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丁世忠 《新闻爱好者》2011,(11):154-155
19世纪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许多小说,一般表现的均是人与社会、性格与环境的对立,特别是通过对爱情、婚姻、家庭等问题的描写.反映当时社会经济变革所引发的各种矛盾冲突。说明很多人的宗教、伦理、道德、观念都经历着解构与重构的阵痛。在他们所面临的矛盾与痛苦的抉择中,也蕴涵着作者对代际伦理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我们经常把爱情和婚姻当成“对象”的问题,似乎幸福婚姻的诀窍也就在于,一开始挑中那个“对”的人,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19.
《今传媒》1995,(4)
做‘爱的天使’──漫话《当代青年》“爱情,婚姻,家庭”专栏邝彩琴我从1985年起主持《当代青年》“爱情、婚姻、家庭”专拦已整整10年了。有人开玩笑,说我“爱”得执着,“爱”得专一。真实,并不是我多么有能耐,而是这个栏目使我幸运地面对了数十万名热情、宽...  相似文献   

20.
中风的婚姻     
佚名 《新闻世界》2008,(4):59-59
男女婚姻就是爱情的身躯,假若一方不能主动地去关怀对方,久而久之,也会中风瘫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