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志强 《中国图书评论》2014,(10):M0001-M0001
当前,山寨消费与奢侈品消费的心态竟然会暗中迎合。在诸多报道中,中国大妈们挤破伦敦奢侈品商店的门槛,只为能够获得打折销售的奢侈品:而在人们疯抢廉价奢侈品的行为中,乃是回国后炫耀自己拥有奢侈品的“自豪”。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闻周刊》2014,(40):11-11
中国人开始没那么热爱奢侈品了——不只一家奢侈品大公司的财报得出这样的结论。著名咨询公司贝恩的报告中,更预计中国奢侈品消费十年首次负增长。这有赖反腐对“表哥”们的打击。在人们的惯常印象中,中国人爱奢侈品,并且全球扫货。不过,最近这一年,尽管国人还是全球奢侈品消费最大户,情况却扭转了。  相似文献   

3.
江新 《新闻世界》2011,(8):157-158
本文分析了奢侈品在中国市场的宏观环境,并利用波特的五力模型分析了奢侈品在中国市场的行业竞争力,认为奢侈品在中国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针对奢侈品在中国的发展提出了相关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赵艺扬 《青年记者》2017,(2):115-116
微商作为互联网时代一种新兴的电商营销模式,于2013年7月在广东和江浙一带兴起.根据发展时间和销售商品的不同,笔者将微商分为三代:第一代以代购奢侈品为主,主要做熟人生意;第二代瞄准受众的虚荣心,代购高仿的奢侈品,俗称A货,不再局限于熟人,开始发展代理;第三代以自创品牌的化妆品、面膜产品为主,依靠发展代理覆盖市场,赚取加盟费,形成强大的代理网络.目前,社会各界还未对微商有明确的定义,笔者认为,微商就是在微信中售卖商品的个人或组织.  相似文献   

5.
梁波 《视听界》2013,(5):27-29
苹果、乐视等新媒体产业进军电视业,开发智能电视。在互联网技术进入电视产业的今天,电视正经历着从电子媒介到网络终端、从家庭聚会到私人媒体中心、从家用电器到奢侈品、从线性单向传播到随心互动服务、从有形物质载体到无限内容平台的变革。  相似文献   

6.
梁雪梅 《东南传播》2012,(12):37-38
奢侈品是一种包含丰富符号价值的特殊商品。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奢侈品消费文化也不可避免受到影响。一方面,数字化时代,新媒体变成奢侈品的"品牌放大器",对二者的创新融合带来了奢侈品营销的春天;另一方面,后现代语境中的奢侈品消费也带来"晒"奢侈品网络文化盛行、舆论监督与社会自净、"以次充好"的消费文化和新媒介生态,导致奢侈品符号意义的滑落。未来,奢侈品定义、符号价值将更具多角度、多阶层、多领域的解读,新媒体也将不断改写着人们对奢侈品的认知。  相似文献   

7.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奢侈品进入中国后,我国居民奢侈消费的热度持续高涨,中国在全球奢侈品市场中占有的比重也越来越重,2004年占全球奢侈品销售额的12%,仅次于日本和美国。那么,在奢侈品市场和奢侈品消费者和大众传媒之间到底存在着怎么样的关系呢?本文就是从传媒和奢侈消费的角度出发,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阐述三者之间的关系。奢侈和奢侈消费的界定克里斯托弗·贝利在《奢侈的概念——概念及历史的探究》中把奢侈的历史划分为古典范式和现代范式两种。在古典范式作者举了三个不同时期的奢侈的概念。虽然这三个时期关于奢侈的内涵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8.
王洁雯 《新闻世界》2012,(1):109-110
在全球奢侈品行业日渐萎靡的大背景下,中国奢侈品市场初步成形。对于这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市场,各大奢侈品品牌纷纷入驻,抢滩各自的市场和目标消费群。本文试将奢侈品品牌与普通品牌进行对比,根据奢侈品品牌的特征,为其归纳出最有效的品牌传播方式,帮助品牌经营者传递品牌文化,提升品牌形象及知名度。  相似文献   

9.
梁雪梅 《报刊之友》2012,(11):149-150
当下消费社会中,奢侈品消费中的身体文化传播研究可从“奢侈”的历史入手。“身体文化”卷入传播领域,成为“最美的消费品”。受人类“好奇”本性推动,人们不断追求“奢侈”,将“身体”进行“自恋式投入”,因此奢侈品得以推陈出新。“身体文化”进入奢侈品消费的过程,好比“红楔刺白”:首先“身体文化”(楔子)在消费文化(蛋白)中不胫而走,成为主导论述话语,再直击核心(蛋黄)——奢侈品消费。结果,“蛋黄”穿破,和“蛋白”融为一体,意味着奢侈品消费充斥、填满了整个消费文化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0.
Coach,美国二线品牌,在中国成了奢侈品,同一商品国内外境遇为何会有差异?本文通过对Coach、消费社会、消费符号的分析来研究当今社会的奢侈品消费现象,探讨人们对于奢侈品消费的本质,理解符号消费,并对当今的奢侈品消费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1.
王海霞 《新闻世界》2013,(9):199-200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网络作为新媒体的重要形式之一,其在营销活动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不断凸显,奢侈品品牌互动营销与网络联姻已成必然趋势。本文以“尊尼获加”品牌为例,通过分析其巧妙利用网络进行品牌互动营销的具体策略,旨在为其他奢侈品品牌营销提供合理化的建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韩英  程晓君 《青年记者》2010,(18):35-36
在2008年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冲击下,全世界奢侈品消费都不可避免地呈下降趋势,中国却一枝独秀地保持了增长的趋势。2009年,世界奢侈品协会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月,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已占全球市场的25%,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  相似文献   

13.
代欣怡 《今传媒》2020,(2):50-52
随着社会化媒体的普及,传统的营销传播逐步向蕴含着丰富文化内涵的品牌传播过渡,消费者进入品牌传播的营销闭环。作为人们身份地位象征的奢侈品品牌逐渐进入中国中产阶级的生活,面对西方的舶来品,中国式奢侈品消费的背后暗藏的是盲目的狂欢和虚假的幸福。本文旨在分析奢侈品品牌的历史发展,以及其在中国的品牌传播现状,并以此来探讨奢侈品行业在中国迅猛发展的原因和本质,揭示奢侈品消费背后,中国人浮躁的消费心理。  相似文献   

14.
对于奢侈品品牌来讲,把产品及品牌的触角快速稳健地深入到中国二三线城市市场,是目前的重点战略之一。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消费力日渐强劲,对生活质量、生活品位的追求也在明显提升。来自贝恩的报告显示,2010年美国市场的奢侈品销售量上升12%,欧洲增长6%,亚洲有22%的增长,而中国大陆的奢侈品销售增幅达到了30%。预计在2015年中国奢侈品销售额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占比达到20%。  相似文献   

15.
奢侈品是"品牌溢价"比例远高于使用价值的商品。奢侈品如何能实现"品牌溢价",是当前品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有异于大众品牌,平面广告集中体现了其表意规律:由一幅或一组图像组成的平面广告呈现出"美术"特征,将其神话功能发挥到极致。奢侈品平面广告通过操纵实用意义与艺术意义的构成比例,无限放大艺术意义,挤压其实用意义,以此来构建奢侈意义。  相似文献   

16.
石娜 《新闻世界》2011,(12):224-225
近年来中国一跃成为全球奢侈品消费的主力军之一,即使在经济危机期间,中国的奢侈品消费也未受到太大的影响。中国商务部预测,到2014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面对如此强劲的奢侈品消费劲头,我们不得不审视大众媒介在其中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也应看到大众媒介在塑造整个中国的消费文化、消费观念和消费环境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贾笛 《今传媒》2012,(3):53-5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各大奢侈品品牌接连登陆中国并发展壮大,我国奢侈品消费进入高峰期。广告作为奢侈品品牌在中国市场开拓的主要推手,其广告内容以及传播活动的影响日益增大。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奢饰品广告社会责任缺失的现象屡见不鲜,对社会的生产消费、社会大众的消费行为和社会风气造成了不良后果,因此有关单位要加强监管,参与企业提升自律意识,并加强社会大众对对奢侈品广告的辨识程度,从而实现奢侈品广告社会责任的重塑。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闻周刊》2009,(47):89-89
国内知名奢侈品产业研究咨询机构、北京大学奢侈品管理项目合作伙伴.意国时尚管理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就本年度奢侈品品牌在中国各大城市的市场发展和零售布局展开调查分析.于2009年12月中旬联合《中国新闻周刊》发布“意国时尚2009中国16大奢侈品城市排名报告”。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奢侈品现状以及消费者消费动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庆 《今传媒》2011,(6):48-49,64
本文论述了目前中国的奢侈品现状以及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做出了诠释,从根本上分析了奢侈品的目标消费群体购买奢侈品的动机,以及对这类消费者的特点进行了阐述,并提出建议应该如何来建立中国的奢侈品品牌。  相似文献   

20.
杨先顺  郝晟 《新闻界》2014,(2):45-50
消费社会背景下,品牌符号价值是理解奢侈品消费的最佳视角。本文认为奢侈品品牌符号价值体系由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心理价值、社会价值构成,奢侈品品牌符号价值生产源于需求体系和社会交流体系两条路径的相互影响。奢侈品意义赋值过程可概括为:通过昂贵的价格和奢华的外观、广告中的明星和场景、时尚领导与秀场文化、商场服务与氛围等市场营销方式的互动构建奢侈品品牌符号价值。理解奢侈品品牌符号价值形成原因和形成机制至关重要,有助于消费者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培育理性的消费态度,有助于引导社会的奢侈品消费循序渐进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