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海鹰 《新闻记者》2007,(12):17-19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变革的时代。“第三次浪潮”正在将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带入信息社会。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传播环境,我们今天面临的是一个数字化的多媒体传播环境,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传统媒体感到了新媒体带来的挑战和竞争压力。事实上。新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的挑战和竞争压力并非第一次。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原有媒体而言的。对于报刊来说,广播是新媒体,对于报刊和广播来说,电视是新媒体,对于报刊、广播电视来说,互联网是新媒体。回顾大众媒体的发展,我们看到,至少到目前为止,新媒体的出现,并没有取代原有的媒体,相反,新媒体带来挑战和竞争,促进了原有媒体的发展和创新。计算机网络和数字技术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这就是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而数字化的传统媒体将跻身于新媒体的行列,以全新的传播方式为新一代受众服务。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的渠道和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媒体将人类推进了全媒体时代。在报纸、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体和以互联网、手机、移动多媒体等新媒体共存融合的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如何才能抓住时机,在与新媒体融合的同时实现转型?"汽车时代"拯救了电台,"数字时代"成全了新媒体……全媒体时代,正进行一次全新的洗牌,作为传统媒体的纸媒不能妄自菲薄,更不能不见"森林",重新审视自身定位,方能在竞争  相似文献   

3.
<正>时下,从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到新媒体(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再到新新媒体(更加强调互动和参与的社会化媒体),媒体业正在经历着又一次全新的变革。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报刊、移动电视、网络微博、微信平台等。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具有互动性、快捷性、大众性、多元性等优势。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其传播状  相似文献   

4.
王翔  牛鸿英 《传媒》2015,(21):49-50
新媒体是新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相较于报刊、广播、电视、户外等四大传统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当下,以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通讯技术为主的时代,为信息交互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5.
金鸣 《新闻窗》2011,(5):69-70
网络媒体改变了什么所谓网络媒体是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又叫新媒体。就目前来说,新媒体主要包括有网络、手机、移动电视、数字电视、交互网络电视、博客和播客等等。而在这些新媒体中,人们又以互联网和手机作为新媒体的代表。  相似文献   

6.
李广涛 《新闻窗》2014,(6):80-80
一、新媒体时代概述 新媒体时代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于1967年提出的,新媒体时代的"新"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它是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综合利用了网络技术、移动技术和数字技术等先进科学技术,通过收集、数字电视、电脑等终端和无线通信网、卫星、互联网等渠道,向用户提供娱乐和信息服务的媒体形态和传播形式。新媒体也可以称为"数字化媒体",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  相似文献   

7.
左霞 《新闻世界》2013,(9):162-164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掀起传媒产业革命的新一轮浪潮,既给传统媒体带来不可避免的冲击,又为传统媒体利用其强大功能以另一种形态发展提供了条件。本文就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竞争与合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军事记者》2010,(11):56-56
新媒体的发展势不可挡。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新媒体具有许多优势,新媒体的出现,让人们摆脱了必须按固定节目表收看电视、收听广播的束缚,在任何时候都能从互联网甚至移动通讯工具中获得自己喜爱的节目内容。这就深刻改变了人们的信息接受方式和习惯.极大地增强了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新媒体正在大步赶超传统媒体,这个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和应用,我们正处于一个新媒体蓬勃发展的时代。新媒体的出现,一如当年的报纸、广播和电视,正逐步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但是,对于新媒体的定义,迄今并没有统一的说法。一般认为,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它是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  相似文献   

10.
谭薇 《新闻窗》2015,(3):16-17
近年来,"新媒体"一词常被人们挂在嘴边,但新媒体究竟为何物,很多人却不甚了解。那么,新媒体到底是什么呢?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网络、数字报刊、手机app、移动电视、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三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新媒体是针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所谓的"新"体现在技术和媒体的状态上,并伴随着互联网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现在的社会中,新媒体的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是继报刊、广播、电视为主体的传统媒体后出现的“第四媒介”,即网络媒介,它从传统媒介脱胎而来,既集中了所有传统媒介的优势,同时又具有传统媒介不具备的特点。有国外研究者提出传统媒体必将被新媒体取代,更有人称十年内纸质媒体将不复存在。但现实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交互和结合来共同完成一个新闻传播。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是信息时代的产物,作为时代的宠儿,新媒体自出现以来,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态势,对传统媒体产生强烈冲击。以广播、电视、报纸为首的传统媒体虽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为信息传递和人们的休闲娱乐作出了巨大贡献,已经具备了深厚的群众基础。但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仍然面临着受众流失、传播方式落后等众多生存、发展压力。本文主要提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并没有不可逾越的界线,应主动与新媒体融合,寻求更好发展。并以传统广播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为例,探讨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娱乐方式、收视方式以及消费方式等等,让原本单一的模拟电视从历史的舞台上渐渐淡化,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时代开始走进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电视媒体作为传统媒体形式来说,要想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抓住自己本身的优势,提高其核心竞争力。本文通过对新媒体语境与传统媒体的基本概述作为切入点,进一步分析电视新媒体化的发展趋势和走向,并对未来电视媒体向电视新媒体化转型的优势整合对策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媒领域的其他传统媒体而言的,它是不同于报刊、广播、电视的一种全新的传媒形式。本文作者对广播电视和新媒体整合传播发展状况与趋势进行了详细地分析。  相似文献   

15.
全媒体时代,是当前媒介研究领域对于媒体多样化的形象概况。全媒体时代不仅具有高度发达的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又能够给受众提供全方位的视觉、听觉、触觉等体验。而在我国,很多传统媒体肩负着掌握社会舆论导向的功能和作用,面对新媒体的强烈冲击和挑战,传统媒体如何把握舆论导向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传媒时代,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正以强势冲击着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应对新媒体的逼人之势,报纸,尤其是主流媒体的党报该怎样留住我们固有的读者群,并发展新的读者群,已是当前急需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赵明良 《传媒》2015,(11):69-70
步入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科技对广告业产生了深远影响,新媒体的发展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远远超越了报刊、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其对广告的依赖程度较传统媒体有过之而无不及,通过技术手段的发明和营销模式的创新,新媒体对广告行业在多重维度上进行了建构与解构.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技术给传媒行业所带来的冲击和创新,进一步分析了新媒体对广告行业产生的变革和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武艺林 《新闻传播》2022,(16):109-110
近几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冲击,电视新闻记者的定位与工作内容等都发生了转变。新媒体时代是一个包容的时代,同时它的到来也给电视新闻记者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之下,作为一名电视新闻记者更应该迎难而上,不断提高自身职业素养,以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要求。本文以“新媒体视域下电视新闻记者职业素养探究”为题,剖析新媒体时代对电视新闻记者的要求以及新媒体视域下提升电视新闻记者职业素养的措施,旨在呼吁新闻工作者遵守职业规范,推动行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时代的发展,产生了新的媒体,而新媒体的出现已经使我国的传统媒介的发展受到影响和冲击。其实新媒体的出现只是拓展了传统媒体未曾拓展的领域,如同电视的出现促使了大众文化的繁荣一样。尽管新媒体的涌现与庞大的传统媒体族群相对来说依然是树木见森林,尽管我们不否定少数新媒体的受众也同样可能  相似文献   

20.
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新媒体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媒体也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严格地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而言,新媒体具有个性化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