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德育实效性的低迷状态长期困扰着高校德育工作者,在生命教育视野下,德育与生命的疏离是高校德育实效性低的原因.因此,高校德育应追求生命关怀的理念,因为生命关怀是高校德育的本质要求、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高校德育中的具体体现、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殷切呼唤.鉴于此,高校德育应以尊重生命为基本内涵、以追求人生幸福为终极目标、以激发情感为重要过程、以理解与对话为主要方法,切实提高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王静 《文教资料》2008,(19):91-92
人们普遍认为,学校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学校德育就是教育者用社会思想品德规范教育影响受教育者个人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在这一实践过程中,教育者围绕传统学校的基本内容来用一系列有效措施使德育工作收到了明显的教育效果.然而,传统的学校德育的内容存在缺失现象,生命关怀--这一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却有时被忽视.本文认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应该从生命关怀的角度,让学生先自爱,进而去爱其他人,从而最终实现德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德育的生命关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育是一种关涉人的生命生成的教育活动,是生命个体生存、发展需要。因此,学校德育应始终关注学生的生命世界,这既包括在德育的内容方面应呼唤学生对自然生命的敬畏和关爱,又包括在德育实施中应倾注对学生精神生命的理解和尊重。  相似文献   

4.
郝军燕 《教育探索》2012,(10):117-118
生命关怀是德育的核心价值,是德育以人为本的根基。德育的生命关怀的策略主要包括德育价值生命化、德育内容具体化和德育方式的个性化。  相似文献   

5.
当前,大学生中自杀自残等漠视生命的现象频频发生,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主要原因是因为生命关怀教育时时被忽视,从而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在此背景下,本文从高校德育重视生命关怀教育的必要性出发,通过分析生命关怀下高校德育实效性不强的原因,对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6.
学校德育在秉持理性精神的同时,必须大力张扬人文关怀,做到生命在场。这是由生命对于人的价值、德育的性质以及德育人文关怀的特点所决定的。要做到生命在场,我们应努力在教学活动中传授生命真知,开启生命智慧;体验生命活动,丰富生命情感;践履生命行为,养成生命善行。  相似文献   

7.
生命关怀理念认为生命是教育的原点,教育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当前中国幼儿园课程评价存在评价目标封闭化、评价内容脱离幼儿生活、评价过程忽略幼儿的主体性、评价结果追求整齐划一等问题。为了回到教育的原点,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幼儿园课程评价应强调评价目标体现生成性、评价内容结合幼儿生活实际、评价过程彰显幼儿的主体性和评价结果尊重幼儿独特性。  相似文献   

8.
邵艳 《文教资料》2011,(1):148-149
现代大学生需要生命关怀。高校德育生命关怀的缺失包括:高校德育坚持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导致生命关怀的缺失:高校德育内容单一、抽象和封闭忽视生命教育:高校德育模式由“知识性德育+日常性德育”组成漠视生命关怀教育;高校德育的方法过于简单没有发挥道德教育的规范导向作用。要实现高校德育生命关怀,我们必须坚持“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统一:构建以生命关怀为主体的现代德育的内容体系:改进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重视生命关怀教育;构建生命关怀教育平台。  相似文献   

9.
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的生命关怀教育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个新的课题。本文主要探讨了大学生生命关怀教育的主要内容、必要性以及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0.
在生命教育理念下重新认识与建构幼儿园区域活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前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并不尽如人意,主要在于区域活动一方面被错误地认为只是幼儿园集体活动的补充,另一方面教师对区域活动的开展存在畏难心理。从生命教育理念来看,区域活动的开展应该具备日常化、整合性和动态性等特点,为此教师应将区域活动全面、稳定地纳入到幼儿园的课程设置中来,通过构建稳定的活动实施机制和对区域材料的科学评价,带动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人文关怀,肩负立德树人重任的高校德育更应努力凸显这一特质。近年来,对话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正逐步向高校德育领域渗透。对话德育的缘起有其深厚的理论和现实背景,其中包含着深刻的人文关怀意蕴。人文关怀视野下的对话德育建构,可从对话理念人本化、对话关系伙伴化、对话场域生活化、对话文本人文化和对话方法人性化等五个路向进行。  相似文献   

12.
“关心他人”看起来是较为陈旧的德育内容,然而我们今天所说的“学会关心”具有更为深刻的涵义。关心是一种美德,同时更意味着一种关系。在儿童的道德教育中,通过关心关系的建立,培养儿童各方面的品质,从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是当前德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道德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追求。文章在分析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及其研究的基础上,着重探讨科尔伯格将理论运用于学校道德教育实践提出的采用道德讨论策略和公正团体策略促进儿童道德判断水平发展的方法。据此提出中国学校德育应该摒弃只对有关道德知识的讲授和灌输,应加强学生自身的主体建构,改善其道德认知的结构,提高其道德行为的水平以发展其道德品格。  相似文献   

14.
论学校道德教育的生活空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活空间是影响学校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个体的道德发展不仅具有时间上的发展性,也具有空间上的迁移性(情境性)。学校道德教育应该通过反思性道德学习,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道德智慧,为学生适应在熟悉与陌生、虚拟与现实的空间中穿行的现代生活做准备。  相似文献   

15.
真实的道德生活与德育课程生活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归生活的道德教育所回归的应是学生真实而非虚妄的道德生活。当前的道德教育之所以没有真正实现“回归生活”,就在于它没有回归真正的生活——学生的真实道德生活。真实的道德生活所体现的是真确的道德事件,所引发的是真正的道德冲突,所达致的是真情的道德体验。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应以学生真实的道德生活为根基,选择并运用真确的道德事件,以诱发学生切己的道德价值冲突,唤起其真情实意的道德需要与情感。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跟不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要求,这主要缘于德育工作不符合农村实际,与农村建设相分离。面对这一问题,学校德育要积极进行改革:在德育目标上确保底线要求得到落实;加强德育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学生参加新农村建设实践;充分利用社区德育资源;提高教师队伍的“德育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社会,职校学生中的大多数被认为是考试的失败者,由于缺少必要的教育引导、关怀与爱护,便产生对自身生命价值不加珍惜乃至随便否定的意识和行为。职业学校应从学生的生命现状出发,积极探索符合职校学生个性特点的生命德育方法,使学生重新找回做人的尊严,激发生命意识,从新的起点走向自己理想的人生,促进个体生命价值的实现和至善幸福的达成。  相似文献   

18.
生活德育论——幼儿道德教育的科学实践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德育”是“生活教育”之题中的应有之意,生活德育论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灵魂,生活内涵、实验思想及改造的心理学基础决定了生活德育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解读生活德育论,对正确把握幼儿道德教育的基本特征、幼儿道德发展的主要特性,深入理解幼儿道德教育的心理学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澄清生命德育论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揭示其在理论上存在的困境,以便回答生命德育论在现代社会中是否具有可行性和现实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传统德育模式在实践中存在诸多弊端,构建价值取向人本化、德育内容生活化、德育方法现代化、实施载体多样化、评价机制科学化的德育生活化模式的理路正是对这些弊端的补救。这对提高德育实效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