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其异 《大观周刊》2012,(23):64-65
新公共管理是80年代以来兴盛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也是近年来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主体指导思想之一。文章从新公共管理的理论简析入手,分析我国政府公共管理理念的实质,突出我国进一步进行政府公共管理改革的必要性,因而新公共管理给我国政府公共管理改革理论和实践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技术革新推动着新媒体的发展与普及,新媒体的不断兴盛为公民表达意见、抒发情感等提供了平台,满足了公民的表达需求。公共领域是话语民主实现的重要条件,但这种公共表达由于公民个人情绪、媒体引导等因素使得话语民主成为一种幻象。  相似文献   

3.
付玉  陈丝丝  范曦 《新闻世界》2013,(9):152-153
技术革新推动着新媒体的发展与普及,新媒体的不断兴盛为公民表达意见、抒发情感等提供了平台,满足了公民的表达需求。公共领域是话语民主实现的重要条件,但这种公共表达由于公民个人情绪、媒体引导等因素使得话语民主成为一种幻象。  相似文献   

4.
徐传达 《新闻世界》2014,(6):317-318
美国公共新闻运动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最早由梅里特和斯威夫特发起,直接原因是人们厌倦政治,投票率低。90年代进入兴盛期,特征有:摒弃精英主义、主打正面报道、淡化赛马式报道、引导公众参与并解决现实问题等。公共新闻运动在新世纪之初退潮,标志是Pew公共新闻中心的关闭。  相似文献   

5.
公共领域和群体极化是目前研究互联网公共讨论的两个重要理论视角,其基本观点却相互矛盾。本文对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和梳理,认为公共领域和群体极化只是同一个问题的两面。一方面,公共领域最终形成的是同质群体;另一方面,群体内成员的观点必然有所差异,从而可以形成理性的讨论。本文认为,互联网技术给群体关系和公共讨论带来新的特征和挑战,从整合的视野,值得关注的问题包括:互联网讨论与真实生活感知的关系、互联网平台的技术控制因素和互联网讨论在现实社会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公共领域,简单地说,就是指我们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里,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市民可以自由表达与沟通意见,以形成民意与共识。它是介于私人领域和个体权威之间的一个领域,是一种非官方公共领域,是各种公众聚会场所的总称,公众在这一领域对公共权威及其政策和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作出评判,呢发端于古希腊城邦广场,历经文艺沙龙、咖啡屋和书友会等近代公共领域,发展到资产阶级代表型公共领域的兴盛时期,最后在现代商业运作下日趋衰落。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群体分化日益显著,使得处理群体关系、群体利益等问题在我国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8.
明代,女教书的编纂与出版较为兴盛,数量较多,而且内容详尽,通俗易懂,较之以前更加通俗化、平民化和普及化,适合不同阶层和文化层次女性的阅读.在皇室的倡导和民间的呼吁之下,女教读物成为明代女性启蒙教育的必读之书,女教书的阅读群体较为广泛.阅读女教书颇有益处,无论是对女性自身,还是对家庭及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蒋露 《报刊之友》2013,(3):99-100
新媒体出现后,媒体逐渐从一个高门槛的专业机构操作,变得越来越个性化。微博互动式的传播方式,使得传媒生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在微博这个虚构的舆论场中,网络群体就同一公共事件发表舆论,推动事件的进程,并形成网络时代的心理群体。然而网络流言、网络暴力事件也并没有停止过。本文试图以法国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对于群体心理的研究为出发点,以新媒体语境为研究文本,从群体心理、群体意见以及群体领袖三个维度,对新媒体语境下的网民心理进行浅要的分析解读。  相似文献   

10.
从若干公共事件剖析网络群体极化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近年发生的一些公共事件透视当下网上一种常见现象——群体极化,通过一系列现实个案分析其原因、生成机制及其所产生的效应。同时,探讨在两个舆论场并存的媒体环境之下,传统媒体应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应对群体极化。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阅读推广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阅读,关乎一个民族的兴盛和进步,阅读有助于提高整个国民素质和整体国力。开展全民阅读,已逐渐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公共文化政策。因此,要大力进行阅读推广。文章介绍了我国阅读推广的现状、阅读推广的历程以及开展阅读推广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试论公共图书馆博客与不博客的理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客的私人性与开放性决定了其分享和参与的社会特性,博客精神与公共图书馆精神的天然耦合,使博客成为公共图书馆时代精神的技术表达,公共图书馆博客对公共社会价值的实践全面诠释了公共图书馆博客的理由,而对不博客理由的反讽进一步预示了公共图书馆博客的兴盛.  相似文献   

13.
文化共享工程在山东省的群体化服务实践,就是为了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多样化信息需求,以农村群体为重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资源,创新传输手段和服务模式,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在社会最大范围内的共享,为不同群体提供差别化的细分服务,为山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在发生后如果不进行舆论引导很容易引发公众恐慌情绪,最终导致谣言在社会和网络上大肆传播,由本地区蔓延至全国各地.地方媒体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产生的谣言,保证正常信息的流动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辟谣"作用.利用好地方媒体在本地区受众心中认知程度和自身传播力优势,把引导地方舆论工作的职...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具有天然的去中心化和无限扩张的特点,其话语赋权特性使网络成为舆情窗口,其相对的隐蔽性又为舆情表达和传播提供了情绪宣泄的出口.新兴媒体的兴盛,加速了信息的传播、交流和串联,同时亦为孤立的个人提供了联接的渠道,网络平台的公共性、隐蔽性促使网民更加积极地在社交平台上表达意见;不同传播主体依据主观意识对传播文本进行解码和...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的社会职能是伴随着图书馆的产生、发展、兴盛而不断完善的,早期的萌芽阶段社会服务的功能并不完善,现代图书馆社会职能的繁荣扩展,文化和教育的职能一直是相生相伴,难分彼此的。本文探讨文化职能和教育职能的内在关系,旨在更深入地了解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完整属性。  相似文献   

17.
张琪 《新闻世界》2011,(10):132-134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不断构建和拓展网络公共领域的空间,但是网民参与中也容易发生群体极化现象。"河北大学飙车案"事件的发生,立刻引起网络的关注,并在事件发生过程中不断制造新的话题。  相似文献   

18.
网络言论的开放使得网络似乎具备了公共领域的形态,并成为了民主和参与的论坛.但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频繁发生却预示着这一期待的落空:充斥着"多数人暴政"的网络并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公共空间.本文从网络舆论形成的关键阶段--网络讨论入手,通过对网络讨论品质的具体考察来探寻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成因.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5,(16):53-58
微博赋予了大学生更多的利用媒体发表言论的权力,成为了高校领域一个重要的新型舆论场。论文结合案例考察了微博公共空间中大学生网络舆论的生成,提出了四种主要的舆论生成模式:民意蒸腾模式、多元桥节点辐射模式、再中心化模式、自由博弈模式,研究发现校园草根微博、各方意见领袖、高校机构微博是大学生微博舆论生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它们的作用之下,大学生加入到了事件的讨论中,推动舆论形成,对微博公共空间的发展带来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国故事期刊的兴盛和繁荣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与思想解放在文艺战线所取得的重要成果.故事是民间文艺、民间文化的主要形式,其历史源头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远古,历史的远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