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深度报道是一种通过系统地提供新闻事件的背景,用客观的形式进行解释和分析来延伸和拓展新闻价值的报道方式,它能够充分运用新闻主体的参与性、思维的宏观性、辩理的透彻性以及启示的深刻性,提高企业报的办报质量,并以其独特的魅力最大限度地吸引读。在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经济生活变化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读需要了解更深层次的内容,企业报在竞争中要赢得读,更多的需要依赖深度报道的不断强化。  相似文献   

2.
深度报道是一种通过系统地提供新闻事件的背景,用客观的形式进行解释和分析来延伸和拓展新闻价值的报道方式,它能够充分运用新闻主体的参与性、思维的宏观性、辩理的透彻性以及启示的深刻性,提高企业报的办报质量,并以其独特的魅力最大限度地吸引读者。在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经济生活变化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读者需要了解更深层次的内容,企业报在竞争中要赢得读者,更多的需要依赖深度报道的不断强化。新闻要刻意出新,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而要在新闻业务上突破“新”字,就要做到新中求“深”,“深”中出新,在这方面,深度报道可以说大…  相似文献   

3.
抓住重大决策和重要政策做好解读报道 在当前新闻同质化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党报应把独特的资源优势转化为打造市场竞争力的王牌,变党报的政治优势为市场优势,做深、做透方针政策解读性报道.  相似文献   

4.
覃勇 《中国广播》2009,(11):27-30
随着新闻传播速度的加快,追逐新闻的独家性已越来越难,而解读新闻比捕捉新闻更具现实意义。如何在新闻解读策略上顺应时代要求,在新闻解读中表现出自己的独特魅力,如今已经成为经济广播生存竞争、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力求通过对目前新闻解读特点的分析,总结出关于新闻解读的一些共性的规律,揭示出新闻解读的先进手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5.
在十六大报道中,一些经过信息归纳、信息提炼的报道,构思巧妙,解读性强,受到了读者的好评。 例如,11月10日,新华社播发新闻《90多个“新”字和16次掌声——代表评说江泽民同志大会报告》。记者敏锐地抓住了代表所作的统计,使新闻主题更突出,可读性增强。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的出现和普及使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拥有“公民新闻”的传播和接收设备,并且拥有越来越强的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这就使得这种以非专业新闻传播为主题的新闻传播模式崛起并盛行,并且使得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记者,这种新闻模式已经在众多突发事件和重大事件的报道中爆发出巨大的能量,在新闻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笔者从传播学的视角对公民新闻进行了解读:对公民新闻传播模式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也从“使用和满足”理论、“沉默的螺旋”假说、自媒体传播的信息环境和公民新闻的社会功能四个方面对公民新闻做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杨娜 《传媒》2016,(4):72-73
典型人物报道具有非常强的社会价值、现实价值和文化价值,在我国新闻宣传领域扮演着关键角色.一方面,典型人物报道具有非常强的舆论引导能力,能够全面凸显不同时代的价值诉求,是不可或缺的一大新闻题材;另一方面,典型人物报道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在解读阐述、宣传推广党和政府重大方针政策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各种新闻传媒都在努力探讨一个问题:怎样t策划深度报道。 仔细分析一下便可清楚,能够成为深度报道的事件或题材,首先是它的新闻性强、时间性恰当、带有理性分析,或形成系列等因素所决定的。没有这些,就没有深度报道可言。明确了这一点,对报纸的深度报道就不难定位了。  相似文献   

9.
正经济新闻是关于经济生活中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它解读经济政策,服务经济活动,挖掘经济现象,传播市场信息,内容相当广泛。搞好经济新闻,不仅是新闻单位自身做大做强的现实需要,也是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这就需要把握经济新闻的特殊性、规律性,顺应时代,以创新的手法,贴近读者的形式去报道。用创新思维选择经济新闻报道角度,要着重从与读者心理上的接近性、利益上的相关性两个方面去寻找,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四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别鸣 《新闻前哨》2003,(7):74-75
报道时效性越来越强,新闻信息量越来越大,各报都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对国际新闻的报道力度,力求把一个全面生动、丰富多彩的世界呈现给读者。而在这其中,传神会意的标题成为国际新闻版面中最活跃的元素,是引导读者坐看风云变幻、关注国际事件极为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闻传递速度的加快,追逐新闻的独家性已越来越难,而解读新闻比捕捉新闻更具现实意义。新闻解读思维是在遵循新闻规律的前提下,辨别新闻、分析新闻,并对新闻进行重新组合,提升新闻有效信息含量的思维过程。要将新闻解读思维转化为报纸版面的效果,并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编辑记者必须有敏锐、准确的判断力;要认真研究并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解读新闻时应力求点面结合。  相似文献   

12.
经济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强,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关联度越来越紧,受众对经济的关注度越来越大。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媒体应当最大限度的为受众提供角度新颖、手法独特、构思巧妙、见解独到、实用性强的经济新闻,使媒体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使经济新闻通过报道方式的创新,取得更加有效的传播。  相似文献   

13.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对资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不满足于仅仅知道“发生了什么”,而更想知道“新闻事件原因”、“新闻事件实质意义”。在这一趋势下,党报调查性报道应时而兴,在解读信息、解析现象、解释事件上,日益凸显其调查的力量与新闻舆论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调查性新闻的采写周胜林一、什么是调查性新闻调查性新闻,是记者通过深入调查、自己发掘出来的、某些个人或集团力图掩盖的内情和问题的报道。调查性新闻的采写,记者独立自主性强,他们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展调查研究,不依赖政府部门提供现成材料和结论,而是自己...  相似文献   

15.
传媒微语录     
《新闻实践》2012,(2):77-78
“人人都能成为媒体,还需要专业媒体吗?”有人提出了疑问。实践证明,回答是肯定的。如今,一家媒体独家占有信息越来越难,独家报道的内涵也已经发生新的变化。同样的新闻事实,如何判断新闻价值,从什么样的坐标和角度考察新闻现象。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报道并呈现给受众,无不考量着新闻人的独家视角、独家分析、独家解读。面对媒体竞争,做有思想的新闻应成为人民日报报道高出一筹的基本途径。从共享的新闻资源中寻找独家视角,用有思想的深刻解读帮助国内外读者观察世界大势、关注中国发展。人民日报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6.
如今世界已进入了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的社会生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与商业活动、经济信息更加紧密相连。经济信息大爆炸使得经济新闻在电视新闻报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又因为经济新闻中所独有的情报性、行情性和与大众生活的贴近性,而使得大众对它倍加关注。这就给经济新闻的报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广播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化,现场报道作为录音报道的一种形式越来越多地使用。由于现场报道是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现场边看、边听、边记、边录、因此具有更强的时效性、真实感和现场感,能够体现广播特色,所以深受听众认可。  相似文献   

18.
提高时政新闻在新媒体中的影响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光 《新闻爱好者》2011,(12):125-126
提高时政新闻在新媒体中的传播力十分紧迫和重要 提高时政新闻在新媒体中的传播力、吸引力、影响力、感染力,已经显得越来越紧迫,究其原因,基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时政新闻在媒体宣传中处于最重要的位置。众所周知,时政新闻包括主要领导的重要活动和重要会议、重大决策、重大事件,以及一些政治宣传性强的“主题报道”与“典型报道”。  相似文献   

19.
赵洁 《新闻传播》2010,(7):51-51,53
电视民生新闻以其贴近生活,贴近民众,富有生活性、地,域性、服务性、监督性的特点,在上世纪90年代末及本世纪初异军突起。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如今进入了一个瓶颈期,报道内容碎片化、报道主题窄化、同质化严重等,都制约了民生新闻的发展。本文以福州电视台《新闻110》为例,运用内容分析。从发挥媒体功能,扩大报道领域,突出本地化和互动性等方面,对民生新闻进行解读.并探讨当前形势下民生新闻的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顾名思义,话题性新闻,即是该新闻见报后,能够成为市民茶余饭后讨论的热点的一类新闻。在网媒日益发达、纸媒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地市级都市晚报要想突出自己的特色,做到所发新闻人无我有、人有我特,加强对话题性新闻的策划报道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