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雪冬 《新闻爱好者》2011,(13):114-115
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江苏给力"文化强省"》这一标题中的"给力"引起了网民的强烈关注,网友用各种亲密的语言给予《人民日报》极大的肯定,如"《人民日报》很给力"、"《人民日报》微笑了"等在网络  相似文献   

2.
《人民日报》“给力”语用的失当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杰霞 《今传媒》2011,(8):54-55
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中使用网络热词"给力"作为新闻标题,一时间社会上议论纷纷,大唱赞歌者有之,质疑反对者亦有之,俨然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媒介事件"。时至今年,此事虽已告一段落,但对其进行事后的理论分析仍然是有必要的。笔者将结合《人民日报》特殊的中央机关报性质,以及网络语言的特性,从媒介语言使用的角度,分析"给力"语用的失当性。  相似文献   

3.
邹蕾  欧阳宏字 《大观周刊》2012,(7):230-231,220
网络流行语“给力”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这是主流媒体对大众文化的一次认同。根据约翰·费斯克的《理解大众文化》一书来探析此现象,大众文化是大众创造的而不是加在大众身上的,《人民日报》选择"给力"作为头版头条标题是大众化的,这说明“给力”这一流行语的出现是《人民日报》对于大众文化的肯定。  相似文献   

4.
闫坤  杨健 《新闻窗》2013,(2):66-67
《人民日报》2010年11月10日头版头条刊登了《江苏给力“文化强省”》一文,网络热词“给力”一词竟然上了《人民日报》,而且是头版头条,此举被普遍认为是网络语言被官方承认、“转正”的标志。本文试从传播学的角度,对网络热词的传播动力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江苏给力文化强省》标题一出,引起不小震动。姑且不论《人民日报》之给力与网络热词之给力究竟是否同宗同义,党报标题中一个略微有些非主流意味的词汇,就能在全社会引起如此热议,现象本身颇耐人寻味。它至少说明两点:党报在读者心目中的传统印象是严肃、刻板的,和生动鲜活的语言距离甚远;广大民众十分关注党报的语言表达方式是否能与时代最新的律动合拍。  相似文献   

6.
"给力"或许是刚刚过去的一年中最炙手可热的新词,其蹿红的速度和力度都高居2010年网上十大热词的榜首。去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以《江苏给力"文化强省"》为标题,以"改革攻坚迸发动力政策创新激发活力厚积薄发释放能力"为引题,介绍了江苏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华丽转变。作为党中央喉舌的人民日报,在显要位置引用网络热词,无疑为"给力"一词的传播和普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国档案报今年1月3日一版的《新年献词》也  相似文献   

7.
吴晓鹏 《新闻战线》2012,(2):102-103
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江苏给力"文化强省"》,一时引起评论热潮,使原本就十分火的网络词汇"给力"再高一浪。这一现象说明,网络词汇已日渐从网络上走下来,渗进了纸质媒体的新闻标题制作中。如何制作精彩标题,笔者总结了如下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8.
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江苏省建设文化强省的成就,标题用了一个网络词汇给力,引起媒体热议。在媒介融合的时代,热词的互通无疑能使报纸更有亲和力。于是想到史学界探讨社会转型的一个词汇文化力。  相似文献   

9.
王涛 《声屏世界》2011,(1):68-68
11月10日的《人民日报》令人眼前一亮,头版头条的新闻是《江苏给力“文化强省”》。如此“潮”的标题被细心的网友发现并截图发布在微博上后,引发了强力的围观.网友们纷纷大呼“标题很给力”。  相似文献   

10.
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赵京安的文章《江苏给力“文化强省”》,一时引起评论热潮,使原本就十分火的网络词汇“给力”再高一浪。这一现象说明,网络词汇已日渐从网络上走下来,渗进了纸质媒体的新闻标题制作中。  相似文献   

11.
如果有人要问今年最热网络词语是哪个,我想大概非"给力"莫属了吧.其理由来自<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的机关报,长期以来一直保持严谨平实的办报风格,其权威性,求真务实的态度早被广大读者耳熟能详.但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赫然刊登出<江苏给力"文化强省">,顿时引起全国媒体的同行以及行外人士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2.
陈澄 《视听界》2013,(2):117-117
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新闻的标题为《江苏给力“文化强省”》。这在当时引起了关注,这是党中央机关报的新闻标题,第一次出现民间流行语。随着网络媒介,尤其是微博用户不断增多,将流行语运用在新闻中已普遍存在。流行语在新闻中的运用是一种表达方式的创新,但也隐藏着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电脑和网络的普及,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关注现实,在网上表达对社会事件、社会现象的意见看法。网络交际过程中。网民运用聪明才智和丰富想象,创造出大量便于网上交流使用、得到广大受众认可的词汇。称为网络词汇。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江苏给力“文化强省”》标题中使用“给力”一词,可以看做是网络词汇被主流媒体认可的标志。此后。各种网络词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上。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18,(5):96-98
<正>1979年3月7日,《人民日报》二版头条发表《农业劳动报酬联系产量计算的调查》一文(图1),介绍了安徽滁县和淮北地区一些社队实行"定产到组、责任到人"的做法及显著成效。文章发表一周后,《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意外地以"读者来信"的形式对此表达不同意见,并加了较长的"编者按"。两星期后,《人民日报》再在头版以另一"读者来信"对前一"读者来信"进行批评,再次肯定"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组报道以及随后  相似文献   

15.
1993年7月19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发表社论《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上海《文汇报》转载时,在大标题下用黑体字做了一个内容提要:江泽民同志最近在一个重要指示中讲到文艺创作时指出,“我们的文艺创作,总的来说是要促使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新闻     
新闻单位合力宣传孔繁森 4月上旬以来,我国通讯社、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发挥各自的优势,合力宣传原中共西藏阿里地委书记、优秀领导干部孔繁森。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登了新华社记者、人民日报记者、西藏日报记者、大众日报记者合写的长篇通讯《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这篇通讯新华社播发后,全国各地报纸普遍在头版头条位置刊登。新华社接着连续播发几十篇消息、通讯。报道孔繁森事迹和各地开展学习孔繁森活动。人民日报4月上半月连续发表社论《向孔繁森同志学习》和5篇评论员文章《今天仍有  相似文献   

17.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65周年前夕,歌颂边防军人无私奉献精神的长篇通讯《守边颂》,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位置刊登后,引起了社会上不小的反响: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杨白冰当天就委托总政宣传部给人民日报打电话,说通讯写得生动感人;新疆军区认为《守边颂》真实地反映了守边官兵的精神风貌,是激励将士戍边卫国的好文章,专门发出通知,  相似文献   

18.
去年10月4日《镇江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农村“血液”循环的新“动脉”——我市农经服务公司融通农村资金综述》的消息,引起人民日报重视,新华社专门派记者前来采访,10月9日人民日报在二版发了消息,10月14  相似文献   

19.
简讯     
近日,南阳市新闻宣传标兵、西峡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庞灿然的《庞灿然三级党报头版头条选集》,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庞灿然三级党报头版头条选集》,收录了他从事新闻工作8年来在《人民日报》、《农民日报》、《河南日报》、《南阳日报》等三级党报上发表的93篇头版头条新闻作品,共23万字。选集中的文章,用独特的视角和鲜活的新闻语言与时代对话,用启示性的思维和生动的事实与时代对话,读起来令人回味,发人深思。简讯@于亚男  相似文献   

20.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先后在《人民日报》、《工人日报》、《新华日报》、《中国乡镇企业报》、《南通日报》等中央和省、市级报纸上发表头版头条新闻近120篇。今天回眸这120篇头版头条新闻的采写过程,体会颇深。头版头条是报纸的“眼睛”,那么什么样的新闻才能成为头版头条呢?在选择重大新闻题材时我注意把握以下4个方面:一是抓好基层党委在贯彻落实党中央方针政策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题材。所谓重大题材,是指新闻作品的内容在一个地区、一个行业,乃至在全国有很大影响,为社会所关注。地方党委、政府在贯彻落实党中央方针政策的过程中出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