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不是要恢复私有制。之所以要重建"个人"所有制,其根本目的在于恢复个人对自身自由劳动权利的占有与支配,而这只能在共同体即"联合起来的个体"中才能真正实现。因此,重建个人私有制的精神实质就是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并最终消灭所有制。  相似文献   

2.
3.
谢韬、辛子凌关于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的解释,是对马克思的误读;他们提出把重建个人所有制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实际上是主张个人所有化.股份制在我国现阶段具有适用性,这需要另外讲道理,与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毫不沾边.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是低级的共产主义,所以,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不是单纯的公有制,而是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并逐渐发展到公有制占绝对多数和绝对控制地位的混和所有制;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由多种向单一形式渐进式变化、发展,体现在国有经济在各种实现形式中的比重逐渐增强,直至取代其他实现形式;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及其结构,必须沿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以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及其阶段为根据,才能准确确定,尤其是公有化程度的确定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选择;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为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创造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6.
所有制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个人所有制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所有制形式的科学设想。然而,这一理论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中却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深入探讨个人所有制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命运,对我们当前的所有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很长时间内被人忽视甚至误解。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被赋予了新的生机,理论上可以深化对马克思理论的理解,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实践中也对当前的一些新的政策和法规的出台有积极的指导意义。"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重新解读。  相似文献   

8.
准确理解马克思的公有制观,首先必须准确理解生产资料社会化的若干含义及相互关系,其次必须准确理解生产资料的法权占有与劳动占有,区别劳动占有与劳动人员占有,马克思的公有制是劳动占有的公有制(劳动公有制)。基于这一理论前提,作者讨论了若干热点问题:公有制与社会主义本质,公有制与生产力水平,重建个人所有制,国有企业改革,股份制,个体经济,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与计划市场,马克思的“失误”,等等。  相似文献   

9.
准确理解马克思关于“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原义 ,明白我们在现实实践中怎样发展了“重建个人所有制” ,防止走向错误极端  相似文献   

10.
从1955年下半年到1965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前的十年里,毛泽东结合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结构进行了艰难而曲折的改革探索。探索中,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在坚持公有制经济占优势地位的前提下,允许部分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存在与发展以适应多层次的生产力水平的创新思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所有制改革以及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形成提供了最初的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对企业的个人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进行再认识的基础上 ,提出了国企产权改革的思路。作者认为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以共同占有为基础的个人所有制也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国有企业是一种特殊企业———政策工具。因此 ,国有企业应基本上从竞争性领域退出 ;国企应实行分级所有、分类管理 ;要让劳动者直接拥有资本 ,并通过市场实现资本的优化配置和交易  相似文献   

12.
"占有式个体"是现代资产阶级社会政治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前提,因而是理解现代社会秘密的关键.在现代社会中,人被塑造为"占有式个体"而常处于"自我丧失"和"失范"状况之中.思想家们基于"关系性主体"的视角,从伦理—政治层面进行了反思与超越,但他们的方案未能真正触及和改变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存在状态.与之不同,马克思从所有制关系的独特视角出发,对现代个体特性和生存境况进行了考察,提出"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通过建立新的占有方式来塑造新的个体生活方式,从而为反思和超越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占有式个体"的生存困境提供了独特的路径."重建个体性"构成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独特的问题意识和理论旨趣.正是在此意义上,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的当代意义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13.
在现行高中一年级政治教材中都讲了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老教材人教版在第二课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中进行了讲述,新教材人教版在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二框题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中集中讲述,可见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高中一年级政治教材必讲的重要内容。而  相似文献   

14.
本在对企业的个人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进行再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国企产权改革的思路。作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以共同占有为基础的个人所有制也是性质的,国有企业是一种特殊企业--政策工具。因此,国有企业应基本上从竞争性领域退出;国企应实行分级所有,分类管理;要让劳动直接拥有资本,并通过市场实现资本的优化配置和交易。  相似文献   

15.
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理解,从马克思本人所提供的论据来看,重建"个人所有制"既不是重建"生活资料所有制",也不是重建"生产资料所有制";既不是重建"劳动力所有制",也不是重建"社会所有制";既不是重建"人人皆有的私有制",更不是重建资本主义私有制。它是要重建新型的更高形式的集体所有制,即集体公有制,而重建集体所有制恰恰应当成为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公有制走向。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五个问题对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出了思考:(一)"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与"消灭私有制"有差异;(二)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之否定之否定。(三)资本主义生产准备着自身的灭亡,这种自我否定包含了自我调节。(四)恩格斯不是"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首倡者。(五)和平过渡往何处去?  相似文献   

17.
对“重建个人所有制”不同解释的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历史的必然,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重新建立起来的个人所有制,它的内涵只能是生活资料,而不可能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或集体所有制或联合起来的个人所有制这样的同义反复,也不可能是私有制,因为马克思已经明确指出“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从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的结合、分离、更高形式的结合上可以解开所谓的“辩证法之迷”。即生产发展的必然规律同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一致性。生活资料个人所有制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物质条件,也是人们生存、享受和发展的平等权利保证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8.
历史是个人的历史,个人是历史的个人。作为社会历史的主体的个人,是一个不断生成、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不同历史阶段上具有不同的形态。根据马克思关于所有制形式、共同体形式和个人形式三者相统一的思想,表现为依附的、独立的和个性的个人是个人发展的三种历史形态,这些形态具有独特的内涵和特征。  相似文献   

19.
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个人所有制的思想,是当前争论很多的一个问题,也是关系到当前我国公有制企业改革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认为,个人所有制是在政治民主条件下成长起来的成熟的个人与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成长起来的成熟的公有制的有机结合,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更高更成熟的形式。本文想对个人所有制的内涵做一些说明,以求对个人所有制有进一步的认识,并对当前我国的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关于马克思个人所有制的讨论,除了重建消费资料个人所有制的传统理解之外,又冒出了以股份制作为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形式,形成以个人私有为基础的均富状态的新的理解。这两种理解都是对马克思个人所有制的误读。正确理解马克思的个人所有制,对于坚持以人为本,完善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