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几年,湘潭日报社非常重视"走基层",特别是2013年,报社总编辑、副总编辑不仅带头、而且带队"走基层"。"走基层"走出了成效,"记者走基层"、"百名记者城乡大体验"等好栏目受到市委领导和读者的高度肯定。综观"走基层"活动,笔者认为,地市党报记者要走好基层,有以下"五忌"须引起高度重视。一忌:走马观花,不深入因为"走基层"活动组织性比较强,很多记者是被县(市)区负责宣传的同志  相似文献   

2.
基层有新闻,最精彩的新闻来源于基层。曾有一位年轻的记者问新闻界的老前辈穆青"记者怎样才能尽快成才?"穆青告诉他,成才没有捷径也没有秘诀,记者只有把根扎在人民群众之中,才能成就一番事业。穆青认为,做记者决不能高高在上,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一旦脱离了,记者的职业生命也就完结了。联系新闻战线深入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记者认为,新闻工作者更应当加强和基层群众的联系,积极到新闻一线去、到基层去,释放自己的正能量。一、带着责任走基层走基层是一个"苦旅",或者说是一个"苦差"。因此,有的记者不喜欢走基层,认为到基层采访又苦又累,有可能走了基层之后依然是没有成效、两手空空,还不如  相似文献   

3.
用心"走转改""走"出好新闻心系群众走基层。新闻报道首先要选题,"走基层"指明了记者的选题方向,也就是说基层在哪里,新闻的报道对象就在哪里。群众在哪里,基层就在哪里;走进群众就是走进基层。基于这样的认识,江西电视台新闻中心"走转改"新闻报道的选题集中在过去很少走、不愿走、走不了的"第一线",集中在党和政府希望、人民群众盼望记者  相似文献   

4.
新闻战线的文风问题说到底是记者的作风问题,而作风问题则主要是记者脱离群众的问题、飘浮于基层之上的问题。2011年8月以来,河南省驻马店日报社积极响应中央号召,深入扎实地开展“走、转、改”活动,坚持把走基层作为活动的切入点、把转作风作为活动的关键点、把改文风作为活动的落脚点,通过抓走基层实现改文风,以改文风进一步推动走基层。一年多的时间,《驻马店日报》的文风问题得到了重大改观:华而不实的文章少了,言之有物的文章多了;干瘪枯燥的语言少了,鲜明生动的语言多了;一般性的工作报道少了,反映基层生动实践的报道多了。实践证明:改文风关键要落实在走基层上。  相似文献   

5.
用心走基层     
"走基层",让民生新闻更真实、感人。民生新闻选题来自群众,来自生活,来自基层,而记者走基层才能真正做到新闻的"三贴近"。记者在"走基层"现场,将一个个真实感人的画面拍下,把能引起情感共鸣的话语录下,了解真实故事的前因后果,才能写出生动的报道,才能在电视上反映出动人的场景。如记者通过  相似文献   

6.
一、记者把控"总体基层"不够作为县级记者来说,县区、农村即是基层。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对于基层的关注总体把控能力不够。首先记者对于相关政策了解不够。例如:上级台报道的土豆生产、囤积、销售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不但报道得脉络清晰,而且对于国家支农政策剖析也非常清楚,对于怎样引导农民打开销售市场重点给予报道。我们县也存在着农产品生产、囤积、销售难的问题。我们的记者在"走基层"  相似文献   

7.
平易近人不仅是记者的风格,而且是一种采访艺术。能否跟群众交朋友,是采访成功与否的关键。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一些编辑记者以为只要到基层去就是走基层;只要离开会议和文件,走得远一点就是走基层;只要将笔头对准群众就是走基层。其实,这些认识都是非常片  相似文献   

8.
去年8月份以来,按照"走转改"活动的部署,我们山西日报记者部的近40名记者迅速投身其中,严格管理,精心策划,用心感受,用爱记录,先后承担了"走转改?记者贫困山区行"、"走基层——问民生"、"走基层——看发展"、"新春走基层"、"走基层——现场采录"等栏目的采访供稿任务。在不到10个月的时间里,共从基层一线发回了千余条带着泥土芳香、包含百姓冷暖的鲜活新闻。同时,我们充分发挥记者部触角遍及全省  相似文献   

9.
正2011年8月是不平凡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成为新闻工作者思考的课题、行动的主题;"依靠谁、为了谁、我是谁",萦绕在心头,思索在村头,琢磨在笔头,成为沉甸甸的"记者三问"。带着思考走,怀着感情转,迎着问题改,吉林通化日报社20余名记者迅速奔赴各地基层。2011年9月14日,常设栏目"记者走基层"在《通化日报》一版头条位置与读者见面。"有温度,有质感,仿佛能摸到生活的脉搏。"子夜时分,捧着刚刚印出的大样,夜班编辑这样赞叹。  相似文献   

10.
郭晓 《新闻传播》2012,(2):47+49
随着"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推进,大量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不断涌现,受到群众欢迎,基层记者在这次活动中更是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一直以来,身处市县级的编辑记者比较能真实地接触到"地气",他们的稿件来源多是一线或第一时间的采访,但是基层记者在两腿走基层的同时还要带着感情、带着思考接  相似文献   

11.
《新闻前哨》2013,(5):7-7
高静在《新闻研究导刊》2013年第3期撰文指出,这两年记者新春走基层的报道,新题材不断涌现,视角不断扩展,记者敢于反映现实问题、敢于说实话了。这方面的题材和角度有以下几个方面。1.关注“三农”题材。“三农”问题,备受中央关注。记者走基层,不能不去关心农业、农村的现状和农民的生存情况。南方都市报记者2013年新春走基层的多篇稿件是属于这一类型。这一报道触及乡村、乡镇面临的迫切现实问题,且带有普遍性。稿件题材宏大,但从小处落笔,选择一个人、一个村、一个工厂,描写细腻,故事性强。  相似文献   

12.
宁波广电集团新闻综合广播坚持围绕中心工作,深化推进"走转改"活动。2014年,先后开展了《广播记者走基层——改革宁波行》、《广播记者新春走基层》、《深化走转改,五水共治我们在行动——保护母亲河纪行》、《行进亚非欧,寻访21世纪新海上丝绸之路的宁波人》、《广播记者走基层——来自高温一线的报道》、《深化走转改——海上丝  相似文献   

13.
何帆 《声屏世界》2012,(8):24-25
2011年8月,当我第一次听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这九个字的时候,十分不以为然。心想,作为一线记者,"基层"本就天天在走,"作风"  相似文献   

14.
自"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全国新闻战线启动以来,各地媒体认真贯彻动员会会议精神,组织记者以各种形式开展"走基层"活动,一时间"走、转、改"成为社会各阶层的热门话题。作为地方广电媒体,记者们本身长期活跃在基层一线,节目栏目也都是依据地方受众需求,体现出很强的地域性。那么,怎样才能使此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使之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课题。笔者以襄阳广播电视台扎实开展"走、转、改"活动为例,浅议如何把"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作为突破口,切实改进广播电视宣传和加强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5.
记者走基层活动是时代呼唤记者扎根新闻前沿、了解民生,激发记者对国家、民族的忧患意识,培养、塑造具有时代精神的记者队伍,记者走基层通过亲身体会、实际调研改善文风、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树立新闻服务意识、大局意识。走基层活动,受到地域、人文、重视程度的影响,开展过程中存在不务实、走过场等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活动中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作为与基层最接近的地市报,在"走、转、改"中承载着百姓更多的期待。如何避免模式化、同质化,克服可能出现的疲惫状态,把地市报联系群众、深入基层的传统发扬光大?首先,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从战略高度把"走、转、改"作为培养人才、锻炼队伍的必经之路,让基层意识、群众理念融入编辑记者的血液并成为价值理念,使编辑记者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走、转、改"常态化的关键在于培养和锻炼记者,要敢于起用年轻记者,在压担子中促其快速成长,培养意志力;要鼓励、督促年轻记者多走基层,培养他们发现新闻的能力;要积极发挥"传帮带"的优势,培养年轻的业务骨干。  相似文献   

17.
张建业 《今传媒》2012,(5):110-111
自中央五部委提出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意见以来,郑州电视台就在两档新闻栏目中推出的《记者走基层》专栏,"一头汗两腿泥"才能写出好新闻,"短、新、实"才能为新闻报道添"魅力","走转改",正是提升新闻品质的好办法,在实践中让年青记者得到锻炼。  相似文献   

18.
正值全国新闻战线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之际,从中央到地方,一大批记者行走于基层的路上。记者们深入偏远山区,深入艰苦一线、深入平日里不常去的地方,既采写了大量满怀深情的鲜活新闻,又在走基层过程中加强了职业和自身修养,可谓收获多多。  相似文献   

19.
源头有新闻报道的"活鱼",基层是记者的广阔天地。目前,"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正在全国新闻战线广泛开展。"记者们能反映我们的生活,拉近了我们和新闻的距离,很温暖、很贴心。"  相似文献   

20.
深入基层始终是我们党的新闻工作者的优良传统,记者下基层采访是新闻报道实现"三贴近"的重要保障,是新闻工作者了解国情、认识社会、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记者走基层,使他们沉下去、接地气,转变了作风、改进了文风,真正实现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