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毛泽东在1949年8月14日至9月16日为新华社连续写了四篇文章,评论美国白皮书和艾奇逊信件。《为什么要讨论白皮书?》一文,是其中的第三篇文章。此文有一部分涉及南斯拉夫问题。当时的南斯拉夫是由铁托领导的,毛泽东认为南斯拉夫铁托政府是帝国主义的帮手。他写道:“至于艾奇逊所说的‘右派极端政府’,自从德意日三个法西斯政府倒了以后,在这个世界上,美国政府就是第一个这样的政府。一切资产阶级的政府,包括受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2.
李桂树 《兰台世界》2007,(8S):58-59
1949年8月18日,毛泽东的一篇文章《别了,司徒雷登》向世界宣告了美国侵略政策的彻底破产,司徒雷登作为这一重要历史事实的代名词开始广为人知。尤其是文章结尾处的“司徒雷登走了,白皮书来了,很好,很好。这两件事都是值得庆祝的。”预示着新中国全新外交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3.
2012年2月2日,美国布鲁金斯研究所外交政策高级研究员罗伯特·卡根(Robert Kagan)在《新共和》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美国衰落的迷思》的文章,是他新出版的著作《美国缔造的世界》(The World America Made,Alfred A.Knopf,2012)的一部分。之所以提出卡根发表的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4.
1970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检阅国庆游行队伍时,接见了美国友好人士、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人民日报》在12月25日头版头条显著位置,发表了毛主席接见斯诺的大幅照片。就是这样一个准确无误地印在《人民日报》上的照片发表的时间,后来竟出现多种版本的说法。譬如,在《毛泽东·尼克松在1972》(陈敦德著)一书中,将这张照片发表的时间说成是1972年国庆游行的"第二天"即10月2日: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美国费正清等人编著)一书中,又把这一时间说成"1970年12月26日毛生日那天";在《敢为中  相似文献   

5.
《娱乐至死》是一本通俗而又极富哲理的书,是尼尔.波兹曼于1985年完成的。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描述了一个娱乐化的时代,阐述了美国传媒业的发展,从报刊、广播电视到书籍,传媒业已经开始走到文化沦丧的地步。《娱乐至死》就是波兹曼对当今时代电视文化一针见血的批判和无可辩驳的分析。本文分析尼尔.波兹曼对电视娱乐化的批判和反思及其对娱乐批判的绝对性进行批判,最后分析对大众文化的哲学批判。  相似文献   

6.
日本"购岛"闹剧的另一真实面是其国内右翼势力的抬头,不仅侵犯中国主权,还试图推翻"二战"后的投降书和相关国际法律文件,全世界应该共讨之9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白皮书。强调指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从历史、地理还是法理的角度来看,钓鱼岛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白皮书的起草组织者之一、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张海文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强调,在日本一再坚持上演"闹剧"  相似文献   

7.
"教授走进直播间"与"布尔迪厄式批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教授走进直播间”《当代传播》2004年第2期刊登了李明伟、陈力丹的对话体论文《教授走进电视直播间的学理追问》(以下简称《追问》)。文章对于郭五林发表在该刊2003年第6期上的《教授走进电视直播间的学理思考》进行了商榷。两篇文章对待“教授走进电视直播间”这一传播现象的态度迥然不同,前者是批判省思的,后者是积极乐观。  相似文献   

8.
《青年记者》2009,(24):4-5
12月14日,《中国青年报》发表该报记者的报道《重庆打黑惊曝“律师造假门”》。12月15日,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委员会副主任、一级律师陈有西撰文《法治沉沦:中青报奇文批判》,称《中国青年报》这篇文章违背基本的新闻原则,官气十足,媒体定罪,未审先判,将涉嫌犯罪定性为已经犯罪,以偏概全贬损中国律师整体形象,充满了对现代法治意识的无知和偏见,应当进行严肃的澄清。  相似文献   

9.
赵辉 《中国记者》2012,(7):74-75
今年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5月18日起至6月5日,《辽宁日报》精心推出"方向与原点——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大型系列报道。引起普遍关注和热烈反响,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央视网、中国青年网等先后转载,不少文艺界专家学者也予以赞扬和肯定。对这一系列报道认真加以评析,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  相似文献   

10.
2006年《档案管理》第3期上发表了郑仁先生的《档案业务指导的"弱化"与"滥化"》一文,通读郑仁先生的这篇文章,感到郑仁先生对档案的实际工作非常熟悉,对档案业务指导工作的现状及面临的危机也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杨保军  陈亚楠 《新闻界》2012,(18):79-80
这是毛泽东关于新闻事业与经济基础关系的一个基本观点的俗称。这一观点他在1957年的讲话和文章中两次提及并做了叙述。1957年5月15日,毛泽东将他写的一篇文章《事情正在其变化》,发给党内干部阅读。在谈到党内知识分子新党员中一部分有相当严重的修正主义思想时,他说:"他们混同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与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原则区别,他们混同反映社会主义国家集  相似文献   

12.
美国《华尔街日报》6月1日刊登李从军社长的署名文章《构建国际舆论新秩序》后,总部设在华盛顿并以"就最重要新闻或思想提供权威引导"著称的美国知名网站大西洋新闻网站,将该文选为"当日五篇最佳专栏文章"之首.记者就此采访了选评这五篇文章的该网站编辑凯特琳·迪克森,向她询问选择《构建国际舆论新秩序》一文的考虑.迪克森表示,她选择这篇文章,主要是发现它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观点",而且作者来自中国,又是一家通讯社的社长."他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见解,我们认为我们的读者会感兴趣".  相似文献   

13.
六十年代中期,我国哲学界就“合二而一”问题展开将近一年的讨论,曾是震撼全国学术界的一场论战.本来,许多同志原是抱着研究学术、探索真理、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诚愿望参加讨论,发表了不少具有真知灼见的文章.但因所谓“理论权威”康生凭借权势、蛮横干预,硬将正当的学术讨论搅成一场严重的政治迫害,制造一桩历时久、规模大的政治冤案.笔者作为这一事件的亲历者,拟就当时所见所闻,说明这场讨论如何开始以及康生如何控制这场讨论,对杨献珍进行政治迫害的真相.这场论战,是由1964年5月29日《光明日报》《哲学》专刊发表艾恒武、林青山所写《“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学习毛主席唯物辩证法思想的体会》(以下简称艾、林文章)一文引起的.文章表达了他们对对立统一规律表述上的新见解:“对立面的统一与斗争是事物发展的最根本的规律,‘一分为二’的两分法,是认识事物根本方法.”“‘合二而一’正是表达了辩证法的最基本的规律.”“没有一种事物不是‘合二而一’的.”  相似文献   

14.
速读     
《中国新闻周刊》2011,(34):16+18+20+22-16,18,20,22
中国发表白皮书 强调和平发展模式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6日发布《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详细阐述了中国所选择的发展道路。中国上一次发布《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是在2005年。  相似文献   

15.
河北日报十一月十二日发表一篇题为《青年们的一个反面教材》(作者千红)的文章,揭露和批判了唐山市傅家屯公社的一个回乡知识青年的“十年八项个人发展计划”。这个青年的八项计划包括以下一些主要内容:写字台一个,五灯收音机一台、自行车一辆、手表两只、立柜两个、顶箱两个、箱子两个、住宅一套(间数五间,长六丈,宽二丈;房基地;长六丈,宽六丈),等等。计划的结语中写道:“八项计划完成后,估计我的家庭,那时就是一个最幸福的家庭了。”  相似文献   

16.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主席逝世。9月16日,毛泽东追悼大会召开前两天,《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两报一刊”发表社论《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其中一句话特别醒目:“毛主席嘱咐我们:‘按既定方针办’。”“按既定方针办”用了黑体字。这种方式,自然使读者认为“按既定方针办”是毛泽东的原话,是其“临终嘱咐”。  相似文献   

17.
《网络传播》2010,(7):6-6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6月8日发表了《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中国政府充分认识到互联网在加快国民经济发展、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加速社会服务信息化进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高度重视并积极促进互联网的发展与运用。  相似文献   

18.
正2007年岁末美国《新闻周刊》刊登了美国前总统老布什"中国日记"的部分章节,引起了不少读者的兴趣。五个月后,《乔治H.W.布什的中国日记》一书正式出版。书中收录的是自1974年10月21日起,布什出任美国驻中国联络处主任13个月间的日记。其中1975年7月30日的日记,布什写道,他永远忘不了北京的一些声音:公园里非常动听的歌声,孩子们走队列时"一二一"的口令声,还有"自行车铃声",等等。  相似文献   

19.
1964年9月27日,毛泽东就中央音乐学院女学生陈莲来信,向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作出重要批示,并在署名后再批两行字,第一行即“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八字方针”是1942年5月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来的文艺思想的系统总结,尤其是对1956年8月24日他发表的《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的高度概括。  相似文献   

20.
天高云淡的时节,有一个记者节.一年一度,催促我们的脚步,又让我们歇一歇,看看鞋子上的泥土,听听内心的召唤,再出发.这个记者节,好多人在路上,天南地北“走基层”,不知怎的我由此想起一个人.马锡五.马锡五是谁?我也陌生.只是前几年办报,习惯性地做了一则手记,摘自《南方周末》一篇文章《马锡五“复活”》(2009年6月11日),才知道历史上曾有一位马锡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