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文教育是一种高素质的教育近年来,在各种媒体和日常生活中,有关“人文”的词汇,人们用得越来越多,比如人文精神、人文素质、人文教育、人文关怀等。大家都觉得“人文”和与“人文”搭界的这些词汇,是一种层次、品位较高的东西。但什么是人文呢?简单地说,人文就是重视人的文化。而人文教育是一个社会和一个民族乃至一个人不断健全的教育,是叫人求真求善求美的教育。按北京大学季羡林老先生的话说,就是教人“怎样做人和怎样做事”的教育。人文主义起源、发端于公元15世纪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当时人们从神的统治下逐渐解放出来,重新成为社…  相似文献   

2.
教育信息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人文”有三层含义: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人文知识属于智育的内容,人文精神属于德育的内容。人文修养出人文精神,人文精神造就灵魂,灵魂主导人的一生,包括他的科学成就。因此,人文精神是人文的本质。人文精神是一个民族和一种文化的内在灵魂与生命,是贯穿在人们的思维与言行中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和审美情趣;它是时代文化精神的核心,是特定环境里各类精神价值的综合。人文教育,就是人性化教育,是通过人文的濡染与涵化,从而使人学会做人的教育形式。人文教育旨在通过人文学科的学习,…  相似文献   

3.
人文教育不是一种具体的教育形式,而是一种教育价值取向。人文教:育的实质是使人全面占有自己的本质,最终使人成之为“人”。因此,原始社会的人文教育以提高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为旨归,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教育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使人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为鹄的。而当代人文教育则以重建“精神自我”为现实起点,以加强科学教育为应有之义,以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终极追求。  相似文献   

4.
科学教育的文化回归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是一种文化,其人文性是内在的。目前我国科学教育片面性的一个最重要表现就是其人文性的缺失,人们对科学认识和理解的肤浅、人们对科学实用价值单方面的强调以及人们思想观念转变过程中存在的惰性等是几个方面的重要原因。“整合论”建立在事实与价值二分的基础上,预设了科学与人文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实际上决定了科学与人文整合的不可能性;“挖掘论”视野中的科学仍然是学科意义上的科学而不是文化意义上的科学,局限于挖掘学科范围内的科学精神而不是更广泛的文化意义上的科学精神。因此,“整合论”和“挖掘论”都存在局限性和认识误区,不是解决科学教育片面性的有效途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实现科学的文化回归,在科学的文化背景下而不是单纯的学科背景下开展科学教育。科学教育的文化回归有助于人们全面理解科学,是实施现代科学教育改革的前提,有利于消除全球性危机,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读史使人智慧”。通过历史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自己的文化之根,熔铸民族之魂,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培养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从而增强历史课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着价值偏移的困境,其中尤以传统文化价值的缺失为最。当代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而非制“器”。高等教育要在传承人类文明与文化的同时,唤起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使之在了解自身文化的基础上,主动去重建自身的文化,自觉地从世界文明史的高度来认识中国、认识世界。笔者认为主要通过营造高校的人文氛围、进行通识教育、精心设计基础人文必修课程以及研读中外经典等方式来实现,逐渐形成相对完善的现代高校人文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7.
一般来说.人文是指区别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人与社会的事务.其核心是贯穿在人们的思维与言行中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情趣,亦即人文精神。人文教育的核心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道德修养和健康心理,其目的就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适应”。  相似文献   

8.
人文教育就是以人为本,关注人的个性,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它是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解决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应用的教育。其包括科学的思想、态度、方法和精神等,强调从情感、意志等的角度教育人。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前者着重于精神价值,后者侧重于技术知识的工具价值,两者的结合促进了人的基本技能的形成和全面和谐的发展。在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就是通过对物理学科的诸多内容和方法的研究,培养学生追求人生美好境界,追求自我价值完善,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相似文献   

9.
人文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简单地说,人文教育是关于"做人"的教育,是解决"价值观"的教育,是追求"善"的教育。人文教育其本质属性应该定性为:以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的"思想服务"。目前人文教育总的思路是把教育的价值和功能局限于工具,  相似文献   

10.
“人文”一词,辞典上界定为“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中国自古有重视人文教育的传统。《易·贲》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化”是教化,即教育的意思。只有那些优秀的,能够升华人的精神,提高人的价值的文化才能列入人文教育的内涵。所谓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的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人文素…  相似文献   

11.
韩益圣 《成才之路》2011,(34):80-81
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简而言之,就是精神文明。"教育是人的灵魂教育,而非理智认识和认识的堆积",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本质特征就是它的人文性。人文教育是以人为本,关注个人的个性,关注人的精神世界,给人以自由的思想,独立的精神和正确的生活态度,通过教育使人求善,有社会责任感、富有爱心和良知,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学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  相似文献   

12.
刍议人文教育的背景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许剑人文,是对于人的存在与发展、人的价值与意义的普遍观照,人文的振兴,总是出现在社会的转型时期。譬如,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欧洲新兴资产阶级,高举“人文主义”旗帜进行革命,冲决了黑暗的中世纪城堡。人文主义滋润着西...  相似文献   

13.
关于人文教育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人文教育的实际内涵,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理解。但是,这种不同,实际上并不妨碍人们对其共同本质的体悟和认同。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 以人为本是人文教育的应有之义。顾名思义,以人为本即以人为世间万物的最可尊贵者、以人为世间万物的根本,人本身的存在和需要应被视为是我们认识问题和价值取舍的最终依据和标准。莎士比亚称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卢梭称“人性的首要法则就是维护自身的生存,人性的首要关怀就是对于自身的关怀”;中国古人亦称“人能弘道,非道能弘人”,“惟天地人之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相似文献   

14.
人文教育,也叫“通才教育”或“通识教育”,是以文史哲教育为核心的关系人之为人的教育,是通过文史哲的学习,通过对人类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精神成果的吸纳和认同,使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被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格、气质和修养,从而成为维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人所生活的社会里不仅有政治关系、经济关系,还有一种力量更为强大,但又不具有显性作用的“暗流”——文化。可以说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特定文化的烙印。文化的本质就是“人化”,只要是社会中的人都要接受文化的洗礼、教化。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既需要科学知识的武装,又需要人文素…  相似文献   

15.
什么叫人文精神?人文主体是人文精神的核心,人文一词在《辞海》里是这样解释的: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精神”一词源于西方,又称“人文主义”。人文精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人文精神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有三:一、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对人的价值;二、张扬人的理性;  相似文献   

16.
人文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兼论人文教育的功能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人文教育对提高人的素质具有重要的功能。人文教育以丰富的文化内涵来展示人类社会的善恶美丑真伪。从而,为人们提供充足的文化养料,滋养人的内在的人文精神,使其达到更高的思想境界;成为一个具有较高文化素养、身心和谐的人。值得注意的是,人文教育只有实现了“内化”,即把人的知识转化为自身人文素养,才能真正起到提高素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人文教育的思想基础有着特定内涵的人文教育是我国新课程语文学科的本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是指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它突出体现了人文对人的生命关怀和文化关怀。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使学生把握人文知识,提高人文素养,培养人文精神。为了进一步明确语文课的基本特点,我们可以进行这样的分析:人文知识是通过学习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知识和由这些知识系统反映出来的精神在心理上的综合体现,是指一个人在获得人文知识过程中形成的审美观、人…  相似文献   

18.
杨才玲 《成才之路》2009,(34):21-21
一、人文教育的含义 “人文教育”就是将人文精神通过教育活动,环境熏陶等方式和途径,内化为人的品格因素,实现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全面塑造。“人文”是包括文、史、哲、艺在内的一个知识体系、认识体系、价值体系和伦理体系。这些体系互相作用。便形成“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包括世俗精神,主体精神以及人所特有的对真善美终极价值的执着与向往。它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  相似文献   

19.
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与西方教育观念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的核心是关于人的理论,文艺复兴思潮的最大作用之一就是引发的教育观念的转变。西方近代人文主义教育理念的形成是对中世纪“一切为了上帝”的“以神为本”思想的批判与扬弃。强调在人的培养中人的尊严和核心价值,强调人的身心两方面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形成了近代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20.
哈姆雷特的“内宇宙”变化有赖于其文化基田,西方文化规定了他的性格底色。他的“忧郁”乃迫于“人”与“非人”痛苦角逐中“人”的价值、尊严的失落与重建,是一种典型的人文主史者的文化心态和欲求。它昭示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的冲突与嬗变,体现着西方传统文化中的人类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