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人教社高中《语文》第二册《种树郭橐驼传》中有“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之句,对其中的“植木之性”.书上的注释是这样的:“[植木之性],种树的方法。性,性质,方法。”《教师教学用书》作了这样的翻译:“大凡种树的方法,(它的)根要舒展。(它的)培土要平。(它的)土要旧的。  相似文献   

3.
说“字”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写郭橐驼由种树而生发的联想:“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续,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其中“字而幼孩”是“养育你们的小孩”之意。可是,在现代汉语里,“字”之意一是“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二是“根据人名的意义,另取的别号”,这和“养育小孩”没有丝毫关系。但再仔细想,“字”的结构不就是“山”和“子”吗?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种树郭橐驼传》(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修订本)一文中,在介绍郭橐驼名字的由来时写道:“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课文对“偻”的注释是这样的:“[偻(jǔ)]脊背弯曲,即伛偻病。”对这个注释笔者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其中的“伛偻病”应作“佝偻病”。  相似文献   

5.
逆伦理称谓是极具表现力的称谓之一。属于语言应用中“得体”的范畴。这种称谓是为了表达强烈的憎恶、无奈、痛心、溺爱、尊敬或是某种复杂的感情而采用的违反人类通常的伦理的称谓。例如:  相似文献   

6.
高中《语文》第二册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一文中有“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一句,课本注“窥伺效慕”为:“暗中观察,效仿羡慕。”看似字字落实,实则有望文生义之嫌。因为“窥伺”与“效慕”都属于同义复词。所谓同义复词.就是连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义词.古人称之为“重言”“复语”“连言”“连语”。如“窥伺”二字同义,都是“偷看”的意思;“效慕”二字也同义.都当“仿效”理解。《汉语大字典》中“慕”义项一为“模拟;仿效”,所引的第二个例句就是柳宗元文中的句子。徐中玉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窥伺效慕”也是作“偷看效仿”解释的。  相似文献   

7.
在高中语文第二册教科书(人教社版,试验修订本)的扉页插图中有一幅明代中期著名画家、大书法家文征明书王勃咏滕王阁诗:  相似文献   

8.
王洪钟 《语文知识》2004,(11):20-20
人教版高中《语》第二册《祝福》一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连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教材对“蒙胧”一词作的注释是:“[蒙胧]现在写做‘朦胧’。”对此,笔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必修本,2004年6月第1版)将白居易《琵琶行》中“血色罗裙翻酒污”的“翻酒污”释为“泼翻了酒被沾污”。“沾污”是什么意思呢?笔者查遍手头所有的工具书,均未见有“沾污”词条。是“玷污”的笔误吗?《现代汉语词典》对“玷污”的释义为“弄脏,比喻辱没”,现在我们一般用的是它的比喻义,例如“玷  相似文献   

10.
11.
人教社高中语文第二册(试验修订本)对<项脊轩志>"一日,大母过余"中的"过"是这样解释的,"到我(这里来),意思是来看我."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高语一册《勾践灭吴》:“早则则舟、水则资车”教参将后句译为“有大水的时候就准备车辆”,不对。此前两句“夏则资皮、冬则资絺”与本二句均言一切须提前做好准备,夏天要准备好过冬皮服,冬天要准备好过夏葛皮,天早河涸时就要准备好水涨时过河用的船只,洪水季了要做什么准备呢?  相似文献   

13.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第二册《过秦论》一文中有“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一句,课本对“崤函”的注释为:  相似文献   

14.
读写结合是传统语教学的宝贵经验,但以往过于强调以读带写,以读促写,读成了写的附庸,读只为写服务,读失去了独立的目标。以写促读.就是以阅读理解为核心.以内化吸收和外化表达相统一为目标,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写作活动助学生理解意,提高思维水平。下面是用这种方法教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  相似文献   

15.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这是《兰亭集序》里的句子。人教版高中《语》(必修)第二册(2003年12月版)给“悟言”作注:“坦诚交谈。”笔以为此注欠妥。  相似文献   

16.
蒲松龄的小说《促织》中有这样一句:“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高中语文教材的随文注释将“以蠹贫”译为“因胥吏侵耗而贫穷”,并认为“蠹,蛀虫,这里用来比喻侵耗财物的胥吏”。从小说的内容来看,这样解释似乎也能说通。但翻阅了一些资料以后,笔者产生了新的想法,以为文中的“蠹”可以别解为  相似文献   

17.
18.
柳宗元散《种树郭橐驼传》(人教版高中语第三册)中“他植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一句,课本注释为:“(窥伺效慕)暗中观祭,仿效羡慕。”笔认为,编对“效慕”的解释是错误的,“效慕”应是同义复词,意为模仿、仿效。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9.
董文静 《学语文》2002,(5):47-47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第四册(试验修订本·必修)《逍遥游》有这样一段话:“《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  相似文献   

20.
人教社新编高中语文第二册《过秦论》中有句:“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对“百越”课本上注为:“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每个部落都有名称,而统称百越,也叫百粤。”“桂林、象郡”文中则注释为:“在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一带。”这两个注释明显是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