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带宽与P2P技术的发展,网络视频正逐步成为人们的浏览习惯。在美国互联网用户中,每周观看网络视频的观众数量由2006年的36%增加到2008年的61%。在中国,网络视频的使用率为71%,用户量已达1.8亿人次,网络视频成为了互联网中最具潜力的传播方式之一。本文试图对网络视频的特殊功能及其对电视收视的启示,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社交电视:传统电视的社会化生存及其网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化媒体形塑观众的收视习惯,也造成观众对传统电视的疏离,但传统电视媒体又借助网络社交视频重聚电视用户.“社交电视”通过社交网络重建电视观众群,其“弱关系”的“信息桥”功能为电视从业者积累社会资本与职业声望,也使电视观看行为不再孤立和封闭,为电视观众提供了更多的收视选择、收视体验与技术应用平台.  相似文献   

3.
《传媒》2014,(3)
正2013年以来,"盒战争"的硝烟笼罩了整个电视产业。互联网电视机顶盒针对的是家庭用户,将"盒子"连接互联网后再与电视机相连,不仅有电视功能,还可以在线点播和收看视频;此外,还有在线购物、游戏等应用服务。据络达咨询统计显示,2012年中国互联网电视用户规模达2610万户,机顶盒终端用户600万户;预计到2015年,互联网电视用户将达7800万户,机顶盒用户将达4610万户,总用户复合增长率56.95%。面  相似文献   

4.
任民壮 《视听》2012,(5):10-11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数据表明,2012年中国将正式迈入"5亿网民"时代。虽然电视仍然是最多受众,影响范围最广的媒体,全国有99%的受众半年内看过电视,远超过其他媒体(《中国电视收视年鉴2011》),但在这个网络高速迅猛发展、互联网用户激增的年代,互联网凭借其信息海量化、互动性强等优势仍然对电视造成了剧烈的冲击,大量电视观众被互联网分流。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作为一种传播媒介衍生出各种新媒体,对电视媒体不断发出冲击,也让观众的收视习惯发生了变化;综艺节目的收视群体(尤其是年轻人)从电视逐渐向视频网站转移,视频网站自制综艺节目开始盛行。本文以较为成功的两档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奇葩说》《火星情报局》为例来探究其兴盛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在电视开机率逐渐走低的情况下,视频网站与用户的生活正越来越紧密。精确市场研究集团(CSG)近日发布的《短视频用户研究报告》显示,视频网站的日均收视时长达到了1.8小时,超过了电视的日均收看时长1.68小时。在网络视频用户中,网络长视频(电影、电视剧为主,综艺  相似文献   

7.
卢永明 《传媒》2015,(14):47-48
伴随着网络技术、理念的不断创新发展,以互联网为依托的视频产业迅猛发展,IPTV、网络机顶盒、智能电视、手机OTT等各类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媒体应用跨界到传统视频媒体领域,创新型视听产品满足人们收视需求的同时,也改变了传统视频产业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8.
吴文静 《视听界》2015,(2):95-97
网络的快速发展,打破了电视视频垄断的地位,激发了电视人的创新活力。近年来,新的电视节目层出不穷,电视正向"新、活、快"变脸。一、细分市场,创新产品当下,年轻人大量向互联网、社交媒体迁移,导致电视受众的分流、收视的摊薄。细分受众市场,科学定位电视节目,是电视台争夺市场、留住受众、提升竞争力的强身之举。中央电视台早已针对受众的收视需求和兴趣爱好,按照"新闻、财经、体育、电影、科教、纪录、  相似文献   

9.
徐楠在《非黄金时段的黄金价值》一文中指出,近年来,由于全天电视收视日趋扁平化,晚间黄金时段的收视率越来越低,电视媒体开始挖掘诸如傍晚、深夜等“次黄金时段”,以求支撑甚至拉动全天的平均收视,另外,以“市场份额”为主要内容的收视考核标准的实施,也使得非黄金时段的节目收视具备了更大的意义。在电视媒体挖掘了午间“新闻时段”、傍晚“欢聚时段”、22:00后“精英时段”这三个时段作为晚间黄金时段收视率下滑的弥补之后,“深夜+凌晨”势必成为各家电视台争夺收视份额的“蓝海”。  相似文献   

10.
因为收视习惯的转变,传统收视率统计的方法对于在线点播用户的观察和监测陷入了无能为力的盲区,通过公开数据分析互联网视频用户和观众的收视情况,可以实现对内容平台的评估、热点趋势的追踪、收视人群特征的分析,借此对人群倾向和爱好做出判断。本文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解读视频站点公开数据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传统电视内容的价值逻辑是内容—受众—广告,其商业模式是以节目内容获得观众收视回报。这是一种用户与消费者对应关系不明且消费行为无法清晰测算的模式。而互联网内容的价值逻辑则是内容—用户,即用户直接消费内容而产生购买的行为,用户与消费者直接对应,消费行为和习惯可清晰呈现并汇入大数据。网络媒介环境下,传统电视的转型之道在于植入互联网基因,于是电视+电商的节目模式应运而生。这类模式将电视与电商的价值逻辑相融合,直接产生视频可看+商品可购的平行内容模块,实现"所见即可买",使得平台联合、环节连通、用户合一。  相似文献   

12.
《声屏世界》2012,(10):92-93
新传播环境下的媒体竞争近年来,传统媒体电视收视量的持续下降似乎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电视观众规模尤其是年轻观众规模的缩小成为电视媒体市场蛋糕的最大消减;与此同时,忠实观众的收视量稳中有升,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电视收视量的衰退。年轻观众流向何方?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凭借技术平台、用户体验等方面的优势,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为一体,成为传统电视的最大竞争对手,也引发了传媒竞争格局的重新布局。  相似文献   

13.
李成  赵鑫 《现代视听》2015,(2):49-54
本研究基于监测记录优酷用户网络收视行为的大数据平台——优酷指数,较为直观地分析了"2013年度网络十大视频"在网络用户中带来的传播效果和影响。研究表明,互联网时代视频网站的议程融合尽管体现了媒介机构的品牌定位和价值引导,但其传播影响力较为有限。为今后进一步做好议程设置,视频网站必须保证视频策划的信息量和可看性、做好相关视频的链接与整合,并继续加强与其他媒体之间的媒介互动。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电视视频APP是互联网电视接收视听节目的主要载体.其发展速度一方面受互联网电视行业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国家政策法规的限制.近年来,互联网电视视频APP在行业、政策等多重影响下,历经了野蛮发展、严厉整顿、兼并整合等阶段.在未来政策空间越来越紧缩的情况下,视频APP应主动调整,应对不断变化的发展环境,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视听节目服务.  相似文献   

15.
在媒介融合环境下,随着电视节目播出模式的变化,电视受众的收视方式、收视行为、收视需求和互动方式都相应发生了变化。文章在受众分化和媒介融合两个维度对受众媒介接触行为进行了研究。针对电视受众的流变,提出电视媒体应利用网络平台的互动性加强优质内容的传播,促使电视受众的回流,产生实际观看行为,并以网络平台优势,融合更多的视频用户,完成其传统观众经营方式的升级。  相似文献   

16.
早间收视时段一般是指早晨6时至8点半之间这段时间。作为特定的电视早间收视时段,有着自己的特点─—“紧张”、“忙碌”、“期待”。从受众的心理需求考虑,早间时段的这一特点,也对电视早间新闻提出更高的要求,即电视早间新闻应该能够给受众提供更多最新最有时效的东西。面对这一特点,必然要求电视早间新闻要具备自己的风格─—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灵活多变、结构紧凑。 首先,一天当中,相对于白天和晚上,早晨是紧张和繁忙的时段。 而早间时段被分割,就决定了快节奏的新闻节目才符合早间收视时段的特点以及受众的收视心理和状态…  相似文献   

17.
王霞 《新闻实践》2009,(6):74-75
据央视索福瑞对调查数据的分析,2008年我国电视市场有三大特点值得引起注意:伞国人均收看电视时间呈减少态势;晚间黄金时段收视率与全天各时段收视出现此消彼长的态势;全国各地面频道出现"七点半现象".  相似文献   

18.
房学峰 《中国广播》2012,(12):90-90
在电视开机率逐渐走低的情况下,视频网站与用户的生活正越来越紧密。精确市场研究集团(CSG)近日发布的《短视频用户研究报告》显示,视频网站的日均收视时长达到了1.8小时,超过了电视的日均收看时长1.68小时。在网络视频用户中,网络长视频(电影、电视剧为主,综艺节目20分钟以上的视频)的用户使用比例为76.9%;网络短视频(除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以外的,时长在20分钟内的视频)的使用比例达到了62.2%。在网络视频用户中,同时使用长、短视频的用户比例高达70.2%。  相似文献   

19.
面对日益严峻的发展困境,传统电视媒体如何快速突围、转型发展?这是媒体从业者亟待解决的现实难题。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改变了媒体生态,要求传统媒体既要吸引电视受众,又要获得"移动收视群体"的关注,这其中最核心的方法就是把转变用户思维放在第一位,加强内容、产业等核心竞争力的构架。未来,传统媒体要进一步服务用户、引领用户,打造"大平台+产业链+融媒体"新型全媒体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20.
电视与互联网的跨媒体整合已成为发展趋势,但目前的合作模式并没有给电视媒体带来"双赢",主要原因是电视媒体在互联网上的收视属于无效收视。电视媒体提升在跨媒体整合中的主导地位,需要转换广告经营模式,并需要政策上的扶持与行业组织的积极推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