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1 毫秒
1.
复杂性科学主要从方法论上进行了一场革命,举起了超越还原论的大旗。但是,超越还原论并不等同于走向传统的整体论,而是需要融合还原论和整体论的新方法论,这就是融贯方法论。融贯思维和融贯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发挥还原论和整体论的长处,克服其缺陷,在整体的观照下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在还原和综合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钱学森的综合集成方法论和欧阳莹之的综合微观分析方法论为我们提供了融贯方法论的两种尝试。复杂性科学超越还原论之后不是复归整体论而是走向融贯论。  相似文献   

2.
复杂性科学的兴起导致了科学研究方向的根本转变。以生命为隐喻理解世界,复杂性科学从无生命对象向有生命对象逐步扩展其研究范围,在机器系统和生命系统之间搭起桥梁;复杂性科学致力于研究系统整体性特征及其演化、生成机制,将信息、功能和行为作为它的基本概念。在抛弃经典科学旧范式,逐步突破还原论纲领、超越划归思想的同时,复杂性科学从还原论走向探元论,从原子构成论走向系统生成论,向人们描绘了一幅非决定论的、自主性的、涌现的、生成的世界图景。  相似文献   

3.
李约瑟问题与中国传统科学范式的二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库恩的科学范式论来看 ,以元气阴阳五行说为基础的中国古代自然哲学是构成中国传统科学范式的基本思想内核 ,它形成了中国传统科学中共同的世界观、认识论与方法论。然而 ,由这种基本思想内核演进而成的中国传统科学范式 ,既有其合理性 ,也有其局限性 :合理性在于有利于中国传统科学的积累性和渐进性的发展 ;局限性在于从范式的原型遗传和原型控制方面否定了中国传统科学变革为近代科学的内在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科学文本研究的神话范式及其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彦雨  池田 《科学学研究》2009,27(3):328-333
 传统的科学文本分析范式是内容无涉的神话式研究模式,它在科学文本与科学实践之间作了“真实反映论”的处理。而SSK学者则打开了科学文本的黑箱,从认知的角度来解构传统的科学文本神话观,试图打破传统科学文本观在文本与真实世界之间所标注的反映论逻辑。文章认为这种转向既与科学哲学界语言学、修辞学、解释学转向相一致,同时也打开了SSK进行自我反思的通途,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就实践意义来讲,它提醒人们进行科学文本关注,为科学失范的预防提供认识论依据,同时也启示了一种基于传统宏观分析与SSK微观研究互补的新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5.
社会语境中的科学传播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中,科学传播作为负载意义的"文本",是复杂的、开放的、动态的非线性系统;语境分析方法论给人们的启示是:当代科学传播需从"缺失模型"转向"语境模型"。这种转向不仅拓宽了科学传播的研究路径,而且还可能对科学传播研究的松散状态起到学科整合作用。  相似文献   

6.
Science 2.0:科学活动新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爽  徐飞 《科学学研究》2016,34(9):1281-1286
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全方位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Science 2.0概念的提出,实际上是就互联网对科学活动影响的初步概括,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科学交流不断获得新的工具和平台,传统的科学活动正面临更开放的环境,并可能引发整个科学系统的变革。Science 2.0让个体研究走向在线协作,使成果交流变成互动探索,成果刊布也由纸媒传播走向即时在线,全面提升了科学交流的时效性和广泛性。科学活动因互联网发展而正在发生的这一重大变革,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从经典科学向系统科学的范式转换引起了世界观的根本转变。世界观的转变主要包括五方面:从"构成论"到"生成论",从"存在论"到"演化论",从"实体论"到"关系论",从"简单论"到"复杂论",从"决定论"到"非‘决定论’"。戴上系统科学范式的有色眼镜,世界将变得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8.
复杂性研究与系统科学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于景元  刘毅 《科学学研究》2002,20(5):449-453
本文首先介绍了复杂性研究的科学背景及其科学启示 ,然后把复杂性和复杂系统结合起来 ,从系统科学角度研究复杂性问题 ,阐述了研究复杂系统的方法论———钱学森的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  相似文献   

9.
从人文的视角论 ,人本主义当是费耶阿本德的科学思想中最重要的特征。费耶阿本德的人本主义科学思想在科学方法论、社会和文化生活三个层面得到了充分体现 ,并表现出了如下的发展趋势 ,即从科学哲学内部到其外部、以哲学为批判对象转向以科学为批判对象、以科学实践为批判的参照推广到以生活实践为批判的参照  相似文献   

10.
实践理性范式下科学精神的人文复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精神本质上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文化精神,理性的历史性决定了科学精神的历史性.如今,伴随着理性范式从主观理性向实践理性的转向,我们应将"追求真理"的科学理念延伸、拓展,赋予科学精神以求真、崇善、达美的全部意义,使其从"价值中立"的工具理性精神向"争取自由"的人文理想精神复归.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哲学的“修辞学转向” ,修辞学方法逐渐渗透和扩展到自然科学研究领域。通过对科学语言的语形、语义和语用修辞 ,通过对修辞战略、修辞主题和科学共同体的“发明” ,通过对科学和修辞“难题”的解答 ,科学修辞学确立了它具有元分析特征的方法论地位  相似文献   

12.
自然国学论者宣称:“20世纪后半叶,西方文明陷入重重困境,世界科学与文化的根本观念发生巨大转折。”[刘长林、徐道一等2001]自然国学论者把当代科学指责为“还原论”,他们说:“由西方发展起来的近代科学以探索自然界之简单性为主,因而还原论成为科学和科学方法论的核心。”[刘长林、徐道一等2001]他们认为“西方人喜爱分析,侧重研究事物的有形实体和物质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如何理解科学与修辞之间的关系?从传统的科学与修辞二元区分观,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科学与修辞学的三大合流路径(包括修辞学的认知转向、建构主义科学社会学的兴起、科学哲学的语用学转向),科学与修辞之间经历了一次从二元对立到彼此融合的过程,但这融合过程并非完善,一系列方法论难题,特别是关于二者相互关联的机制问题仍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文章借用马尔切洛.佩拉的"科学的辩证法"观念,尝试性地提出了"科学的辩证模型",通过建构以"理由"为中心、以"争论场"为基础的新模型,以期对科学与修辞之间的关系进行新的阐释,并破解科学与修辞具体关联机制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及以其为基础的技术,在不断揭示客观世界和人类自身规律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发掘了人类的理性力量,带来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变革,形成了科学世界观,创造了科学精神、科学道德与科学伦理等丰富的先进文化,不断升华人类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5.
在一般人眼里,达·芬奇只是一位伟大的画家,但实际上,达·芬奇还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他研究的领域涉及绘画、雕塑、工程学、建筑学、物理学、生物学、生理学、哲学等方面,并在所有这些领域里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达·芬奇的关于艺术、科学方法论的思想在人类历史上开创了一个新时代,为近代科学的诞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一定的经济学方法论总是以一定的哲学和科学观为基础的.文章从科学哲学对经济学方法论的作用和反对的观点这两个层面来论述.最后得出结论:反对者的立场是片面的,科学哲学对于经济学方法论的影响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7.
科学传播是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在科学共同体内部及与社会之间的扩散与再建构过程。科学传播伦理探讨的哲学基础有科学实在论转向科学建构论,科学功用与科学精神的背离,公众理解科学由缺失模型转向民主模型。科学共同体在科学传播中负有"保证科学成果信息的真实性与透明性;客观公正地传播科学成果的价值和社会影响;尊重公众实际理解能力,适度简化对科学知识的表述"等伦理责任。  相似文献   

18.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先介绍和运用西方近代科学方法的思想家并最早树立西方逻辑学所代表的科学实证精神,确立了方法论科学观。他引进西方实验、逻辑、数学方法,从理性主义和实证精神两方面闯入西方科学的殿堂,大大肯定了人的理性认识能力,开启了近代中国科学方法论思想的先河。  相似文献   

19.
岳清云 《金秋科苑》2008,(14):18-19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先介绍和运用西方近代科学方法的思想家并最早树立西方逻辑学所代表的科学实证精神,确立了方法论科学观。他引进西方实验、逻辑、数学方法,从理性主义和实证精神两方面闯入西方科学的殿堂,大大肯定了人的理性认识能力,开启了近代中国科学方法论思想的先河。  相似文献   

20.
浅谈科学美     
本文在回顾了科学美的历史传统后 ,从狭义及广义两方面阐释了科学美的内涵 ,进而指出科学美对科学发展的深层推动功能、方法论功能及检验标准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