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楚天金报》创办一年多来,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迅速发展壮大,一纸风行荆楚,现已成为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特色鲜明的阳光媒体,目前在武汉市的日发行量接近40万份。据权威媒体监控机构——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调查数据显示:《楚天金报》已成为湖北省暨武汉地区仅次于《楚天都市报》的第二大纸质媒体。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 《楚天金报》创刊5年,发行量不断攀升,利润指标连创新高,成为全国第二代都市报中的佼佼者。11月19日,在“《楚天金报》创刊五周年暨全国第二代都市报发展研讨会”上,“金报现象”引起了来自全国部分第二代都市报的老总和专家学者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使用CTBS实现报纸财务系统的远程接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是华中地区的一家大型传媒集团,拥有六报八刊和两个网站,其中包括每日发行量超过100万份的《楚天都市报》和每期发行量超过260万份的《特别关注》,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  相似文献   

4.
陈娜 《新闻世界》2010,(10):40-41
时评的复苏与勃兴是国内都市报报纸发展的一个重要特色。2009年初,《楚天都市报》开设"楚天时评"专版,受到读者的喜爱。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分析《楚天都市报》的时评特性,主要有表现问题的时新性、反映问题的针对性、评论思维的批判性、观点表达的贴近性。在此基础上,笔者分析了时评的评论精神体现在张扬时代精神、贴近群众生活、构建言论广场、宣泄不良情绪、弘扬社会正气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黄骏 《新闻世界》2012,(9):122-123
在新闻传播领域,微博的兴起和发展给传统纸质媒体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以《楚天都市报》的新浪官方微博为研究个案,简述了传统纸质媒体微博应用的四个特征,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6.
罗婷婷 《青年记者》2007,(18):21-22
一个城市自有其性格。《新周刊》曾经把武汉评价为"中国最市民化的城市"。这个评价当然非常之暖昧,也有点让人心酸。近年,"中部崛起"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话题。自称要担当中部崛起的武汉也喊出了"大武汉,中国城市第四极"。武汉是著名的报城,几乎所有的家庭都订有报纸,武汉强势的是市民文化,远离生活的高谈阔论或者太严肃的事情没什么市场。表现在版面上与其他地方媒体有很大的不同就是情感故事多。《楚天金报》的"百味人生"、《楚天都市报》的"讲述"、《武汉晨报》的"倾诉热线"、《武汉晚报》的"红娘周刊"等都是情感故事专版。有人说,这是因为《知音》的老家在武汉的缘故。  相似文献   

7.
武汉报业市场有两大报业系统,分别是湖北日报报业集团和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湖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和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武汉晚报》、《武汉晨报》一同被称作武汉都市报市场的“江城四小”。  相似文献   

8.
杨慧霞 《新闻前哨》2003,(11):23-24
前不久,《楚天都市报》(以下简称《楚》)以日发行量121.3万份的惊人业绩,位居全国第7位,全球第37位,进入了全球报业50强。《楚》1997年创办到2003年短短6年的时间取得这样骄人的成绩,这与它“贴近市民、贴近生活”的定位是分不开的。 一般来说,每份报纸都讲求服务,因为报纸的基本  相似文献   

9.
楚天都市报     
《新闻前哨》2011,(12):4-5
《楚天都市报》创刊于1997年月1月1日,由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主办。2000年以来,日均发行量稳居百万份以上。15年风雨兼程,《楚天都市报》依托母报——《湖北日报》的强大影响力与资源,秉承"责任媒体、百姓情怀"的办报理念,锐意创新,阔步前行,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湖北省"重要文化品牌"。目前,《楚天都市报》已从单一纸媒发展成为四报一刊两网站的报系集群。  相似文献   

10.
张佼 《新闻前哨》2004,(5):41-43
近年,市场经济引起媒体之间的激烈竞争,健康类专刊的竞争尤为明显。据《长江日报》、《武汉晚报》、《楚天都市报》等多家报社开展的读者问卷调查,健康类专刊一直是各报最受欢迎的专刊。《人民日报·环球时报》也看准了这个读者市场,于2003年11月创刊了《生命周刊》,以其雄厚的海外记者兵团的优势投入健康科普宣传,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  相似文献   

11.
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其中媒体的传播行为值得关注。本文以《楚天都市报》为个案,重点分析了其在2009年1月至4月间该报纸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的报道,总结出其所具有的报道体裁多样化、报道角度全面化及内容丰富与细致的优点,同时也指出《楚天都市报》深度报道不足、缺乏温情及贴"标签"的问题,提出了在报道大学生就业问题时,应承担起社会责任,注重导向的正确性与切实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2.
何如 《新闻前哨》2012,(10):37-39
近年来。国内传媒集团成立体育新闻中心已渐成趋势.此举能有效地整合集团各子媒体育新闻资源和优势。如何在实践中进一步发挥体育新闻中心的新闻整体策划优势,改变常规采编模式与思路,使其与集团各子媒实现新闻业务上的顺畅对接?本文以2012年1月至9月期间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体育新闻中心业务所涉及的《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为例,探析传媒集团体育新闻整体策划机制的形成与运转。一、策划原则1.三报错位.各彰特点。体育新闻中心的主要职责是向《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和《楚天金报》提供体育新闻。这一新闻平台的建立,奠定了体育新闻中心在湖北本埠平面媒体中体育报道的龙头地位。  相似文献   

13.
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期间,《楚天都市报》推出的世界杯特刊《风云德意志》,在应对电子媒体竞争、发挥纸质媒体优势上进行了一些开创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纵观武汉报业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有趣的办报现象:自去年《楚天金报》率先推出“真情倾诉”专栏以来,不少媒体竞相仿尤,纷纷推出相关栏目,情感倾诉类的专副刊在武汉报界风行一时。 然而笔者在与不少读者交流时,他们更多地是称赞《楚天金报》的“真情倾诉”“蛮好看”、“读起来过瘾”,而且不少读者专  相似文献   

15.
张燕 《新闻前哨》2013,(10):75-76
讲述类栏目最初出现在央视的《焦点访谈》,其内容宽泛,问题尖锐,吸引了不少关注。后来,这种形式被报纸借鉴。诞生了情感讲述专栏。以湖北地区为例,《武汉晚报》的“百姓讲述”、《楚天都市报》的“讲述”、《楚天金报》的“百味人生”、《武汉晨报》的“倾诉热线”……这些专栏一办就是好多年.经久不衰。  相似文献   

16.
江城武汉,活跃着被誉为“江城四小”的四大都市报,它们分别是湖北日报报业集团的《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和长江日报报业集团的《武汉晚报》、《武汉晨报》。同城竞争,四大都市报皆使出浑身解数,以期在竞争的残酷中生存、壮大。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在当下江城报业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和“观点时代”来临的境况下,率先在其子报《武汉晚报》、《武汉晨报》分别推出言论版《声音》和《说吧》。  相似文献   

17.
《武汉晨报》是长江日报报业集团下属的都市类报纸。与该报同类的报纸,武汉地区还有几家,如《楚天都市报》、《武汉晚报》、《长江商报》、《楚天金报》等,地理环境、定位、受众的相同,将使这些报纸陷入同质化困境。如何避免同质化,凸显个性化的办报特色?《武汉晨报》经过几年的摸索,在新闻报道上开始显现出自己的风格,即"连续性报道"特色。"  相似文献   

18.
据 中国最大的专业媒介与市场研究公司———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 ,公布的武汉地区报纸发行的最新调查结果。《楚天金报》居第二位 ,仅次于《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从诞生起就一路飚升 ,发展势头迅猛。2001年11月18日创刊日就创下了日销售16 6万份的奇迹。2002年5月突破20万份 ,9月在武汉市的发行量超过33万份。10月份首次实现赢利。金报创刊时 ,正是市民报纸竞争白热化时期 ,当影响弱小的《市场指南报》准备变身 ,加入市民报的行列时 ,很多人心存疑虑 ,担心未来报纸的命运。但诞生的金报不同凡响 ,它走一条低价位、异质竞争的道路 ,…  相似文献   

19.
《新闻前哨》2003,(12):28-29
从去年7月20日到今年10月,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楚天金报》与国内外文化艺术团体和演出部门合作,在武汉城区连续推出35场名为“金报周末晚会”的文艺演出。其规模之大,活动之频繁,持续时间之长,且以纸质媒体牵头完成的类似演出活动在全国都罕见。这些大型系列演出活动,就像一座桥梁,既满足了广大市民日益高涨的文化生活需求,又通过这些活动彰显了日益发展壮大的《楚天金报》,使之与广大读者走得更近、贴得更紧。  相似文献   

20.
市民报情感倾诉专栏的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玲 《新闻前哨》2006,(4):25-26
在目前热销的市民生活报上,流行着一个口述实录文体的副刊专栏——由普通百姓倾诉自己生活中的情感遭遇,记者聆听记录而成。它们被统称为情感倾诉栏目。情感倾诉最早出现在电台晚间节目中,像几年前广为人知的《夜渡心河》、《心灵之约》等节目。1997年《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第10版记者安顿主持的“口述实录”专栏首开报纸先河。由于读者青睐、市场效益看好,于是各报纷纷开辟情感专栏。短短几年,情感专栏迅速风靡了大江南北的市民生活报。如大打情感牌的《楚天金报》的《真情倾诉》专栏,湖北发行量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