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在小学历史教学中,运用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主要作法如下:一、以形象生动的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鲜明的记忆表象.1.绘声绘色地讲述课文中的故事.如讲《商鞅变法》这一课,我就重点地给学生描绘变法以前的落后情况,叙述悬木赏金和处罚太子师傅这两个故事,突出商鞅赏罚分明的个性特点,这样就引起学生对商鞅的崇敬、钦佩之情,从而加深了对商鞅变法的重要作用和变法内容的了解.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课文内  相似文献   

2.
从我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中得知:编故事识字的方法很受学生喜爱,并且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编故事识字的方法多用于一、二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天真可爱,富于想象,许多字他们都会编成生动有趣的故事来识记。小学生是非常喜欢听故事的,许多有趣的故事,他们听一遍就能讲下来,若是让他们编故事,他们也是有一套的。如我在教“梅”字时,就有学生这样编故事识字“:我家有一棵树‘木’,它开花了,我‘每’天都去看花,奶奶告诉我那花是‘梅’花,我记住了‘梅’字。”而“杨”字学生这样编故事“:小明端一碗汤不小心碰到树‘木’上,‘汤’洒了,我…  相似文献   

3.
一、讲中育人。在上毛笔字课时,我有选择地讲些书法家的故事,既能激发小学生的练字兴趣,又能让他们从中受到思想教育。如讲颜真卿的忠直刚烈,其中渗透着爱国主义、民族精神;讲郑板桥的体察民情,渗透着爱民思想;怀素的芭蕉叶当纸用,渗透着艰苦奋斗、刻苦学习的教育。二、读中育人。当学生进入临帖阶段时,要引导他们读帖,并抓住契机点拨,灵活、自然地渗透美育。如读颜帖,在分析笔画、揣摩运笔时,可联系运动中人或自然物,用直观形象的“千里阵云”、“崩浪奔雷”等作比喻,让学生自然地感受到气势磅礴的动态美。三、看中育人。引导学生徜徉在利于学好毛笔字的环境中,让他们在看中轻松自在地接受教育。如  相似文献   

4.
我上小学五年级时,有位教我历史的老师,他学识较深,说话幽默,讲课语言生动。我们有些同学对历史朝代总是记不住,常常把历史朝代顺序记颠倒了。这位历史老师为了让同学们容易记就编了历史朝代顺序歌。这只歌子只用了短短的十几句话,就把从夏朝到南北朝十几个朝代的顺序记下来了。这对小学生来说是很适合的。因为它不仅顺口、合辙押韵,而且又通俗易懂,很容易记。这种方法即使对现在学历史的学生也是有帮助的。这位老师还经常利用下课前的几分钟时间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给同学们讲一个历史小故事。如讲春秋战国时期,他讲“卧薪尝胆”,讲“围魏救赵”。讲三国时期,他讲“孔明借箭”等。有时他还讲些不属于历史课范围的民间传说。如在讲秦始皇时,他就讲  相似文献   

5.
很多小学生一上说话课就头疼,愁无“话”可说,因此,我在教学中创设“课开始,情趣生;课进行,情趣浓;课结束,情趣存”的课堂氛围,寓教于乐,进行说话训练。   一、听了说。小学生特别爱听故事,尤其是那些妙趣横生,富有儿童生活情趣的故事。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我有意选择一些文明礼貌、诚实勇敢、英雄人物事迹等内容的故事讲给学生听,讲之前提出要求:讲完之后,再请同学们起来讲,看谁听得认真,讲得最好。老师讲完后,让学生复述。教师在一边静听、点拨,最后鼓励。这种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而且熔理解、记忆、表述…  相似文献   

6.
一、用故事引导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一般都喜欢听老师讲故事,那么教师针对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应事先搜索一些与课堂教学有关的小故事,学生听着听着,在不知不觉中领悟了故事的道理,可能有的学生就脱口而出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我们应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然后让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比如,学习分数时,教师可讲一  相似文献   

7.
一、案例描述 南国初秋的下午,天空湛蓝得不带一丝杂质,和煦的阳光斜射人教室,温暖而明亮。这节课上,笔者正在上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变革与争霸”中第二课时——“战国篇”。在学生静静地听着“商鞅立木取信”的故事的同时,笔者出示了“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这个道理在今天还有没有意义?”的思考题让学生思考。思考题涉及了一个非常好的诚信题材,它也是本节课的价值观教学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搞好作文教学,让学生“爱写”、“会写”作文,对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爱写”的兴趣施教之功,先在激趣。只有让学生感到作文的乐趣,才能勤奋去写。据此,我进行了以下尝试: 1.听故事,讲故事,写故事。教师有声有色地讲述一些篇幅不长的故事,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听后,让他们复述故事,可以激发他们说的兴趣,写也就不难了。  相似文献   

9.
我有时和小学生谈起周会课,调皮的学生称它为挨批课,遵守纪律的学生则称它为旁听课。为了发挥周会课的教育作用,我综合部分小学的做法,向各位小学班主任作以下介绍。一、辨是非周会。教师根据本周内学生的思想和实际表现,把出现的好人好事和不良行为混合编号,用事先准备好的小黑板向全班公布,让学生结合《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逐一分析后,主动发言,明辨是非,进行自我教育。二、讲故事周会。教师在上一周作出布署,告诉学生准备讲哪一方面的故事,学生自己去搜集,可以讲书中的故事,也可以讲身边发生的真人真事,也可由教师给学生讲有趣的故事。这样,一方  相似文献   

10.
一、案例描述南国初秋的下午,天空湛蓝得不带一丝杂质,和煦的阳光斜射入教室,温暖而明亮.这节课上,笔者正在上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变革与争霸"中第二课时--"战国篇".在学生静静地听着"商鞅立木取信"的故事的同时,笔者出示了"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这个道理在今天还有没有意义?"的思考题让学生思考.思考题涉及了一个非常好的诚信题材,它也是本节课的价值观教学目标之一.思考题不难,果然不出我所料,故事讲完后就有好几个学生举手发言.  相似文献   

11.
喻劲梅 《福建教育》2007,(10):54-55
一、故事教学法的优点利用故事教授外语在国外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长期的教学实践也证明了这是一种卓有成效的方法。语言学习本身是较为枯燥单调的。一味地教师讲、学生听,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荡然无存。因而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一些生动幽默、通俗易懂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产生兴趣时,会好奇地、有目的地听,听懂了就会有满足感,还会转述给别人听,从而很好地解决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问题。更重要的是,故事教学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故事教学首先要求学生听故事,这就很好地锻炼了学生听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布置作业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怎样布置作业才能使学生爱做、做好,达到掌握、巩固知识的目的呢?这就要研究小学生的“作业心理”,以便“投其所好”。本文以数学作业为例,对小学生的“作业心理”做一浅析。一、惜新心理。喜新厌旧之心,人皆有之。小学生更是如此。他们对“新”东西特别珍惜、喜爱,做作业也是一样。如果把这种心理保持下来,就能培养他们良好的写作业习惯。因为,布置作业时,从内容到形式,都要强调一个“新”字。在形式上,不要只是布置课本上的练习几第几题,教师可以自编题,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出题自己做,还可以让学生出题交换…  相似文献   

13.
小学历史课的特点是:教材史实简略,每课相对独立,历史阶段连贯性不强,教学课时少,记忆内容多。小学生学习历史的心理特点是:从兴趣出发,把历史课视为“杂课”,阅历浅,历史知识少,缺乏时空感,概念容易混淆。根据上述特点。我们在历史复习时,采用了下面五种方法。 (一) 对比区别法这就是把一些容易混淆的历史事件、名词概念等进行对照比较,找出异同点。例如,“商鞅是哪一个朝代的人?”学生常常说是秦国人。从表面上看不错,但从朝代讲,商鞅应该说是战国时期的人。这里,就要把战国时期的秦国和统一的秦王朝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确商鞅是战国时期的人而不是秦国人。  相似文献   

14.
刚升上三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年龄小,阅历浅,识字不多,初学作文难免有些困难.因此,我们可以搞一点听写故事的训练,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这也符合大纲的“作文训练的方式应当灵活多样”的要求.听写故事,一要准备好适合儿童情趣的,内容健康向上的故事;二要让学生会听故事,会复述故事,会写故事;三要让学生在听写故事的训  相似文献   

15.
<正>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师注重历史基础知识的讲解,教师讲台上讲,学生底下记,历史课堂上学生学习效果不佳。课程改革实施以后,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激活课堂氛围,构建新的历史教学生态环境,为故事教学法进入高中历史课堂提供了环境支持。历史故事生动有趣,饱含浓郁的家国情怀和人物的人格魅力,如果利用得当,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历史核心素养的构建,实现全面成长。本文以“商鞅变法”为例,在历史教学中融入历史故事,增加历史的神秘性和趣味性,构建新型历史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篇小小说。不管是“小”小说,还是“大”小说,小说都是讲故事。这篇小小说就给我们讲了一个小故事,一个因为一本稍有损坏的语书,发生“我”(也就是那个讲故事的人)和“我”的学生之间的小小故事。让我们觉得很妙的是.这故事讲得很实在.很真切.也很有波澜。比如同学们七嘴八舌为谁该拿那本书给“我”出主意想办法的场面,就很真切.  相似文献   

17.
1.故事诱导。书法史上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学书故事,比如,“墨池”“笔冢”。教师可以在课上练字时,讲一讲这些故事,既有知识性,也有趣味性;既可以提高学生兴趣,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学生养成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小学生年龄小,语言积累少,语言能力不强.如何才能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能力?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紧紧抓住小学生对寓言、童话、活动等兴趣浓的心理特点,以"说"为抓手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一、以复述课文为抓手,培养复述能力 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听富有儿童情趣的寓言、童话故事.我们的课文大多是此类故事,所以我紧紧依托每一篇故事性强的课文,有计划、有步骤地激发学生讲完整的故事的欲望.主要步骤为:(1)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让学生根据课题来猜测故事内容;(2)抓住学生喜欢故事的特点,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3)抓住学生喜欢讲故事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复述故事.  相似文献   

19.
对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全民普法的起点。那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生理和心理特点,使他们“初步了解一些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通俗浅显的法律常识,进行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呢?这里结合一些实例,谈几点具体做法: 1、故事启发法。可以将一些有关的法律知识寓于故事之中,绘形绘色地讲给学生听。如向学生进行爱护公共财产的教育,就可讲一个《森林的控诉》的故事,形象描述森林受到破坏的情景,以拟人的口吻向破坏林木者提出控诉,并通过动物法庭的审议,给以判处。 2、图示讲解法。这就是把法律条文用图画表现出来,文图对照,直观形象,便于小学生边看边想,调动其视、听感官和大脑,配合理解。如在讲解《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时,就可以绘制一些诸如“辱骂他人”、“殴打他人”、“毁坏青苗”、“污垢别人衣物”、“阻碍交通”等组画,配以相应条文,引导学生边观察边述图意,边学法律条文,使其直观形象地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20.
历史故事生动、形象,中学生多喜听。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及时转为有意注意,故事能起桥梁作用。围绕教学内容,可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讲第一次世界大战,可先讲“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刺杀斐迪南大公的故事”;讲新航路开辟时,可先讲“哥伦布竖鸡蛋的故事”;讲新中国外交时,可先讲“尼克松筷子的故事”。精心设计问题以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启迪求知欲望,把学生带入未知教学情景,使每堂课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