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有年 《钓鱼》2006,(18):56-56
挪威的拟饵绝大部分是鱼形或仿鱼形,这绝不是偶然的。挪威的海洋鱼、半咸水鱼、淡水鱼通通都是冷水性肉食类鱼。其习性是大鱼吃小鱼。按照中国的传统说法,就是“鱼吃鱼,不腥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虾虾吃泥沙”了。  相似文献   

2.
鱼我所欲     
刘宏伟 《垂钓》2002,2(9):58-60
提到吃鱼,让我首先想起了王景愚,就是当年在春节联欢晚会上,那个表演吃鸡的。其实,他还表演过同样让人们捧腹大笑的哑剧:吃鱼。  相似文献   

3.
童兴惠 《中国钓鱼》2007,(11):90-90
钓鱼时间一长,鱼自然就吃得多。传统的家常鱼经常吃,难免就有些厌了。为了吃出新感觉、新滋味,我便常常破旧立新,搞一些别出心裁的菜来,换换口味,虽说难登大雅之堂,但也把家人吃得乐呵呵的,不信请您尝尝:[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美丽的危险     
李浩 《垂钓》2004,(3):58-58
做海员十多年了,和绝大多数海员一样,我也是个钓鱼瘾君子。但我的钓鱼经历告诉我,钓鱼可以“竿不择鱼”,吃鱼可不能“饥不择食”。真看准了,那次就是,钓鱼没什么,吃鱼时倒吓出了一身冷汗。  相似文献   

5.
养生经     
下面谈谈动物问题。广播电台说吃四条腿的不如吃两条腿的,而吃两条腿的不如吃多条腿的。这个概念在欧洲不一样,你如果参加宴会,要注意,假如有牛肉,又有猪肉,应该吃猪肉。牛肉的问题太多,第一有疯牛病,第二有口蹄疫,第三有不良胆固醇。现在美国有3万妇女得了淋巴肿瘤,吃汉堡包吃出来的。所以他们争论很大,已经杀了几万头牛,我们应该慎重吃。如果有猪肉又有羊肉,吃羊肉;有羊肉又有鸡肉,吃鸡肉;有鸡有鱼,吃鱼;有鱼有虾,那吃虾呀。这不是客气,动物越小蛋白越好。朴素的大众营养学就看动物大小,拿来分子式谁也看不懂。我还…  相似文献   

6.
今天的“钓鱼人部落”里好热闹,“我钓我吃”家常鱼馆开张了。一不请名厨大师傅出山,二不用皇家御膳谱指导,咱钓鱼人的鱼馆就请咱钓鱼人掌勺。今天请的是北京农科院的李增玉钓友,他会钓鱼,又会做鱼吃鱼,还格外注意科学膳食,他的“油浸鱼”算是抛砖引玉,希望钓友们部能将自家饭桌上那道最拿手的鱼菜端出来让大家尝尝。——编者  相似文献   

7.
作为钓鱼爱好者,吃鱼自然是常事过去收拾鱼除剖掉内脏外,一般都要刮去鱼鳞.挖掉鱼鳃。后来看了《中国钓鱼》杂志上刊登的一篇文章,说鱼鳞不但能吃,而且营养还很丰富,所以,现在收拾鱼时不再刮鱼鳞至于鱼鳃.习惯上仍要挖掉大一点的鱼鱼鳃倒还好挖些.可一些小型鱼的鱼鳃就不好挖了.  相似文献   

8.
糗鱼  朱广宇 《垂钓》2009,(1):48-49
鱼吃进口中的饵料少之又少,它们通常只吃最好的饵料,如果你把买到手的饵料1/3给鱼吃,2/3用于试验,那么将来你只用1/3饵料的收获兴许会顶上其他人的全部收获。  相似文献   

9.
赵方勇 《中国钓鱼》2006,(11):72-72
大多数钓友在一起侃鱼经时都会谈到一个共同的活题:钓获的战利品中100~150克的鱼总是占了很大比重。每次出钓少则几千克,多则十几千克,这种小鱼送人拿不出手,吃起来刺太多,剖鱼很费时,丢了又可惜,怎样才能钓着高兴吃着又香甜呢?  相似文献   

10.
十年钓一鱼     
我爱吃鱼,当年在孤岛当兵时,吃鱼也是一项生存的基本技能,不能吃鱼的兵几乎无法生存。  相似文献   

11.
吃鱼新说     
多吃鱼有助保护老人视力.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吃鱼能预防因年龄增长而引起的眼部疾病:老年黄斑病变.在这项研究中,每周吃一次鱼的人比每月吃一次鱼的人患老年黄斑病变的几率低40%.  相似文献   

12.
陈诚  蔡迎红 《垂钓》2001,(6):77-77
要问:“钓鱼为了什么?”我可以肯定地回答:绝不是为了吃鱼!我从未听说哪一位是因为酷爱吃鱼才成为钓鱼迷的。首先,养鱼塘论斤收费,鱼价高出市场一大截,想吃鱼去买就是了,何必当那个傻帽儿;其次,在论竽收费的鱼塘里,苦守一天不一定能钓到几条鱼,一天下来,腰酸背疼的(也许长年累月天天钓的钓友无此感受),也不合算;再说,就算找野塘钓吧,没人管的沟渠水塘要么被污染,要么被电、毒、炸得面目全非,都不知到哪能找到像样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鱼身是大肠杆菌最好的温床,在20℃左右温度里,6个小时后1个细菌会变成1亿个,所以,剩鱼第2天一定要加热后食用,但是,过度加热会使鱼失去营养价值。所以,鱼不适合吃2顿。贝壳类海鲜可以吃2顿,但重新食用一定要重新烹饪,加热时还要另加些酒、葱、姜等佐料,这样不仅味鲜,而且具有杀菌作用。蔬菜一般不要隔夜吃,因为煮熟的蔬菜都含有不同量的亚硝酸盐,过夜的蔬菜经一夜盐渍,亚硝酸盐含量会更高,加热后毒性会增强。哪些菜不适合吃二顿@露露  相似文献   

14.
一啸  李安景 《钓鱼》2014,(13):52-53
越来越觉得钓鱼对我来说只是一个由头,一个外出的由头,至于是否有鱼获、鱼获多少似乎早已不再重要。多年前也曾听一位朋友说过想吃鱼时反而是去市场,钓鱼只是钓,并不在吃。当然,也有朋友很执着地坚持要吃自己钓的鱼,市场的鱼没法吃,要找水质好、环境好的地方钓的鱼才有吃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川味泡菜鱼     
中国有句俗话:“玩在苏州吃在川,巴蜀儿女多食仙。”的确,四川人好客,又好吃,谁下厨都能做出自己最拿手的家常好菜。尤其我们钓鱼人,学会了钓鱼,更学会了做鱼。今天,我就将自己常做常吃的“川味泡菜鱼”烹饪方法介绍给大家,让外地他乡的客人,蜀川故土的朋友都来做,都来吃,都欢乐。  相似文献   

16.
覃建谋 《垂钓》2005,5(1):34-34
众所周知,鱼一般都爱吃腥、香、甜、酸等味道的饵,而很少听说有喜欢吃苦味饵料的鱼。而艾草是生长在南方山区的一种野草。有青杆灰白叶和红杆青黑叶两种,晒干燃烧后能散发出又苦又辣的浓烟,可熏蚊虫,根可以人药。嫩叶虽苦,但味道清凉,可作为野菜食用。少吃可以清凉解毒、促进消化。但吃多了容易拉肚子,长期吃人会产生浮肿。  相似文献   

17.
钓鱼也疯狂     
黄磊 《钓鱼》2007,(5X):52-53
我今年读初二了。自打我懂事起,家中的餐桌上就从没断过鱼。家里有个钓鱼能“手”,还愁没鱼吃吗?  相似文献   

18.
程宁 《钓鱼》2004,(3):47-47
有钓友看了《浮标篇》之后,问浮标动作和鱼吃饵的姿势是否有关。我认为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有些钓友在研究调标用标这个问题时,千算万算什么都考虑到了,却把问题的主要因素——“鱼“这个活物给忽略了。而恰恰是鱼,在吃饵时,由于姿势不同,吃的上下钩不同,会把所有的公式和人们费尽心机推算出来的结果全部打乱,所以说我们必须了解鱼用不同的姿势吸动饵球时,会导致浮标出现不同的鱼讯语言这一重要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水库涮溪哥     
任志新 《钓鱼》2005,(19):21-21
“涮”这个词在日常生活中常用于洗涮衣服和吃涮羊肉,但钓鱼人创造性地用之于鱼吃饵的一种动态——一吸一吐的动作,称之为涮饵。在竞技比赛中,钓友们对这种钓了放,放了又钓的猾口鱼涮饵引起的空竿是深有体会的,动了不少脑筋,但效果依然不佳。  相似文献   

20.
王佐政  施德祥 《垂钓》2001,(5):46-47
钓鱼要用竿、用钩,但诱鱼吃钩却要依靠饵料,如何选择与和制鱼儿最爱吃的饵料也就成了诱鱼是否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