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课型中 ,教师的主导地位体现明显 ,而作为主体的学生更多的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受到了很大限制。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了发展学生探究精神的新理念 ,与此相适应的提出了发展探究型课型的建议。探究型课型是一种崭新的课型 ,需要教师能够根据课程特点进行开发。为此 ,我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选择了角色互换的探究型学习课程 ,通过实践 ,研究了该课型中教师的行为等问题。一、课型设计所谓角色互换课型即采用师生互换角色的方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授课方式 ,也就是由传统课型中教师的教变为“学生教师”的教 ,而学生教师在教的…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课程改革时代。国家教育部在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倡实施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本文通过对“任务型教学”中教师作用、教师角色转换的思考。探讨如何贯彻“任务型教学”理念于英语课堂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自主学习能力。本文尝试通过一节课的任务设计,体现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创新引航教育”的指导思想以及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角色转换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钟键 《四川教育》2014,(7):78-79
2011年9月中旬,校长说要开展“教中学”课型探究,由一个学生团队承担课堂组织者的角色,推动课堂学习,我感到莫名的惶恐.这是我第一次尝试着教一个学生教师团队解读文本,进行教学设计.之后,学生将站上讲台,引领同学们学习,而我只在课中做适时的介入点拨,在课末进行总结.这一次,我同样尽全力而为,但同时也做好了失败的准备.我告诉自己:“失败和成功对一个人同样重要.让失败属于过去,胜利属于未来!”  相似文献   

4.
课前五分钟是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的第一步。科学、合理地利用这一环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在后续的课堂学习中与教师形成密切配合的关系。能够在教师的带动及引领下,实现对知识的多元化解读、创新思考,积极主动地彰显自身的学科核心素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实施课程教学时,就应该充分利用好课前五分钟,实现“微作业”的有效设计。将其作为开展有效教学活动的铺垫与过渡,借助课前“微作业”,让学生提前感知学习任务,组织他们开展一系列的尝试性学习活动。这样不仅能够搭建课前学习与课堂教学之间的桥梁,而且能够给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自我展示平台,使整个教学过程得以优化和创新。文章基于此点,对小学数学课前五分钟“微作业”的设计与运用进行了探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基于项目的软件开发实训是指模拟或者基于现实环境中的真实项目,让学生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分工合作组成团队,分析用P需求、设计解决方案、编程与开发、分析解决技术难点、系统测试、直至完成整个项目,并最终呈现一个完整作品的学习模式。基于项目的软件开发实训的应用的关键就是设计一个合适的项目案例,围绕项目来展开教学和学习,本文以“KK在线数码冲印店”这个真实的软件项目作为案例,通过循序渐进的十个阶段,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深入学习.直至最终完成整个项目。  相似文献   

6.
卢昂 《教育与职业》2006,(2):99-101
工业设计指导类课程的教学模式,应该是学生在掌握教师所教授的设计方法之后进行探索和实践,然后在老师指导下一步步循序渐进。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提出指导性建议,并为每个学生设计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7.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及表达能力等。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必修课程——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课程教学现状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指出了开展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持续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就一门课程的学习仅关注教师或学生一方的团队建设显然无法取得最佳效果。在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实施中借用团队合作理论,立足教与学两个视角组建教学团队与学习团队“双团队”,可有效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双团队”组建过程中应遵循关联性原则、独立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  相似文献   

9.
教师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重新设计课程讲授内容的同时,增加了内化吸收、讨论环节,有效实现了学生的合理“增负”。基于对分课堂模式开展课程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内化吸收环节增加课外学习的时间投入,促进团队间的交流,而且有利于在课堂讨论环节提高课堂参与度,提升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同时,教师评价与生生互评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了课程挑战度。  相似文献   

10.
设计型学习视角下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实践,其目的是探索设计型学习的教学应用模式,解决程序设计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在设计型学习流程的基础上,提出“‘课程准备→学生选题→设计学习’为主线,学习评价为主要监控手段”的教学活动模型,并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等方面,分析设计型学习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应用效果.实践表明,合理运用设计型学习可以有效解决程序设计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学习兴趣不浓、动手编程能力低下、实际应用能力不强等问题.笔者认为设计型学习是一种将项目设计与知识学习紧密结合的学习方式,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特色鲜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能力培养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为解决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学生的团队协作及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不足、实践教学环节中缺乏从基础、专业实验到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必要过渡等问题,专门将基于学生团队项目的实践以一门“专业综合训练”必修课的形式纳入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评价机制、保障及持续改进措施等均按照“以学生为中心、成果为导向”进行“反向设计”的OBE教学理念完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王华东 《教师》2013,(30):58-58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是专门教人做人的课程:教授这门课程时,教师首先应该教会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基于“自主、民主”的教育理念,我们提出“五步自主小组合作”活动模式,让学生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老师为学生们创设情境,设计体验、经历和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有足够的活动机会,有足够的自主空间,去学会生活、发展自我、共同分享,真正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活动中感悟。  相似文献   

13.
李萍 《小学生》2023,(5):109-11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研究“双减”政策的内涵,引导学生高效地学习。语文作业是学生高效学习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基于“双减”要求对语文作业进行设计,体现出个体差异和综合应用。教师要充分研究学生实际,分析如何在“双减”背景下优化设计理解辨析型、手脑并行型等各种不同类型的语文作业,结合智力理论设计协商式、探究式作业,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以起到提质增效的教学效果,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4.
张娟娥 《陕西教育》2010,(12):46-46
一、自编型作业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编拟出适合学生的作业.还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到作业设计中来。比如,我在教学《索溪峪的野》一文后,学生都为索溪峪美丽神奇的自然风光所折服。这时我说:“同学们,你们愿意为这篇优美的课文设计一项作业吗?”同学们听了.  相似文献   

15.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从制定教学改革目标、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制定多元化课程考核方式和构建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探讨艺术类史论课程“世界建筑与环境设计发展史”的教学改革实践及其成效。结果表明:该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效果良好,课程目标达成度较高,学生学业成绩优良,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同时教师教学质量显著提高,课程建设和教学团队建设成果丰硕,为后期课程教学持续性改进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6.
教师是校本课程改革的主要力量,荷兰教师设计团队为促进教师的合作与交流、创设学校合作的文化氛围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荷兰教师设计团队是由一些相邻学科的教师为了重新设计和开发新的课程及自身专业发展而组成的群体,团队工作重心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学校为了保障教师设计团队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为其创设一些支持性条件,包括激励性的学校文化、合适的学校组织结构及教师设计团队的有效指导等。  相似文献   

17.
王红梅 《今日教育》2007,(1S):37-38
“1节手指是1厘米”.“1根手指头是1厘米”.“老师.尺子歪了”.“铅笔的长在2厘米和3厘米之间,是多少呢?”“怎么画?”……这是在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一节随堂课上.学生不经意发出的声音。它是学生个体真实体验的表露。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是活的课程资源。遗憾的是我们这位年轻教师没有利用这些资源.继续沿着原来的教学设计一步一步地向前走……这一情境不时在我脑海中闪现.引发我不得不去思考一个问题:面对学生不经意发出的声音。教师应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8.
基于学习进阶理论,借鉴郭玉英团队的科学概念理解的发展层级模型和科学教学设计,对“导体的电阻”进行教学设计。从阶的角度组织教学,以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为教师形成性评价提供参考,有效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9.
“色彩设计”课程是高职建筑装饰设计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且核心的专业课程。当前高职建筑装饰设计专业“色彩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学生对色彩的接受大都是机械被动的学习,学生自身的情感发挥较少,缺乏独立思考空间。在分析目前高职建筑装饰设计专业“色彩设计”课程教学现状基础上,将近年来比较有影响力的PBL(即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教学法引入到课程教学中,旨在调动学生学习色彩的主动性,提升对色彩情感的感知能力,为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良好的设计人才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何静 《教育与职业》2015,(6):157-158
“团队—体验式”教学模式强调发挥团队的优势,同时注重教师和学生共同体验、共同参与的一种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基于经验主义学说的观点,引导学生在体验中获取知识,团队式教学是实现体验式教学的必要模式。在家庭社会工作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团队—体验式”教学组织模式将对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实务工作能力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