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年龄是第二语言习得中学习者个体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在介绍年龄因素影响第二语言习得依据的同时,探讨了年龄因素与二语习得,即语音习得、语法习得以及习得者会话熟练程度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儿童学习语言的优势,对成人外语学习也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2.
在外语教学中,我们常常感到困惑:为什么外语学习的投入与产出相差如此之大呢?为什么任何人,既使是有智力缺陷的人都能自如地掌握好“一语”,而智力正常的人“二语”学习却屡遭挫败呢?而就二语习得而言,情况也有所不同,譬如,儿童学习二语比成人快得多,容易得多。那么是什么因素阻碍着成人的二语或外语习得呢?是否存在着成人外语学习的生物学障碍呢?本文拟从四个方面加以阐述:首先进行生物学分析,旨在弄清究竟有无成人外语学习的障碍;其次,通过成人与儿童的对比分析,了解成人二语习得的特点以及有利与不利因素,从而探寻成人外语(以下通称二语)学习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不同年龄群体声乐学习者在生理、心理和认知能力上存在着明显差异的论述,认为儿童、青少年和成人学习声乐各有优势。儿童有习得音乐的潜能,最突出的是儿童能够习得具有目的语(母语)一样的发声,拥有较好的模仿能力、记忆力和敏感的超音乐意识。我们可以期待儿童在生活、游戏及玩乐中习得更多的演唱技能,声乐教师应当对相关因素进行考虑,并采取相应的教育教学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儿童的语言学习较成年人的语言学习有显著的差异,儿童的语言学习带有特殊的“习得”特征,而成年人的语言学习过程具有明显的“学得”戍份。英语在中国的教学和学习不同于“二语”环境下的母语之外的其它语言的学习。在中国进行汉语之外的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均有“外语”学习特征,如当下中国的“二语习得”界将英语学习称为“英语外语学习”,将日语学习称为“日语外语学习”等等。一般而言,无论是“二语学习”还是“外语学习”,虽说儿童阶段的语言学习具有显著的“母语”语言能力“习得”特征,而中国儿童英语或是另一门非汉语的学习是否具有显著的“习得”特征,不能简单妄下结论。这是因为学习者受语言环境、学习环境、学习策略应用等不利因素的局限,即就是在儿童学习阶段,英语或其它一门外语能力的获得还是带有很明显的“学得”特征。本文主要讨论英语作为外语的学习环境中儿童英语能力获得过程的基本特征以及如何在儿童语言学习过程中开展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  相似文献   

5.
雷春华 《海外英语》2014,(20):32-34
该文以二语(外语)习得关键期假说和牛津的语言学习策略分类框架为基础,分析和解读了儿童和成人学习者所适用的语言学习策略。该文认为,关键期儿童具有二语习得的天然优势,但智能不够成熟。非关键期成人不具备二语的天然习得优势,但后天智力成熟。语言学习策略如果得到科学处理和灵活安排,能够助推关键期儿童的二语习得优势,改善其羸弱的智能,也能发挥成年人成熟智能的长处,弥补其在天然语言习得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儿童在非教学条件下能轻松地习得母语。他们高超的语言认知能力和惊人的习得效果令成年人望尘莫及。笔者以心理语言学及语言习得理论为依据,将儿童母语习得与成人外语学习作对比和分析,试图找出二者的异同,并就此对成人外语学习提出一些建议,以帮助成人进行外语学习。  相似文献   

7.
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年龄因素一直是语言学家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介绍了年龄与二语习得关系研究的现状,然后分析和论述了儿童与成人的二语习得比较研究,并结合学习语言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年龄因素对外语教学实践带来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8.
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儿童母语习得与成人二语习得之间的差异。通过对相关理论文献的系统性回顾,对影响儿童母语习得和成人二语习得因素的分析,对儿童母语习得与成人二语习得的个人理解及相应的教学实践效果发现,儿童的母语习得与成人二语习得在很多方面(如习得年龄、手段、模式、环境和动力)都有区别。由此得出结论:儿童的母语习得是毫不费力的,而成人的二语习得是非常艰难的。因此,儿童母语习得与成人二语习得不同的特点,产生的原因以及相关的效果都应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二语习得中的"显性"和"隐性"进行一系列的探讨。通过分析学者们对"显性"与"隐性"的定义及观点,进一步提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一定程度上,显性知识可促进隐性知识的发展,隐性知识可以帮助显性知识的学习。在语言学习方式的选择上,儿童或具有高语言分析能力的人更适合隐性学习,而成人或低语言分析能力的人更适合显性学习。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应将两者有机结合,以取得最佳二语习得效果。  相似文献   

10.
“语言学习关键期”是否对第二语言的习得产生影响,一直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争论不休的话题。文章试图从脑科学研究成果、社会环境、认知风格、中介语理论、普遍语法(U.G)及学习者心理因素等诸方面入手,对这一命题加以探讨,解释儿童与成人第二语言习得的差异,从而推断出儿童外语学习的关键期。  相似文献   

11.
随着启蒙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幼儿外语教育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由于年龄及心理特点,幼儿往往是通过自身的活动去认识世界,体验生活,习得经验。幼儿天生就有习得语言的能力,也有其学习语言的敏感期与关键期。作者在研究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八种帮助幼儿学习外语的教学方法;同时,也建议成年人在幼儿外语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幼儿的自然特征和学习特点,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充分开发幼儿学习外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13.
人们普遍认为儿童在第二语言学习方面要优于成人,尤其他们在语音方面的特殊能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也是从小学开始外语教育的一个普遍依据。实验通过对60个年龄在13-35岁的中国学生所做的语音测试考察年龄和学习时间对英语语音的影响。实验证明年龄是影响语音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青春期前学习外语的学生更有可能达到标准的语音水平。  相似文献   

14.
年龄因素一直是二语习得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外语学习是否应该越早越好"这一问题一直悬而未决。研究表明,儿童学习外语并非具有绝对的优势,而是受到其自身生理因素、心理因素、认知水平以及外部学习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结合国外研究者的不同观点和我国幼儿英语教育的现状可以看出,我国的幼儿英语教育在师资水平、教学模式和教学效果等方面在还存在诸多有待提高的因素。因此,家长、教师和社会应该对其有更加理性的认识和预期,并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以求达到更为理想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eachers' language use in foreign language classes and its effects on students'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Data was collected from postgraduates class in a quantitative way, the research findings showed that students have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the first language use in foreign language classes, which is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and acquire other information out of the class. Students, for their part,based on their previous socialization as instructed FL classroom learners, may also not realize that they are entitled to and might benefit from greater exposure to the TL in these courses.  相似文献   

16.
学习外语越早越好吗?——年龄与外语学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虽然人们普遍认为儿童学习外语要比成年人更具优势,但最佳学习年龄问题仍是语言教学理论中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根据有关年龄对二语习得的影响的研究,结合中国英语教育的实际情况。笔认为学习外语并非越早越好,在中国的多数地区,从12岁左右,即初中阶段,开始学校英语教学应该是最经济的做法。  相似文献   

17.
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the ability to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 is related to working memory. However, there is no clear evidence about which component of working memory may be involved.Two experiments investigated working memory problems in groups of seventh and eighth grade Italian children with difficulties in learning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They were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s of children matched for age, education, school, and intelligence who differed f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bility.Experiment 1 focused on clarifying how modality-specific the memory problem of children with a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difficulty (FLLD) is. Verbal working memory tasks (forward and backward digit span) were proposed together with visuospatial working memory (VSWM) tasks. Groups show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ly in the more passive verbal working memory task, that is, the forward digit span.Experiment 2 focused on clarifying how central the verbal working memory problem of students with an FLLD is. A nonword repetition task and an Italian version of the listening span test were proposed. Groups differed significantly in both tasks. However, differences in the listening span test disappeared when nonword repetition performance was partialed out. It was concluded that a difficulty in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is mainly related to the more passive aspects of verbal working memory, typic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articulatory loop.  相似文献   

18.
成人和儿童在语言学习方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成人学习外语有许多困难,因为他们失去了儿童学习语言的直觉和语言环境。教师通过向成人外语学习系统详尽地讲授语法,可以弥补成人学生的这一缺陷,增加语言准确程度和流利程度。章探讨了外语学习中语法的作用、语言交际能力、系统讲授语法的益处等几个方面。语法不是语言教学的全部,但也不容忽视。语法是提高成人学生外语能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从某些方面而言,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甚至一些青少年对于第二语言习得方面具有某些心理因素的差异。针对这些相似点与不同点,研究儿童各个年龄特征的差异性与相似点,对于我们组织好外语教学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