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史上的铁木真是成吉思汗形象符号化的载体,成吉思汗形象的生成、传播和定型是文化选择的结果。不同文化背景的传播者根据自己的文化需要塑造本群体理想的成吉思汗形象。从《蒙古秘史》到《青史演义》,成吉思汗由普通的人、民族英雄而成为神、仁君,成吉思汗形象由历史进入文学再进入宗教、政治,形成一个具有特定象征意味和复杂内涵的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2.
尹湛纳希是十九世纪蒙占族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是在蒙古族文学史上开拓长篇历史小说的先驱者。《青史演义》是他的代表作,是蒙古族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青史演义》全称是《大元盛世青史演义》,成书于一八三○——一八五一年间。一九三八年,特默格图北京蒙支书社将流传在民间的《青史演义》五卷三十回手抄本油印出版;  相似文献   

3.
一 明高儒《百川书志》认为:罗贯中创作《三国志通俗演义》(以下简称《演义》),在“据正史”的同时,还曾“采小说”;此说已是公论。但近年来,研究者对罗氏“采小说”的研究多把注意力集中在话本小说与《演义》的关系上,而六朝小说对《演义》影响的探讨却鲜有人问津。 众所周知,六朝小说大致可分为志怪和志人两类,其对《演义》的创作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演义》中于吉、左慈、管辂等人物的原型和左慈戏曹操、孙策杀于吉等神怪情节以及  相似文献   

4.
尹湛纳希是19世纪我国蒙古族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他在《青史演义》的《缘起·要目》中把自己的不幸遭遇与社会的腐败环境联系起来,通过对人生道路的分析、探讨,提出了重视人、崇尚知识、讲奉献的人生观。他的人生观核心是重视人,突出人的地位、作用,正是在这一基础上提出了“笔墨之乐”的人生价值观和“留名青史”的人生目标论。显然,尹湛纳希具有积极有为、不断进取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5.
成吉思汗是蒙古民族的英雄,是一位影响世界历史的伟大人物,然而众多的文艺作品包括电影艺术所塑造的成吉思汗形象多数是不符合历史真实的。笔者分析了电影《成吉思汗》、《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苍狼:征服到地与海的尽头》、《蒙古王》中成吉思汗形象的塑造,应本着"尊重历史,挖掘内涵"的原则,在银幕上全面真实地表现成吉思汗的丰功伟绩和人格魅力,与之相对应的草原文化和游牧民族的精神内涵也必将在银幕上大放光彩。  相似文献   

6.
成吉思汗八白室系列丛书——新校勘《成吉思汗金书》、《成吉思汗八白室》、《成吉思汗八白室与鄂尔多斯人》陆续由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成吉思汗‘金书’》(蒙古文 ) ,570页 ,80万字。全书共由五个部分组成 ,即序言、上卷、下卷、蓝本卷、附卷。序言简要地叙述了成吉思汗八白室的组建及制定祭奠和《金书》问世的经过 ,并且着重阐述了对《金书》进行重新校勘的目的、方法和原则等。上卷为新校勘《金书》。下卷选入了在鄂尔多斯地区安放祭祀的与成吉思汗有关历史人物的苏勒德(旗 )和白室祭奠文篇等。蓝本卷以整文收入新校勘《金书》…  相似文献   

7.
《三国志演义》号称明代“四大奇书”之一。《三国志演义》之“奇”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人物、故事之“奇”;2)文章之“奇”。《三国志演义》之“奇”的形成,与史传、平话的遗传、传统英雄史观、道德史观、宗教思想的影响,以及罗贯中本人政治理想的制约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在《三国志演义》中,作正确解决了艺术虚构与生活真实的辨证关系,通过虚构大量情节和细节来凸现人物性格,准确地描绘了周瑜性格善恶性兼具的复杂性,展示了其独特的性格特点。《三国志演义》存在理想化典型,不存在“绝对化”人物,自然也不存在“类型化”人物。  相似文献   

9.
<正> 罗贯中著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以下简称《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小说。在罗贯中这部作品问世之前,虽然有过一些以历史题材为内容的小说,但从那些小说的内容看来,有的夹杂着大量神话传说、寓言故事,有的只限于写古代人物的遗闻逸事;从形式看来,大多数篇幅短小,未能充分展示一个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变化,表现众多人物的行动和某些人物的典型性格,描绘社会生活的许多重要侧面,显示时代的特征。《演义》的出现改变了上述状况,它标志着我国历史小说发展的新阶段,在文学史上占有重  相似文献   

10.
电影推荐     
《蒙古王》这部讲述成吉思汗早年生活的电影《蒙古王》中,通过事件来表现成吉思汗这位传奇的大帝式人物,着重于几次与其兄弟Jamukha斗争场面的记述与刻画,并在这个过程中寻机施展了大片必要的战争场面与现代科技制作的效果。在整个的叙述骨架上,影片表现的是年轻的成吉思汗两种传统品质:正直仁义与坚毅勇敢。  相似文献   

11.
《三国演义》在中国是传统的四大名著之一,可谓家喻户晓。而三国故事中的重要人物如曹操、诸葛亮、刘备等也是妇孺皆知。然而,对于普通读者甚至有一些专业知识的人来说,都是只知通行本《三国演义》,却不很了解其重要的"母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对两者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差异则更是少有关注。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曹操这一重要的三国人物形象在长篇历史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与通行本《三国演义》中的不同表现,阐明"通俗演义"本与"演义"本的区别,强调"通俗演义"本的重要性,也使已经百花纷呈的曹操人物形象研究更加完整。  相似文献   

12.
《三国志演义》魏氏刊本是明代万历年间或万历以后的福建建阳刊本,它属于《三国志演义》二十卷本中的简本。它删减的内容主要是:细节描写,人物对话,人物出身介绍,正文中所插入的诗论等。魏氏刊本参照了杨美生刊本进行刊刻,二者有着共同的底本或祖本。魏氏刊本和美玉堂刊本之间的关系,以及美玉堂刊本和杨美生刊本之间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三国志演义》(以下简称《三国》)作为中国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和历史小说的顶峰,其开创性的成功艺术经验是相当丰富的。本文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上,紧扣《三国》历史小说的特点,以其人物塑造为中心,从人物塑造与主体情感的传达、人物塑造与情节设计这两个角度入手,以见《三国》五彩纷呈的艺术世界之一斑。  相似文献   

14.
曹操是历史上争议颇多的人物,从小说《三国志演义》、传统京剧《捉放曹》、京剧新编戏《曹操与杨修》与电视剧《三国演义》(1994版)分别入手,对曹操的形象作进一步认识,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化。  相似文献   

15.
《一层楼》是近代蒙古族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尹湛纳希的作品。是蒙古文学脱离对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的依附,以当时的社会现实生活为题材,由个人创作的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因此在蒙古族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尹湛纳希(1837—1892)是我国蒙古族文学史上具代表性的小说家和诗人,出生在卓索图盟土默特右旗的一个封建贵族家庭。他的作品除了《一层楼》和《泣红亭》两姊妹篇外,还有历史长篇小说《青史演义》及大量的诗歌和杂文。他在一生的创作生涯中,忠实地  相似文献   

16.
《三国志通俗演义》取材于三国历史,但它不再像历史典籍那样去真实地记录历史、叙述历史,而是根据作者的创作意图去塑造历史、虚构历史,把作者对历史人物的爱憎、对历史规律的把握和对历史精神的阐释全都融合到一起,将三国历史加以演义、虚构、渲染,或者改头换面。这就是所谓艺术化历史。总的来说,《三国志通俗演义》这部历史小说借鉴历史,立足文学,达到历史和文学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7.
《三国演义》是根据陈寿《三国志》及斐松之所注的历史材料,并按照司马光《资治通鉴》的叙述顺序,在民间传说及民间艺人创作的讲史话本和戏曲的基础上写成的.因此,《三国演义》的人物形象塑造就有了这样一个特点:即《演义》中的人物大都是历史人物,《演义》既要根据历史,又要作为艺术创作不同于历史,运用匠心化历史为艺术创作。作者罗贯中为达到这一目的,采用了多种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其中包括在史实的基础上围绕人物形象来提炼情节。本文通过《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比较,从关羽形象的塑造来看罗贯中是如何提炼情节的。…  相似文献   

18.
《全相平话三国志》和《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人物塑造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张飞形象的塑造上。原因在于:关羽崇拜的影响;不同作者审美取向的差异;不同艺术形式叙述传统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在《三国志演义》版本研究中,有很多问题尚未解决.本文略举二三,与同志们共同探讨.一、糜夫人之死《三国志演义》中描写赵云在长阪坡救了  相似文献   

20.
~~数理化通俗演义(4) 第四回 割圆不尽十指磨出血 圆周可限青史标美名——圆周率是怎样算出来的@梁衡 @鲁青 $黏土馆子工作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