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声乐演唱中的二度创作的教学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要熟悉了解声乐作品;要了解歌曲创作的基本理论;要运用正确的发声技巧;要完美展现声乐作品的高潮。  相似文献   

2.
高中阶段的音乐课程中设置歌唱教学模块,体现了高中课程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鲜明特点,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笔者认为,教学实施的最终目标是通过该模块的学习让学生获得如下几种与“歌唱”相关的能力。一是歌曲鉴赏能力,能对歌曲创作的艺术品位和歌曲表演者演唱水平进行中肯的评价,了解歌曲表现的各种形式和各种演唱方法及其表现特点,熟悉一些经典的各种演唱形式的声乐作品,能够感受人声丰富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3.
《阿里河哟,母亲河》是一首鄂伦春族风格的创作歌曲,在声乐教学与演唱时如何把握好和演唱好这首歌曲,了解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与创作特点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谈如何培养学生对声乐作品二度创作的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是相对于一度创作而言的,即表演者深刻体会作品的含义、全面掌握歌曲的风格、准确把握歌曲的情感基调、对歌曲进行艺术加工和艺术处理的过程.在声乐教学中不要急于求成唱大歌、喊高音,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技术与艺术表现、学好相关学科的文化知识,对歌曲演唱的二度创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由施光南作曲、韩伟作词的歌曲《马铃声声响》是一首女中音歌曲。通过对其创作背景分析及对作曲家施光南的介绍,综合分析了歌词所表达的情境与情感,以乐曲节奏分析和旋律音调特征分析相结合,以形象性音乐特征与歌词意义结合分析了歌曲的思想内涵与情感,并结合声乐教学中对歌曲情感的处理,分析了《马铃声声响》一曲的情感表达,运用声乐演唱技巧及方法体现歌曲情感,对歌曲体现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6.
歌曲演唱的过程就是对音乐进行情感体验的过程。在声乐演唱中,如何正确表达作品的情感,是声乐学习者追求的目标。影响歌曲情感表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对作者和作品的基本了解还有声乐技巧和艺术表演等。一、了解作品风格是情感表现的基础(一)了解创作背景一首作品的创作背景,即是对某个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的反映,整个作品的内容基本上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的写照。它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来自自然又超越自然。  相似文献   

7.
人们欣赏美妙的歌曲,觉得音乐能打动人心,不光是歌曲本身创作的好,还有演唱者对于音色的极致运用,因此在声乐的演唱中,只有对音色的运用足够灵活才能发挥的最好,也就能把声乐表演的更好,因此本文就针对此观点来探讨一下音色在声乐演唱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声乐是音乐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完整的演唱声乐作品,体现歌曲真正的美是演唱者一直追寻和努力的目标,本文着重从音准的准确把握、歌唱技术的正确运用、歌曲情感的准确把握、歌曲的二度创作和三度创作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掌握以上几点以便于演唱者更好的阐释音乐、表达音乐,使歌声能够更加的美妙.  相似文献   

9.
声乐教学的启蒙阶段是声乐教学的最基础阶段,利用起音理论的本质,歌唱心理与歌唱生理的对立统一,抓住声乐教学初期的本质问题——建立声乐教学最基本的教学关系,来解决初学者对歌唱中声音概念的认知,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为声乐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为声乐教学的科学化、规范化提供参考工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30年代是我国音乐创作的一个重要阶段,特别是在声乐创作方面,可以称得上是繁荣阶段。在歌曲创作中,不论是专业音乐工作者还是左翼音乐工作者都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他们的创作不仅对抗战起到巨大的影响、鼓舞和发动群众的作用,而且还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优秀声乐作品。在大型声乐体裁创作的领域中,音乐工作者们在创作中不仅将形式与内容完美地结合,而且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对今后这一体裁的创作起到了典型示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缺乏生活、修养不足是造成目前歌曲创作雷同现象的重要原因,从民歌中吸取有益养分是走出歌曲创作雷同困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鄞州区开展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科学制定计划,强化目标引领下的可操作性培训;关注培训每一细节,强化过程管理;发挥地域优势,精心实施统考工作;深入学校指导,有效实施校本研修。培训工作有序、扎实开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职毕业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普遍得到提高,但就业质量和就业后的发展却受到职业素养的严重制约。当前高职教育职业素养教育存在认识不统一、载体不到位、教育队伍不合拍等困境。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构建有引领力的培养方案、开发有鲜活力的素养课程、创设有感染力的教育载体、搭建有凝聚力的校企平台和打造有执行力的育人队伍等途径,切实提高毕业生的职业素养,使毕业生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4.
推动社会发展,离不开对社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与准确定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对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纲领的新认识。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发展阶段,反映了我们党对世情、国情、民情的深刻认识和唯物、唯实、唯是的科学态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是在中国条件下实现现代化的一个过渡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就业需要多方面的能力。心理素质与人格的缺陷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加强健康人格教育刘不容缓。高校应加强健康人格教育,使学生以健康的人格来应对走出校门后所面对的各种复杂情况;同时高校也应加强就业指导,从而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6.
陶渊明追求的理想生活是符合人性自然状态的 ,那便是物质的富足与精神的自由闲适。他出仕是为了博取怡养性情、享乐人生的雄厚的物质资本。陶渊明决定彻底归隐时的心态很复杂 ,归隐后的田园生活并不那么美好 ,陶渊明只能以古圣先贤和委化任运来安慰自己了。他的一生是无奈的  相似文献   

17.
训练童声音色首先要了解他们的音域,懂得声区的划分,有效地运用呼吸,并且咬字,吐字做到字正腔圆,及时纠正不良发声习惯,做到理解,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相似文献   

18.
科学素养是公众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解和应用,对科学的社会功能及其社会影响的理解和认识;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仍处于低水平现状;《自然辩证法》教学是提高高校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电子商务培养中的重要问题。其中商务素养的培育至关重要。本研究从就业为视角,分析了企业的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层次,从中提炼出商务素养的内涵特征,设计了电子商务专业商务素养培育机制,以期从根本上推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和就业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20.
企业改革与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规范企业劳动用工管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建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前提和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